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口头语言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是启蒙教育 ,低年级学生的各种能力亟待培养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消除胆怯心理 ,激发说话兴趣。 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 ,胆子比较小 ,声音轻 ,语言表达能力差 ,怕说错话 ,怕教师指责、批评 ,怕别人笑。少数人虽能主动举手发言 ,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说又说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首先必须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话。其次要充分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 ,如生字扩词 ,口头造句 ,猜谜语 ,复述课文 ,举行讲故事比赛 ,组织看…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在语言交流中 ,具有口语交际能力。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是创造情境 ,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要鼓励学生说、问、评 ,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一、消除胆怯心理 ,激发口语交际兴趣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 ,声音轻 ,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 ,怕别人笑 ,少数学生虽能积极举手 ,想说但又说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 ,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其次 ,多提供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如口头造句 ,看图说话 ,看板书复述课文内容 ,开展说见闻、讲故事…  相似文献   

3.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课堂气氛会比刚才更热烈,却没想到无一人举手。可能是因为怕我下不了台,过了一会儿才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画蝈蝈总比拿一只现成的有意义吧,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呢?一位听课的教师说:“画、做多麻烦,拿只现成的多好。这年头,哪个孩子还乐意自己做。”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低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明显延伸至中、高年级学生,使“读、写”能力因失去基础依托而导致发展缓慢。下面就是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一、消除胆怯心理,激发口语交际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少数学生虽能积极举手想说又说不清楚。针对此情况,教师要首先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其次,多提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如:口头造句、看图说话、讲故事比赛、复述…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要求我们在教学每一篇课文的开始时通过有感情的范读,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轻松了,学生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在朗读时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却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朗读呢?一、教师范读引导当前,许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点名让学生朗读,由于没有教师的范读,学生就不会带有感情的朗读,导致学生对朗读越来越没有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陌生的课文,对很多的生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电教媒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瑞雪》一课,在学下雪这个片断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读出雪下得大和下雪时的静。在教师一遍又一遍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此时,教师轻轻地问了一句:"想不想  相似文献   

8.
怎样范读课文陕西省特级教师薛明范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它的目的和作用是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语文,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于永正老师曾说:"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激活文字。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可见,在语文课堂上,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大主角,不可忽视。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其变"要我  相似文献   

10.
陈铜仁 《教师》2014,(33):25-25
正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首先应激发他们对朗读的兴趣,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将举步维艰,反之,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以优秀的课文朗读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对课文整体有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再如,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交流中,很多教师都表示怕上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很简洁、很明确:解决生字词——朗读好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可越简单的课反而越难上。一线教师总是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希望能够把课上扎实了,可又怕落入俗套,吞噬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变着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往往是兴趣浓了,拓展多了,却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能完成。一节课下来往往是鱼和熊掌一样都得不到。那人文性和工具性到底该如何有效整合,才能使语文课堂更扎实,而又不失情趣呢?  相似文献   

13.
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必须要牢牢地抓住“读“这个根本。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愈来愈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朗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们的做法是:一、范读课文,传情。“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正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这是给学生提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范例,也是给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形式。《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进行范读时可用关心、劝慰、感激、悲愤、激动、难舍难分的语气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情感;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的变化、语气的不同、感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体会文本的情感,理解文意,恰当地运用朗读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做适当的、及时的范读  相似文献   

16.
田芳 《宁夏教育》2005,(11):58-58
语文课上,我像往常一样充满激情地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某一段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中角色的把握不够到位.为了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没有让学生再接着读下去,而是委婉地说了一句:“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朗读活动,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可称得上是学习原动力,它能消除学生胆怯、畏惧的心理因素,激发勇气和信心.一个教师只要在课内和课外作好口语表达示范,那么学生在短暂的数月内会有喜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智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还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但是.在实行课改的今天.有的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朗读教学当中,教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对课文产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进行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读出感情,读出特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只有在全面理解文章内涵的前提下,朗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感情充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朗读活动中。针对培养初中生朗读兴趣,深化初中生朗读感情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