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犤教学内容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6~77页“认钟表”部分。犤教材简析犦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钟)面上的整时数。在此基础上,认识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犤教学目标犦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3.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1册"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四、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3.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4.学生通过制作钟面、说钟面,进一步掌握钟面的构造。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听音乐,猜谜语播放音乐“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1.请同学们猜…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认识钟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能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数学思考:能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初步总结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解决问题:能应用已有的对钟表的认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情感与态度: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整时的时刻。教…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4页及练习十七第1~3题. 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4页及练习十七第1~3题。知识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自学、尝试、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索的精神。情感目标: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科学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1时=60分,能正确读写时刻。教学难点:几时几分时刻的认读及书写。教、学具:课件,钟面若干个,时钟若干…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求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先呈现远程网上一幅学生熟悉的故事画面,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使其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再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从而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小时-60分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8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与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看整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2.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互相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结合北京主办第29届奥运会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教学重点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快到几时”的钟面上的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具准备实…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第90~91页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整时、半点时指针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对整时、半点的认读。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大的圆的钟表一个,学生每人准备一块小表。教学过程一、认识钟面1.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的圆的钟表实物)2.学生回答。3.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先互相议一议,再在全班提…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三、教学重点1.认识钟面,会区分时针和分针。2.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四、教学难点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五、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学习被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主要是让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主要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苏教实验版)95至97页和练习十八第1至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能正确地书写出来。3.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学难点:认识几时几分并进行正确书写。学前准备:教师备收录机、电脑、投影仪、教具钟面、实物钟;学生备学具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1分钟),问:“你们知道《大风车》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20.
王延航  陈萍 《辽宁教育》2006,(7):103-10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