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手段测试了联合使用硝基铬酞菁和二氧化锰催化剂修饰电极对氧的催化还原性能,考察了修饰电极对氧还原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二氧化锰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对氧的催化性能;峰电流与扫描速率成正比,催化氧还原的电极过程受表面吸附控制;联合使用硝基铬酞菁和二氧化锰后,催化氧还原的起始电位与单一使用硝基铬酞菁相比正移了51 mV。  相似文献   

2.
用镍铝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制备了碳纳米管;研究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气氛对制备碳纳米管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550~650℃出现最大值,说明此温度范围最适合碳纳米管的生长;氢气预还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反应过程通氢气不但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也能提高产物的质量.上述两种情况均能提高碳纳米管的产率。  相似文献   

3.
分别研究了在酸、碱催化下对硝基苯乙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交错缩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催化下反应活性高,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3-羟基丙酮;酸催化下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反应温度要求较高,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丙烯酮.  相似文献   

4.
文章按文献所述方法制备酞菁铜粉体,制备了酞菁铜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在0.1mol/L KCL+0.01 mol/L[Fe(CN)6]3-的溶液中,酞菁膜电极上可以进行可逆的电荷传递,并对氧还原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氧吸附性能及导电性,MnO_2有较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以MnO_2为电催化剂,活性炭为吸附氧材料制备氧还原阴极.首先确定了催化层中MnO_2与活性炭的比例对氧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然后分别对活性炭进行HCl、H2O_2、HNO_3、NaOH改性处理,研究了活性炭改性对氧还原阴极催化层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阴极极化曲线研究氧电极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层中MnO_2、未改性活性炭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合适比例为20%∶70%∶10%,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炭均使催化层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得到改善,10%的H_2O_2溶液对活性炭处理后的电化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高效廉价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方法:采用超声剥离法,以商业SiC为原料,成功获得了超薄纳米SiC催化剂,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氧还原(ORR)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超声处理能有效地剥离商业SiC,获得超薄催化剂。超薄纳米SiC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均与商业Pt/C催化相近,氧还原反应以4电子路径为主,在较低电位下能获得较大的动力学电流。结论:本实验制备的超薄催化剂,有望作为高效低成本燃料电池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7.
试验了腰果酚醛铁聚合物(PC-Fe)对乙酸-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腰果酚醛铁聚合物具有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性能;乙酸与正丁醇反应的最佳条件:n(乙酸)∶n(正丁醇)=1.1∶1,反应温度为112℃~122℃,PC-Fe用量占0.79%(摩尔分数),反应时间4 h,酯得率达到84.3%.yh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三节硫与铁的反应实验装置为开放式,为使铁完全反应,铁粉和硫粉混合比例为1:1,使未能与铁反应的硫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既污染环境,又降低课堂效率。笔经过反复实验,改进了这一装置,并实践于课堂,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柠檬酸法”制备的Mo-Fe-MgO为催化刑,在850℃下,以Ar为载气,CH4为碳源,制备生成单壁碳纳米管.重点研究了催化剂中Mo的含量对单壁碳纳米管制备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r载气中,提高Mo-Fe-MgO催化刑中的Mo载量可以提高碳产率,但同时也造成产物中单壁碳纳米管含量的大幅下降.依据碳产率以及产物中单壁碳纳米管含量的变化,给出了Mo-Fe催化刑的最佳组分比例.  相似文献   

10.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效果与碳的种类、氧化铜纯度、加热源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首先从热力学角度探讨该实验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再在不同质量比例、不同种类的碳、不同纯度氧化铜、不同温度等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对其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用简单比较法找出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是:碳粉和氧化铜质量比为1:11.5;混合研磨时间为15m证;用火焰温度较高的酒精喷灯加热;碳粉选择还原性碳粉;氧化铜选择分析纯氧化铜。  相似文献   

11.
减少原料中碳的遗传、避免球化处理时出现大的石墨球、降低高温铁水的热混流、降低碳的活度和增强奥氏体的强度、准确把握球化处理和倒包时铁水量、准确控制出炉温度和浇注温度是防止石墨开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硫酸-硫酸铁酸性溶液氧化吸收硫化氢的工艺条件.采用廉价的天然原料,氧化吸收和铁盐再生同步完成,可以连续运行.工艺条件为:室温,0.5mol/L硫酸,1.0mol/L铁离子,硫化氢最大吸收率为99.2%.  相似文献   

13.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在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掌握铁碳相图对于制定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铁碳合金相图的主要特性点和主要特性线,解决了“金属工艺学“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荷叶离褶伞摇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摇瓶发酵法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玉米面;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碳氮比为16:1;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面200g/L,蔗糖15g/L,麸皮35g/L,酵母膏1.5 g/L;最适发酵条件:pH值7.0,温度26℃,接种量10%,转速160r/min;稳定生长期为接菌后6-8d.  相似文献   

15.
用改进的SnCl2-TiCl3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考察了预处理时间、加入SnCl2的量、加入硫-磷混酸的量、还原温度和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做了大量的条件试验,并与经典的SnCl2-HgCl2法进行比较,经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结果准确度高,精确度好,同时操作简便,且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相似文献   

16.
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艳娟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72-73,76
采用静态实验对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进行了研究,从海绵铁粒径、投加量、废水pH值和反应时间四个方面研究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的最适条件:在原水COD浓度2 500 mg.L-1、反应时间60 min、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海绵铁投加量20 g、粒径0.5~1.0 mm情况下,海绵铁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5.3%和49.6%。  相似文献   

17.
将1 064纳米脉冲Nd:YAG激光器聚焦于铁条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利用10条铁原子谱线做出Boltzmann图并求得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是6 474 K,同时利于铁原子谱线382.78纳米的Stark展宽求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是2.7×1017cm-3.基于实验结果证明本实验的铁等离子体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18.
固体消毒剂过氧化尿素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和过氧化氢为原料采用湿法合成固体消毒剂过氧化尿素,考察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过氧化尿素的收率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过氧化氢与尿素的反应摩尔配比为1.3: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min,此时过氧化尿素的收率可达到87.32%,过氧化尿素的活性氧含量可达18.81%。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aCarbonnanotube(CNT)isakindofcarbonallotrope,whichwasfoundin1991[1].Carbonnanotubes,particularly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SWNTs),areprototypeone-dimensionalnano-materialfortheirlargeaspectratio.Theyexhibitgoodconductorandsemiconductorbehaviorsbaseontheirstructures[2].Sincetheirdiscovery,carbonnanotubeshaveattractedmuchattentionfortheirnovelstructureandmarvelousproperties.Scientistshavetakenalotofeffortstomakenano-circuitsandmolecularelectroniccomponentswithCNTs,includingfie…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熔盐法制备珠光颜料用片状氧化铁的最佳制备条件的探讨过程,通过在不同条件如熔盐种类、熔盐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下进行合成,并使用光学显微镜对产品形貌和尺寸进行观察,从而推断出助熔剂法合成片状氧化铁的最佳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在采用Na2SO4+K2SO4作为复合熔盐,并且熔盐用量与三氯化铁的摩尔比为5的条件下制备前驱体,在1 100℃下煅烧4 h,可得到平均粒径约为20μm,表面平整,形貌良好的六角形片状氧化铁晶体.并对制备的片状氧化铁进行了包覆二氧化钛应用尝试,表明该法制备的片状氧化铁满足珠光颜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