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马童书 《小火炬》2021,(10):12-17
在20世纪初的无锡城里,每天都有这样一个身影……这位戴着墨镜的阿炳先生就是中国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1893-1950),不过大家更喜欢叫他瞎子阿炳。他戴墨镜可不是为了耍帅,而是因为他看不见,是个盲人。  相似文献   

2.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传世的《二泉映月》二胡曲,内容深刻、结构严谨、艺术新颖、演奏手法有所创新,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二胡教学与演奏的提高,而且对弘扬我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和创造民族的新音乐文化,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魏茜 《考试周刊》2007,(1):107-108
华彦钧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坎坷,道教音乐及其社会经历和民间音乐对其的艺术成就有很大的影响。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二胡曲中最成功,最完美的杰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二泉映月》的创作源泉与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一生坎坷,虽遭生活磨难和种种打击,受尽辛酸凌辱,但他性格倔强,人残志坚,视音乐为生命,广采博收民间音乐,创作了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永久艺术魅力的乐曲。《二泉映月》是阿炳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委婉流畅的曲调,无限深邃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千百万听众,成为世界乐坛的名曲,堪称我国民族音乐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殊。  相似文献   

6.
宛标 《儿童音乐》2014,(8):79-81
正课题:《二泉映月》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相抗争的精神。作品分析:此曲是阿炳留给后人最优秀的一首作品,是作者一生坎坷、悲切的生活写照,在以景托情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不平,表达了作者对无情现实的沉思和感叹。此曲为单一形式的变奏曲式,结构为:A+A1+A2+A3+A4+A5引子短小轻微,犹如一声思绪万千的感慨和叹息。主题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由引子直接引出,在平静中透出忧郁、凄凉之情。第二乐句  相似文献   

7.
8.
詹棉棉 《文教资料》2012,(22):77-78
《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人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文化,而且表达了中国人的心声,创造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该曲是创作者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旋律娓娓道来,动人心弦,意蕴深远,表现了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本文从曲式结构、旋律音调结构、精神内涵结构等方面对其所蕴涵的艺术特征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阿炳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的社会两个方面来分析《二泉映月》这首作品的创作。从中得出《二泉映月》那跌宕起伏的旋律不仅是阿炳人性一种折射和体现,同时又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折射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华彦钧及《二泉映月》的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 ,也是作者苦难、曲折一生的写照 ;作品旋律委婉流畅、意境深远 ,表现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憧憬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文从曲式结构、旋法特点、情感表现 3个方面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二泉映月》是二十世纪闻名中外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一部传世之作,它用优美而深沉的旋律,以富有江南风味的音乐特色,描绘了作者在苦难中憧憬光明的坎坷人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弦乐改编曲《二泉映月》的改编思路、创作技法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探索作曲家吴祖强在处理旋律与曲式结构、调式与调性、纵向和声结构及其连接等方面结合中西音乐语言与创作技术的手段与方法,研究乐曲在高潮处理中的节奏、音色应用以及中国民间乐器演奏法在西方弦乐器上的移植手段。  相似文献   

14.
卫凌 《运城学院学报》2003,21(3):106-107
《音乐周报》前不久在“往事一段”栏目中刊载范东忠先生的“阿炳和《二泉映月》”一文 ,文中多处失实 ,应于澄清 ,现将其摘录于后以便与作者商榷。一、范文说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听到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的这首乐曲时 ,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并激动地说 :‘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 ,象这样的乐曲 ,应当跪下来听 !’”这段话有两个问题 :一是把演奏家的名字张冠李戴 ,二是引用小泽征尔的原话不确。小泽征尔 1977年曾听过闵惠芬先生的二胡演奏 ,但曲目不是《二泉映月》而是《江河水》。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我国二胡演…  相似文献   

15.
<正>《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课文。但文章中有些句段学生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笔者通过品读文本,聆听乐曲,对有关问题做了一些思考。一孔之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也是作苦难、曲折一生的写照;作品旋律委婉流畅、意境深远,表现了作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惮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从曲左结构、旋法特点、情感表现3个方面,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始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情感。阿炳通过他的这曲《二泉映月》向我们展示了二胡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本文将根据《二泉映月》对阿炳、二胡进行讲述,结合《二泉映月》来用心聆听并揣摩阿炳与其二胡的独特而精湛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文章真挚感人,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丰富,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  相似文献   

19.
阿炳,原名叫华彦钧,小名叫阿炳,江苏无锡东亭小四房人,生于1893年阴历七月初九,卒于1950年12月4日(阴历十月二十五日)。父亲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母亲是一个寡妇。四岁那年母亲亡故,稍大时以华清和的徒弟和义子名义被收留在洞虚宫道观,注册为小道士。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