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辑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既与其他职业有着共同的职业规划特点,同时也有着自身特殊的职业规划特性,作为刚走上编辑工作岗位的青年编辑,应该了解编辑职业生涯早期的特点和可能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期作出科学的规划,为整个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代护理教育模式的转变决定了新型护理人才应具备专业技术和人文素养双重品质,而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养成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实用人体学作为护生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护理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在护理实用人体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进行了探讨,以期阐明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容关系.寻求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怎样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积极推进职业技术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把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作个比较,他们在专业水平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别,只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人文素质的高低和知识面的宽窄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较大差别。因此,职业技术院校更需要加强人文教育,更需要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的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兴传者的网络编辑及其素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网络编辑成为一个时兴的职业,作为网络内容的工程师和建设者的网络编辑群体也随之不断壮大并逐渐成长为一支新兴传者队伍.基于网络编辑在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对网络编辑的素质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要求他们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政治素养、职业操守、知识结构、市场意识、业务敏感度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杨方 《成人教育》2011,31(12):33-35
文章探索一种创新的高职人文教育模式,即依托行业文化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它是人文与行业文化相互作用和渗透的系统,即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评价体系都重视与传播行业的精神与价值取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人文底蕴与职业精神的、受行业欢迎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缺失,缺少行业人文背景的情况,构建了基于学校、行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在其中学校、行业和企业各司其责,发挥各自在学生培养中的不同作用,实现校园文化、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通过以塑造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为目的三个不同阶段,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熟知行业背景和企业文化,对行业和企业有较高认同感的准职业人.最后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中初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编辑方法与手段同多媒体技术日益结合,编辑工作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站新闻编辑也成为一个新兴职业。网络编辑人员是网站内容信息灵魂的设计师和建设者,网络编辑职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中国的网络编辑行业,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壮大。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行业中,"网络编辑员"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8.
以人文教育在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的意义为基础,分析当前职业技术院校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院校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基于民航行业文化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探索过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行业文化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有助于辨明职业发展方向,有助于适应现代职业的高度分化和综合,有助于开展职业交往和国际交流.而人文素质的缺失对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阻碍职业技术的应用发挥,误导职业判断,导致职业道德迷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是: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人文职业教育;提高理工科教师的人文素质;除言传之外,更要注重身教;要引导毕业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文化衔接.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编辑网络媒介素养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编辑网络媒介素养包括注意力、参与力、协作力、信息识别力、联网的智慧,还包括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保障等。学术期刊编辑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必须从信息整合者向用户整合者转变,树立增强网络媒介素养的意识,使编辑素养由单一型向多媒体复合型转变。政府应创新体制,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进行系统化的网络化培养。加大期刊社数字出版的转变力度,切实有效地提高编辑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2.
浅议新时期高校校报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媒体激烈竞争的新时期.高校校报的传播受到巨大冲击。为了增强校报可读性.使校报真正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校报必须从准确定位、创新办报观念、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几个方面来吸引读者。尤其在创新办报观念上.要善于通过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增强报纸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已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出版业进入全媒体出版时代.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元化、立体化以及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动性,对出版业编辑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新要求.编辑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可以概括为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评价和鉴别、整合和利用的能力.编辑通过学习获取这种信息素养,而全媒体时代尤其应该注重自组织学习和对微内客的碎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4.
当今图书出版在面临全媒体环境之时,便产生了新选题环境.在新选题环境之下,出版社的服务显得更多元化,美国的麦格劳—希尔公司就是一个拥有众多服务品牌的传媒集团.全媒体背景之下,编辑完全可以利用全媒体的操作平台来进行多方面选题策划,在具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中,可以从调研、宣传、文化、技术四个角度来进行传统图书和新媒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的出现对编辑在知识储备、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网络编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出现,为报刊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渠道。报刊编辑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对象又是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再传播主体。网络信息包容了大量正效信息和负效信息,报刊编辑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整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其选择的要义在“避害”与“趋利”,在于通过网络信息获新、获真、获知、获乐,获利。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面对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强大冲击,高校校报工作需要重新认识校报应有的职能,明确校报在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迅速更新编辑工作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校报的育人职能和服务导向功能,使其指导性更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江苏省南京市三所本一院校及其独立学院英专生进行网络问卷及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其在口译教与学方面的特性,并以英专生口译训练自主性学习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对吉尔模式的探究,探索提高独立院校英专生自主学习能动性和改善口译训练方法的多种可行性途径,对完善英专生的口译学习和研究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络的兴起和迅速扩张,使得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影响着传统媒体的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又让传媒业面临着国外大型媒体的激烈竞争,我国传媒业必须多媒体融合、多元化经营、多功能发展,才能在国际传播和信息新秩序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发生的历时仅11天的河北容城“艾滋女”事件很快落幕了,但是在整个事件中,网络把关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使网络实际上变成了摧毁个人名誉的屠宰场,造成了极坏了社会影响。网络把关角色的弱化,会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成灾以及网络暴力等现象出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必须从把关者个人素质、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规范网络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