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立体性新闻可否写得短些、再短些?新闻界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笔者也想谈点肤浅看法。立体性新闻冲击中出现的新矛盾立体性新闻的含意及其特征是:“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反映事物;既反映它的“正象”,也同时反映它的“反象”;把事物当作一个发展中的过程作动态  相似文献   

2.
新闻要短,这是新闻规律决定的。在各方的大力提倡下,新闻短了,短新闻多了。人们在欣喜之余,面对短新闻孤立平淡的平面报道,却感到无可奈何,好像短新闻天生注定只能是简单陈述式的“一事一报”,短新闻真的和顺应改革潮流的立体报道无缘吗? 目前,立体报道多应用于深度报道、新闻述评等大块文章,立体报道要求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反映事物,既反映它的“正象”,也同时反映它的“反象”,把事物当作一个发展中的过程作动态的透视,而不是当作一个凝固的物体作表象的反射,放弃以往固定不变的视角,而对事物作全方位的扫描。  相似文献   

3.
基本功之一——深入采访深度报道具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特点:“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描述事物,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反映事物,全方位而不是单侧面的透视事物,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扫描事物,深层次的而不是浅层次的剖析事物,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4.
五忌先入为主所谓先入为主,是指把先听到、看到的情况,作为判断事物的主要根据.显然,先入为主的现象,既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又是形而上学的反映。说其是唯心主义的表现,是因为它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虽然,先入为主,也似乎带有一点从实际出发的味道,但这个“实际”不是事物的整体,也不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更没有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只是一个很有局限的“实际”。这个很有局限的“实际”,还可能只是一种意见,一种看法,一种主观意识的东西,而  相似文献   

5.
顾名思义,所谓“中性”报道是指那种既不是纯表扬,也不是纯批评的报道。这种报道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揭不社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象《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光明日报)、《关于物价的通信》、《饮食科学文明在呼唤》(新华社)等报道都完整地叙述了事物的过程,客观,公正地反映了事物的全貌,避免了那种好就好得玲珑剔透、白璧无瑕,坏就坏得一无是处的片面性的写法,使新闻从狭窄的胡同中走了出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本文试就“中性”报道思维活动的特点作一浅陋的探讨。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  相似文献   

6.
新闻图片比起文字稿来,给人的感觉更为具体,更为形象。但是,它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事物发生过程中的一刹那,因此,没有亲临现场,不了解—件事物的全貌和始末的读者,要从一张图片上来了解某件事物的全部意义,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需要借助图片说明来弥补这种不足。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人民日报5月29日五版上,发表了一张反映苏联寄宿学校儿童生活的照片。编者加上了如下的说明:“瓦连利克·克浪斯基(坐者)是很能干的“鞋匠”,他把自己的手艺教给了瓦丽亚·特罗西丽娜。图为瓦迪利克正在严格地验收瓦丽亚的第一个产品。”寥寥数字,把一个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新的事物、新的观念不断出现,就必然会产生新的词汇来反映和表达。比如“构想”“疲软”“导向”“利税”“电脑”“软件”等等。这些表达特定概念的词,已经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即所谓“约定俗成”。但词的构成有它的结构规律,不是谁想造个什么词就造个什么词,况且一个汉字也并不就是一个词,随便拿两个字往一起一凑,就是一个词,那是不行  相似文献   

8.
谈敏锐     
在新聞工作和文学艺术工作領域中,我們可以見到许多优秀的工作者,他們的才能常常表现在感受事物、反映事物具有高度的敏銳性这一点上面。一个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无产阶級記者,听到一件事情,能够引起許多的联想;看到一点“苗头”,可以迅速地发現底下的一个“大蘿卜”;在掌握一个材料以后,他能够及时地准确地把它反映出来。同样,一个成熟的編輯善于掌握每一个字或詞的分寸,敏捷地在原稿和清样上看出細小的差錯,同时善于“出点子”,寻綫索,发現問题。把报紙編得生动活泼,引入看。这些,都是敏銳的表現。  相似文献   

9.
我依然认为新媒体将取代旧媒体,我坚持“泡沫”论。本文主张“十字架”上做文章:学术研究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尽量展开去观察分析,我把它叫做在“十字架”上做文章。时空交叉形成一个“十字架”底座,论点放置于其上才较为稳当。本文相信这样新旧融合的辩证法:新旧事物的更替,总会有一个新旧事物共处于一起的过程,如果新事物没有取代旧事物的足够优势,共处将会持续下去;如果新事物具有足够的优势,旧事物一定会被新事物吸收改变。认为不同事物只能共生于一起不符合历史。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提供了新媒体取代旧媒体的巨大可能性;而人性的需要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又为其提供了最为强大的推动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没有的大变革时代,“要学会‘与第三次浪潮’和解”。什么是与时俱进?发现这里已经没有草可以吃,就换个有草的地方,这是动物的“与时俱进”,它只看到当下,人的与时俱进并不是只看到当下,一定是发挥想象力超越当下而有符合逻辑地高瞻远瞩。关于新媒体是否能够取代旧媒体,不是一个书斋里的玄学问题,而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事态有了重大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引起真正的争鸣,针对它的论据,特别是其视阈与方法进行有效地分析批评。  相似文献   

10.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新闻采访写作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新闻报道总是从某个具体事物着手的。来自机关、工厂、农村、商店、学校的任何经验、问题、信息等,都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的。不要以为有时候所说的事物很小,但通过这个事物的介绍或描述,举一反三,可以给予读者启发、激励和教育,有的甚至能够说明某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或思想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在新闻报道方面所说的“以小见大”。当然,并不是通过任何“小”事情都能让读者看到某个“大”问题或说明“大”道理。有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小事还是小事,如果加以报道,只能“以小见小”,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到“以小见大”的。诚然,“以小见大”并非新闻采访写作唯一的方法,它不是说只能通过小事情才能反映大问题,它只是说明,从大事情着手,固然能报道大问题,而从小事情着手,通过小事情,也能反映重要的主题。有时它还能更加生动活泼,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凡是能够称为“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典型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典型,同文学上所说的典型,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学上讲的典型,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后创造的,它允许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比  相似文献   

11.
“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中性报道,顾名思义就是那种既不是纯表扬也不是纯批评的报道。这种报道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矛盾,寻求解决办法。象《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光明日报)、《关于物价的通信》、《饮食科学文明在呼唤》(新华社)等报道,都完整地叙述事物的过程,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全貌,而记者不加任何褒贬,让读者自己作出判断。这种中性新闻的出现,使新闻从狭窄的胡同中走了出来,进入一个广阔的天地,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本文试就中性报道思维活动的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毛泽东也说过:“事物总是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以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认识新闻本源,可以这样说:任何新闻本源,都是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所表现的运动状态。本文试以过程论的观点对此加以论证。一、新闻本源动态性网络体系存在的客观性在新闻学上,新闻的定义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最新陈述。也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某一时间断面或某一特定时段的客观反映。然而,任何事物的动态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变化因素,经过多项系列的联动变化,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新闻就是新闻工作者从这个网络体系中经过筛选加工而提取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动态时线(时间阶段),或某  相似文献   

14.
袁明云 《新闻三昧》2000,(11):26-27
深度新闻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们采写深度报道要像开发矿藏那样,透过事物的表象向事物内在的深处开掘。然而,这绝非易事。因为深度新闻常常深而不露,时而又深不可测。要寻觅它,捕获到它,仅凭我们的眼力还不够,务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繁纷复杂的事物现象中对事物本质作一番透视。寻觅深度新闻如探矿,识者为宝,不识者为“土”,我们只有具备地质学家那样“抓一把泥土就知道地层下的含矿量”的真功夫,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  相似文献   

15.
报纸作为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和其它媒体一样都要面向社会大众,真实地、迅速地反映现实的变动。一般说来,人们乐于接受形象化的事物而不愿接受概念化、抽象化的东西。“上好的菜肴”是一个抽象和东西,但如果从“颜色、形状、味道、气味”等方面来具体地写出“上好的菜肴”的时候,它就是具体可感的了。因此,报纸新闻只有在生动性、形象化方面多...  相似文献   

16.
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不乏这样的体验——发现新闻线索,写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并非全部来自正儿八经的采访和不厌其烦的座谈,有不少都是在“漫不经意”中偶然得之。其实,这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是随处留心和敏感的新闻嗅觉使然。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才能,大多都是表现在感受事物,反映事物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这一点上。听到一件事情,能够引起许多的联想;看到一点“苗头”,可以迅速发现底下的一个“大萝卜”;在掌握了材料之后,又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它反映出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立体报道的特点徐紫撰文讲,立体报道与单侧面——单平面报道比,有如下特点: 一、不是单纯的表扬或批评、肯定或否定,而是有表扬有批评,有肯定有否定;既反映事物正象,又反映事物反象。报道中也没有传统的典型的“先进”与“落后”;功与过,是与非,优点与缺点,正确与失误,往往在一个人物身上同时出现。只不过有主有次罢了。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有直觉。人对某个事物所做出的判断,往往不是经过严格的推理进行的,而常常是凭一种直觉。直觉有着人不知以什么器官感受,受哪种认识、观念支配的不可名状的特性,人们通常称之为“第六感官”。它虽然在人的感觉器官中无形无态,无一锥之地,但在人对事物、对他人的判断中却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可以说它是人最多地使用的“感官”。直觉是人直观把握事物的理  相似文献   

19.
片面性现象是报纸宣传中的一种常见病。这里,以一段时期内对农民富裕和消费问题的宣传为例,作一些浅层的剖析,希望这些初步反思,能够对防止和减少片面性有点帮助。极端和片面所谓片面性的报道,一般说来,并不是从根本上错了,也不是弄虚作假,而是对事物的一个方面讲多了,讲过头了,对同时存在的另~面则讲得少了,忽略了,以致不能准确地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新闻不是教科书,不是学术专著,除了少数重要的评论,文章,一次报道往往只能侧重事物的一个方面,把这一个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报告给读者,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对这一个方面要给以恰如  相似文献   

20.
新闻入门,必须下苦功。要不,只有当一辈子门外汉。回顾自己成长的过程,可以归结一句话:入门之功靠的是含辛茹苦。一、要比别人多动脑。搞新闻的都知道要有新闻敏感性,不敏感,“鱼”到嘴边也吃不着。而敏感又不是头脑中固有的,它是通过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大量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功能,反映出一个记者的思想水平和洞察事物的能力。这种敏感,只有靠点点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