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宁波 《东南传播》2013,(3):135-138
谈话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通常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在谈话节目当中,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和交流,媒介的意图、栏目的宗旨,也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达,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实现谈话节目的进行。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会话文本为实证,解析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结构,解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角色,具体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策略以及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所使用的礼貌和合作等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①电视节目的本质是娱乐受众,谈话节目则是由话语角色完成的故事呈现达到此目的.话语角色本是指参加交际的任何一方与话语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谈话类节目中,通过话语信息的表达、传递、交流、沟通呈现出故事的主体.一个调解类的民生谈话节目,以关注民生、调解矛盾、助力和谐社会为宗旨,归根结底也要使用“话语角色”讲好故事,这是赋予谈话节目吸引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周毅  陈晓红 《新闻实践》2009,(12):76-77
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间的言语互动决定了节目的可视度。本文以《鲁豫有约》为研究语料,从语言情态角度解构主持人的话语,探求情态在主持人话语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和江苏卫视《人间》均是大众类谈话节目,话题平民化、情感化、生活化,讲述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电视谈话节目作为声画兼备的音影叙事文本,运用话语、画面、文字、音响和音乐作为叙事载体,因此,可以借用电影叙事学的关于叙事者的理论对谈话节目进行分析。在电影叙事学理论中,叙事的主体被分为暗隐的“大叙述者”和明现的“次叙述者”。  相似文献   

5.
郑竑 《记者摇篮》2010,(7):62-62
谈话节目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新闻谈话类节目,从央视到地方台更是比比皆是。它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谈话为形式,注重体现人本主义,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抚顺电视台从2007年开始也积极尝试新闻元素介入谈话类节目,开办了一档新闻谈话节目《新闻演播厅》(后更名为《沟通零距离》)。本文将以《新闻演播厅》节目为例,探讨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多一份关怀,少一些作秀——析当今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佩菊 《视听界》2006,(4):79-80
综观各电视频道,各类谈话节目中风头最劲的当属情感类谈话节目。央视的《艺术人生》、江苏台的《情感之旅》、河北台的《真情旋律》、湖南卫视的《真情》都是这些电视台的招牌节目。情感类谈话节目从上世纪末初现荧屏,到前几年持续走红,直至逐渐降温,其经历颇耐人寻味。不难看出,在经过了几年的成长、发展后,目前这类节目正逐渐进入瓶颈期,因此,分析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症结,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就显得必要。一、存在问题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出现,无疑能满足人们对情感的诉求,为人们打开了一个直面感情的世界,观照内心真实的窗口。在被访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公共话语空间的营造现况,以《一虎一席谈》。为分析对象,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话语实现的五个层次以及如何营造出真正的公共话语空间,实现精英与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平等。  相似文献   

8.
滕慧群 《视听界》2007,(6):72-74
中国电视正在兴起新一轮谈话类节目浪潮,与《实话实说》、《面对面》等公共话题类谈话节目不同,这波浪潮表现出一个新特点,即以事件为轴心,平民成为谈话事件的主角。比较著名的节目有: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真情》、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的《心灵家园》、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南京电视台的《有请当事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超级访问》和《康熙来了》这两档大陆和台湾持续热播的娱乐谈话节目为例,从嘉宾占有话轮、主持人把持话轮以及话语打断现象这三方面入手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现今两岸娱乐谈话节目在话轮控制上存在的共性和诸多差异。随着萨克斯(H.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在电视娱乐谈话节目中的广泛应用,作者对当下娱乐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访谈中如何进行话轮转换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闻罡 《新闻世界》2013,(6):74-75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人们情感宣泄与表达的平台;作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要突出人本关怀的主题,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主持风格的迥异等三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谈谈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人本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谈话节目以谈话为主,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主持人的主持意识对谈话中气氛的营造、交流沟通的完成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倾听意识,给嘉宾以话语权。倾听是交流的基础,这是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第一境界。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面对面》最初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聆听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在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在国内出现,该类型节目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弊端。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传者的特点分析、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信息流的构成以及电视受众对新闻谈话节目话语的认知与理解,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传播效应,并提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陶婧 《视听界》2014,(2):44-47
本文从江苏卫视原创节目《全能星战》卖出国际版权说起,以《全能星战》和另一档原创节目——野外体验类真人秀《花样年华》的研发过程为例,总结了江苏卫视原创节目的特点及与之相配的节目研发机制,在采访了数位江苏卫视管理者与制作人的基础上,描绘出江苏卫视原创节目研发——上线——走向世界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与国内众多新闻类谈话节目相比,湖北电视台大型谈话栏目《沟通》坚持高端访谈,坚持贴近百姓,把演播室搬到生活中间,面对社会热点难点,让官员和百姓“面对面”,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变新闻谈话节目为“说话节目”;用沟通方式化解矛盾,变“曝光思维”为“沟通思维”,栏目走出了创新创优的路子。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沟通》强调舆论的引领作用,变以往“简单曝光”“一味批评”为“沟通化解”,是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是理念上一次难得的突围。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风 《现代传播》2006,(3):147-149
如今,打开电视机,寻找一档谈话节目是太容易的事。十年前,作为电视谈话节目“开山鼻祖”的《实话实说》,今天已不再独领天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电视谈话节目内容在拓展,形式在翻新,逐渐形成了叙事型谈话节目、辩论型谈话节目和讨论型谈话节目三种较为稳定成熟的谈话节目类型,当然还可以划分为日常性谈话节目、社会性谈话节目、娱乐性谈话节目以及情感性谈话节目等等。代表性节目如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对话》、《相约夕阳红》、《艺术人生》、《讲述》;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夫妻剧场》、《荧屏连着我和你》;上海台的《有话大…  相似文献   

16.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内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兴起的势头却很猛,这首先是因为这种电视形式最大可能地架起了观众与电视之间沟通、理解、信任的桥梁,电视观众不再作为简单的受众而存在,可以参与到节目中去。浙江教育电视台《成长热线》栏目就是这样一档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群体的谈话类节目。本文试图从这一栏目来透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历史、结构和发展前景。一、从移植到繁荣:谈话类节目从广播走向电视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播业逐步从谈话节目中撤退,到50年代更转变成以音乐节目为主。与此同时,许多成功的广播节目类型却被迅速移…  相似文献   

17.
黄海 《现代传播》2001,(6):107-108
近几年,谈话节目在中国大陆可谓风起云涌,光中央台频道就“陈列”着《实话实说》、《对话》、《朋友》、《聊天》、《讲述》等纯谈话节目,全国几乎各省电视台、城市白都有数档谈话节目。我想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的急剧变革,竞争给每一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人们需要倾诉、聆听,通过语言的交流达到焦虑的释解;二是当下兴起的解构主义哲学,使任何试图对真理的阐释成为众多话语体系之一,很难有一种话语进入绝对中心。现实环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极端开放性话语环境,多数观点是无绝对对,也无绝对错,因而说话者的说话空间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数量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继央视《艺术人生》、《面对面》开播之后之后各卫视纷纷开辟自己的访谈特色节目,比较著名的有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提问”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必备基本业务能力,它的得当、精彩与否直接关系了一档谈话节目的质量,甚至生死存亡。因此本文试以两档国内比较著名的经典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和《面对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比较两位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和王志的提问技巧,以此对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砚颖 《今传媒》2012,(2):81-82
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数量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继央视《艺术人生》、《面对面》开播之后之后各卫视纷纷开辟自己的访谈特色节目,比较著名的有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提问"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必备基本业务能力,它的得当、精彩与否直接关系了一档谈话节目的质量,甚至生死存亡。因此本文试以两档国内比较著名的经典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和《面对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比较两位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和王志的提问技巧,以此对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艺术人生>看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一文,对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进行解析,从主持人定位、嘉宾选择、话题设置、话语把握以及戏剧效果营造等六个方面总结出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对此类节目的成功运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