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许昱玲 《江西教育》2006,(11):28-2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案例的开发与教学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案例紧密地与教师发展、新课程改革结为一体,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和新课程的推进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与关注案例的热情相比。对案例的研究却少而又少,以至于时下案例在许多人眼中还属于“雾里看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解、意义及撰写内容的初步探索,以期引发广大教师对教学案例研究的热情。让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中事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师教育中,事例教学一直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方法。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日益受到教师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什么是事例教学?什么是案例教学?简而言之,事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分别是基于对“事例”与“案例”的分析而进行的教学。表面看起来,两者只有一字之别,而且也常有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优劣的关键在教师。课堂则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实施教学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热情,打造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是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回顾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经历了“备感困惑———共同探求———初步认识”这样一个艰难的历程。初次接触,要么“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程的幌子下继续着传统教学的行为,要么急于求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模糊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纪律涣散。对于语文到底怎样教、到底教什么这样的问题感到迷惘与不解。语文到底怎样教,到底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得非常明确,阐明其特点是“工…  相似文献   

4.
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什么、怎样反思、如何把学生研究与教学反思结合起来改进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本期我们继续请“新课程理念转化为优质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季苹教授作主持专家,她将结合多年研究所得和具体案例与大家探讨“学生研究与教学反思”。“学生研究”是本刊“教研教学”拦目重点关注的一个系列话题,  相似文献   

5.
“案例培训”、“案例学习”、“案例教学”等以“案例”为凭借的各种培训形式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教学案例本身就承载着教学理念 ,蕴含着教学经验 ,呈现了教学过程和方法。凭借案例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新课程 ,深刻地解读新课程 ,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实践新课程。但是 ,我们的教师到底距离“案例”还有多远 ,特别是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 ,是否关注了案例的学习和研究 ,是否真正走进了案例学习 ,问题的答案恐怕很难令人乐观。一道试题前不久 ,我市组织了初中教师学习新课标的测试活动 ,测试的内容主要包…  相似文献   

6.
在两年的暑期物理新课程培训过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专家给一线教师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反思,回来以后,又找了一些新课程方面的书来研究,发现里面很多理论或者案例都提到"教学反思"、"学习反思"等等,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反思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真的这么重要么?反思什么呢?又如何反思?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案例显然不是现在才有,但案例研究却是近几年来才热起来的。过去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课前”:钻研课文、搜集资料、设计教学、制作课件、构思教案……却往往忽视了“课后”:对已经完成的教学作自我评价与反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应该比前者更重要。究竟什么是“案例”?什么又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与教师成长有什么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浙江嘉兴的几位教师在网上展开了有益的讨论。但愿他们的讨论能够让更多的教师关注这个问题,并开始自己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对新课程理念的讨论也愈加热烈。在“预设”与“生成”的抉择中,众多的声音对“生成”这一新鲜事物宠爱有加;而对“预设”却褒贬不一,审而视之,预设与生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孰轻孰重,作为一线教师,深深的感受到,教学中更需要“预设”,尤其是充足的“预设”。(一)教学的目标性决定了教学中更需要预设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什么阶段对学生完成什么样的培养任务,什么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在各类教育纲领性文件和课程标准里面都有系统的表述。这种目标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行为中去实现。“凡事预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案例研究与写作对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日益彰显。然而,教学案例对大多数教师来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教师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下面就此问题,略呈浅识。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主题不明确。主要体现为:①主题涣散。有的案例象记流水帐,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的取舍,看不出作者要反映、探讨什么问题,缺乏指导性、创新性和参考性;②定题过于随意。有近一半的案例直接用案例研究依据的文题为题目,如《“三角形”教学案例》、《食物链”教学案例》等,题目不鲜明、不形象,影响读者的选读和案例的传播。2.结构不…  相似文献   

10.
吴兴红 《云南教育》2003,(14):11-11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是《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的一门延伸性课程。培训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案例”,明确事实。案例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并且有完整的情节,有的还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因此,学习者在阅读时应深入到案例的情景描写中,初步理顺案例中涉及到的几方面:谁、什么、为什么、如何等。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运用于教师进修,大约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在教师培训中效果显著,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案例教学正在成为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校本培训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基本手段。教育学是一门复杂科学,中小学教师大多不具备研究大问题的条件,只有像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那样,“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人都去研究或解决一个小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从这一期起,本刊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章;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人生寓言》的教者和评者,都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来,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史绍典  相似文献   

13.
余森教授认为,“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就是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好的案例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点评”。(《新课程系列专题报告提纲》)周卫研究员认为.“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呢?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以学习数学为目的[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课始,教师拿着一个沙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什么?”“沙包!”“那让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掷沙包游戏好吗?”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教师点了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必须在培训中反思个人的教学知识,尤其是缄默教学知识。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有“理论 反思”模式、“案例 反思”模式、“实践 反思”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都感到:这课我上不好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以下简称案例)乃“速效救课之丸”。一、案例研究的意义案例研究是与教学行为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研究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自身工作的反思来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最终目的。案例研究是与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教师观念不断更新,眼界不断扩大,在工作中主动反思,深入全面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激发并维持着教师从…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立足于“学什么”“是什么”,即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认识,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的则是“怎么学”“为什么”,即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探究。对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即不仅重视对历史知识传授的设计,更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习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的设计。面对新课程,如何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职高语文的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帅创造性地教学,鼓励学生个性化地理解,教师存教学中不再是“学生的保姆”、“知识的批发者”,而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程抛弃了教学参考,抛弃了传统的教材教法,没有现成的案例,没有固定的“道具”,留给教师的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张勤 《考试周刊》2013,(68):38-38
本案例主要是以诗歌鉴赏为契机,根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具体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为此,本案例特设计以下研究问题:(1)诗歌教学,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得?(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3)如何让学生自主有效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创造性,以及负担过重等种种弊端,同时解放教师,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因此,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10个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另一个理念“是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我们在强调探究、学生互动等形式的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忽视“双基”地教学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理念有没有体现出来?文[1]通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调查指出: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负担重了.不仅如此,笔者在访谈新教材教学的教师时,得到的反馈也多是“累,忙”等这样的词语,那么在“累和忙”中,上述的课程理念有没有得到渗透呢?下面我们通过教学案例来分析.1案例呈现及对其教学分析案例关于“补集”的教学.图1师:大家打开课本第11页,浏览一下课本.(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学生开始阅读课本,课堂比较安静.教师做出了如图1的Venn图)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交集和并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交集?全体学生: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在回答过程中,不少学生照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