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申不害传,实是老庄申韩四人合传,而世多有所非议,以为无为自化之去刑名有霄壤之别。司马贞欲将韩非附于《商君列传》,因韩非与商鞅同为法家而与老庄之道不相类。司马迁说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本归于黄老,二人学说探其本源皆祖黄老,是故理清道法之间的学术渊源或可探究司马迁合传之旨。  相似文献   

2.
韩非的"道"在老子的"道"的基础上,降低了两个层面,使老子的"道"的"博大"、"玄远"、"形上"、"神秘"等色彩统统退去了。韩非就是这样改造降格,将老子的"道"纳入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在安排史记中合传时匠心独运,耐人寻味。他不只是对历史纯客观的描述,同时也加入自己颇多创见,新人耳目。《史记》中,合传占了30篇,约占全部列传的43%。在组织行文上,作者亦是用心良苦.采用不同手法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4.
对于《史记》老子同韩非合传及老、韩之间的学术渊源关系,自古以来就有不同意见。文章认为,合传的原因是韩非之学“归本于黄老”。要从学术源流上理解老、韩合传的道理,先须明白《老子》一书的性质;《老子》一书是人生哲理的总结,它的“道”和“德”是为人处世之道、全身远害之法。  相似文献   

5.
陶佳 《培训与研究》2013,(11):59-63
韩非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家的,但其精神却是法家的。在解老以诠法的过程中,韩非论证了法的哲学根基,阐释了法的生成机理、形式特征、运作规律等。同时,韩非解老是为了发挥其法治思想,非真为解老,故而使老子哲学变得更加社会化、法家化。无论是"道"观念的形下学转变,还是"理"概念的提倡,都是韩非以法家精神调和老子哲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7.
宋荦传论     
清初康熙朝名臣宋荦,一生通显,政治地位显赫,深受康熙帝信赖。学问淹博,雅好诗文,领袖清初文坛近二十年。其家富藏书,善刻书,精鉴藏.宋荦集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刻书家以及鉴赏家于一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论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论的真正立足点和归宿点是对人生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以及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慕和追求,而不是单纯出于对宇宙自然的科学兴趣和对绝对实体的本体玄思。因而,老子的道论也是一种人学表体论。老子据此阐发了其复归于道的最高人生境界思想及一种“玄同于道”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9.
史料记录的不甚全面,以及历史上多个版本的描述,使得人们对于《老子》一书产生了诸多疑问,由此产生了战国派和春秋派,围绕《老子》一书的思想、语词以及所涉及的历史史实等对其所产生的年代进行了争论,这些争论表面上是对史实的争论,但同时表现出了争论者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启示人们对于史实的证明要从实际出发,多方求证,务必得出全面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论韩非之死     
韩非的法治思想尤其是加强君权的理论为秦王所激赏,但遗憾的是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以自杀结束生命。这一结局是法家内部派别之争.现实政治生活中权利之争,以及知识分子与统治之间矛盾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韩子之死,值得治史反思。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名人中,老子是被成功神化的典型。成功神化老子,道的神秘色彩是其原始理论依据;《庄子》的体道理论为神化老子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司马迁《老子传》提升了神化老子的社会心理效应;汉代独特的文化生态促成道教完成了神化老子的工程。  相似文献   

12.
韩非的"道理论"是在道、物二分的世界观框架内,特别将"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并以"理"为中介,以"圣人"为依托,在先秦道论的发展大势中,诠释道与物之间的存在、生成关系,将"道生万物"转换成了"万物自生",完成了先秦道论的本体化转化。进而在"道理论"的框架之内,在先秦名辩思潮与"正名"语境中,将"物"分为"名"与"实"两端,借助"因循"思想与"形名"之说,阐发了具体的认识、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韩非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主张实行德治,他认识到人民是国富兵强的源泉,民心的向背是国家安危存亡的重要因素。韩非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取信于民、利民、反暴政以及忠孝等方面。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重温韩非的德治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太史公在《史记》中之所以将老、韩合传的根本原因是“韩非之学归本于黄老”,其中表现出了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关系:老子为源,庄、申、韩为流。合传的另一原因在于道、法之间的承变关系,亦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人物对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与拓展,而这也表现出法家人物“援道入法”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老子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就其思想渊源而言,拟从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动乱;出生地陈楚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曾任史官,对其思想形成直接的影响以及老子对古书:《尚书》《周易》的继承与发展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试图揭开老子思想渊源这道神秘的面纱,亦是对前人观点的进一步梳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研究生》2010,(1):60-62
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众不同。他们位居士农工商四民之首,高高在上,风光无限;可他们又有个绰号叫“老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商八妓,九儒十丐”的元代民谚把知识分子们从天堂撵向地狱;“文革”期间,又有人在“老九”之前加一“臭”字,使知识分子的味与位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躬耕于南阳,可心里偏想闻达于诸侯;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理性思维之渊源,亦儒、亦道、亦兵、赤法。然而又不拘于儒、道、兵、法之成规,兼收众长,自成体系,崇仰史迁,追求功业,而归本于黄老。黄老学术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有三:法之本源在于道;法之原理在于阴阳辩证;阴阳辩证之原理,可以演化出必胜之策略.如顺应天道民心、保持卑廉态势、求得思想统一、策略豫前谋定、行动静作有时等。辛弃疾的理性思维体系与此基本吻合。故其渊源在于黄老,带有黄老学派的最根本特征,即以道家哲学为基础,还原为具体的抗金复国的必胜之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牟子《理惑论》是佛教典籍,但文中大量引用道家《老子》之语来解释佛教教义,并为佛教辩护,从侧面体现了早期佛教信仰者的老子观。牟子在佛教和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寻找异同点,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廓清障碍,这有利于揭示早期佛教对老子其人其书的认识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朝图书馆或档案馆馆长。老子见周王朝衰落,就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坚持请老子留下著作再走,说:子将隐,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司马迁说了五个字:莫知其所终。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2500年来,《道德经》无为的思想影响巨大,它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他卓尔不群的智慧闪耀辩证的光芒。《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劝告人们说,为无为,事无事——即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其实老子的无为,只在强调顺应万物的本性而不去人为地干扰。《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又进一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看似悖论,其实不然。不为,即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则遵循自然规律,又无所不为,从这个意义上,老子的思想是积极用世的,因此西汉才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才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傅佩荣说: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遵从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尊重自然、...  相似文献   

20.
宇宙是充满生命的"活"的世界,道是生命的本原.道有"无物"和"有物"两种状态,有"无物"之道和"有物"之道两种形态.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根"或"母".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生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和万物.在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万物时,是先生出天地,然后在天地的协助下再生出万物.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最初的生命,并且,其生命是无限的,而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所生出的天地和万物,其生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