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负重振动练习与超等长练习对下肢力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重振动练习法是一种集中体现下肢肌群快速离心-向心收缩(StrengthShorteningCycle-SSC)工作特点的力量训练方法。通过运用三维测力手段,将负重振动练习与超等长跳深练习进行比较来揭示它的特征。结果发现和超等长跳深练习相比,负重振动练习对于下肢最大力量素质的提高幅度大于超等长跳深练习;前者对于反应力量改变无影响,而后者对其有着明显改善;两者对于下肢快速力量素质都有相同幅度的提高;两者对于下肢力量耐力素质均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和探索新的、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利用Kislter测力台,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结合运动生理和生物力学知识,将一种新的负重振动力量训练法与超等长跳深练习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采用两种训练方法训练的篮球运动员的自由纵跳(CMJ)、下肢快速力量指数和完成杠铃蹲起规定动作出现疲劳时间的测试分析,发现负重振动练习对发展运动员的下肢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较超等长跳深练习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P<0.01)。  相似文献   

3.
为在高校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瑰宝 ,发挥武术的强身、健体、益智、修性等多种功能 ,提高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主动性 ,对武术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技击拆解教学法、分组互惠式练习法、滚动式练习法等武术优化教学法。这些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熟练掌握动作 ,提高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史悦 《武魂》2013,(5):36-36
传统意义中武术练习方法有三种:文练武练与横练。无论是从意义上讲还是从内容方面说三种习武练习法都是不尽相同的。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却也十分混乱复杂。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力求以客观的便于理解的思维方法去阐述武术中的“三练”,以便于指导大众正确选择运用武术达到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展武术事业。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快速力量训练不仅指爆发力训练,起动和二次启动、制动、反应力等快速力量对运动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负重训练法、跳深练习法、组合训练法、综合训练法对运动员提高不同形式的快速力量都有一定效果,但要偏重提高具体的快速力量,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6.
李小平 《体育教学》2008,(11):54-55
一,“三跳”之间的衔接练习(以有力腿是右腿为例) 1.第一跳与第二跳的结合练习(单足跳与跨步跳) 1)两步练习法(一单跳一跨跳):原地或上一步或4—6步助跑,用右腿做起跳腿,右腿单足跳过小垫子落地、再用它起跳,左腿跨步跳落进沙坑。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大学通识类选修课教学水平,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前通识教育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文章通过广泛收集与阅读各种学校的武术教学资料,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出整体的展示与名胜古迹游览法“、流水”练习法、互助与个体差异教学法等六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结论认为:武术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学习武术的兴趣;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增强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几种技术训练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分解和完整练习法(一)分解练习法:就是将所学的动作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学习的方法。形式有: 按完成动作的身体部位分:如将蛙泳动作分为划臂、蹬腿、呼吸和抬头等部分。徒手体操、武术也常用。按完成动作的完成阶段来分:如跳远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部分。分解后的组合形式有:  相似文献   

9.
东巴跳源考与属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纳西族特有的体育项目东巴跳,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吸收了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还受到外来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自从古纳西象形文舞谱被介绍以来,舞蹈界与体育界都给予了充分关注,舞蹈界认为东巴跳是舞蹈,而体育界则认为是武术,有的学者还提出它既是舞蹈也是武术.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它的渊源,从而进一步澄清东巴跳的起源问题.并对东巴跳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舞蹈而非武术.  相似文献   

10.
跳深练习是一种发展肌肉爆发力的有效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应用不断深入,但目前国内对跳深高度的研究颇多,而对不同高度、间距组合跳深练习的研究还没有,对跳深中踏跳时间对踏跳效果的研究也是鲜有所见,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条件下分析不同高度、间距组合跳深练习及踏跳时间对踏跳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丰富跳深练习的方法,为跳深练习更加广泛的正确应用提供方法上和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尚氏形意拳”经过几代人的继承、传播、研练与悟化,已形成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并于1987年8月被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正式认定并命名。文章从其练法,劲力体用,对丹田功能的理解以及其桩功、套路的特点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尚氏形意拳的深邃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新规则下如何对少儿的柔韧度、弹跳力、力量、及骨骼生长进行训练展开讨论,就新规则对少儿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另外对在新规则下其他应该注意到的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分析新规则的实施对少儿武术的影响,改善少儿武术的训练手段,提高少儿武术训练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湘英 《体育科技》2005,26(2):18-19
从审美视角,探讨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武术运动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运动审美特征产生的根源。通过对武术运动特征和审美意识起源、发展等的分析研究,为武术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构建武术美学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底蕴深厚的甘肃省天水市农村武术为调查对象,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由于诸原因引起的习武人群减少、习武氛围淡化等现状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使武术传统文化在广大农村更好地普及和开展,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16.
樊花梅 《体育学刊》2011,18(3):128-131
以"现象学精神"为引导,从理性、价值和科研等方面对当代中国武术教育进行论述。分析认为:理性的武术教育应当是能够帮助学生在武术实践中获得自我理解、自我尊重、自我反思的教育过程,是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以人为本"武术教育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关系是确保各种武术教育价值得以全面良好实现的基本前提。武术教育科研也是以解决武术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而非"纸上谈兵"式的构筑各种玄远高深的"文化、理论、学说"等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国家整体实力迅速增强.伴随着国际间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步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武术专项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备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广阔的学科交流平台,推进武术双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主题下造就高素质文化传承使者显示出其重要历史意义.文章结合武术双语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武术实践的扎实功底、外语语用能力和对武术教学规律的认识是阻碍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文章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大学武术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述了竞技武术“打练结合”的历史渊源、提出背景、当前的研究现状和期望解决的问题,深入剖析了当代竞技武术“打练结合”回归之路的障碍。期望通过研究竞技武术“打练结合”的回归为竞技武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以防止作为竞技项目的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在发展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竞技武术“打练结合”的回归受到武术技术本体的不相容性、竞技能力需求的差异性、及竞赛训练内容与训练目的高度一致性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实际实施中较难进行协调与融合。因而,当代竞技武术“打练结合”的回归,将不利于武术竞技项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较全面地综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关于武术概念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逻辑学分析,最后对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和训练格斗技能为直接目的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李小龙的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李小龙武术的研究、分析和归纳出其武术思想:敢于武术实践,善于发现问题,追求武术的本质;博采众长,知己知彼,攻守均衡;深刻理解搏击理论,不疲践行;武术与哲学的统一;积极传播,放眼世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