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针对“概念、公式、运算”类型的教材教与学,在常规“理解记忆”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体验问题、直面问题,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其中画图是一种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图形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然而“半成品”式的辅助学习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画图技能的形成,在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单元时,落脚点是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寻求解题思路,着力点则应是培养学生独立构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师》2012,(10):48-57
一、上课教师说课 李军(江苏省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1:“画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画图的策略是教师直接给出的;二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于关注结果.不注重“画图”策略的获得和形成过程:三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针对上述问题,这节课我做了以下教学尝试:1.“贴”着学生来讲.尽可能地呈现学生作品,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组织好教材 ,采用好的方法 ,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学习方法。《几何画板》画图非常准确、方便 ,而且画图的方法几乎与在黑板上画图完全相同 ,因此 ,有人认为它是“动态的黑板”。几何画板可以实现一个物体的“平移”、“旋转”、“翻折” ,并且它还可以支持各种其他的多媒体教学的程序 ,成为一个的平台。学生学习使用几何画板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敦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预设,积极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活动。现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谈谈关于数学课堂的教学预设策略: 一、巧用游戏,初感方法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整理”及“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沈俭 《辽宁教育》2014,(1):85-86
在平时的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题深受很多执教教师的青睐,然而大多数是"一一列举、倒推、替换"等内容,相对来说"画图"这一课题较少有教师选择。虽然画图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但也许不少教师觉得这课内容比较枯燥,教学也难以出彩。在我市"理想课堂"研讨活动中,我"迎难而上"选择这一课题进行了尝试,我这样思考着:策略应该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问题解决中体现策略的价值;怎样让学生学会画图?不能为了方便而省略画图的思考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在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这样的一些思考体现在本课设计的一些细节中。  相似文献   

8.
画图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来分析、解决问题,搜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从四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六年级,每册都有安排。其中,“画图”策略是四年级下册内容,它主要是通过“画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图”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是需要教师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以往的“画图策略”教学,对学生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0.
黄雅婷 《亚太教育》2019,(12):24-24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应用画图策略,不仅可以实现数形结合,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度,还可以使学生在加深理解新知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利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姜雪莲 《成才之路》2014,(27):47-47
正画图是利用"图"的直观来对问题中的关系和结构进行表达,从而帮助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体验感悟画图的价值要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画图的价值。画图策略在数学学习中到底有哪些价值呢?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1)画图是促进知识建构的重要手段。通过画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抽象的数学概念,采用画图策略能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看”得见、“想”得真、“说”得清的。画图是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达几何直观、准确地分析数量关系,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借助画图策略,助力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借助画图策略,表征问题,渗透几何直观;借助画图策略,分析问题,感悟数学模型;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周金芬 《教师》2011,(23):46-46
小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因而“解决问题”这一知识块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画图将数量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画图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翻译”过程,而图本身又将文字信息转化成了图形的形象信息。有助于理解题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画图的策略是指把现实情境中的条件、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合适的图形表示出来,再利用图形分析、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画图的策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经历比较,体验画图必要性;操作图形,体验几何直观;总结方法,体验图形表征;反思抽象,体验策略本质”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策略形成的关键环节进行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领悟,形成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形成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内容中时有渗透。如“搭配中的学问”一课(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涉及的有序思考、画图连线的策略,“生活中的推理”(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牵涉的列表的策略.以及“体育中的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图解、列表的策略等内容。下面我以画图的策略为观察点.以两道习题为载体.来具体分析学生的画图意识。  相似文献   

16.
“用画图、列表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在学会策略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策略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恰当问题,给学生思维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笔者在教学“画图”软件中的“圆角矩形”这一工具时,先提问:“‘画图’当中有多少种工具?你学过了哪些?它们有多少种用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打开了“话匣子”:“‘画图’中有直线、曲线、刷子、椭圆等16种工具,我知道直线可以变粗变细,橡皮可以变红变绿……”教师继续问:“那你们知道‘圆角矩形’工具吗?它究竟又可以画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声中活跃了起来,他们试着自己打开“画图”软件,选取“圆角矩形”工具,在画图区中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猜测———验证该…  相似文献   

18.
姚华 《考试周刊》2013,(88):85-8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概念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理解,这就有必要在第一学段渗透“画图”策略。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一年级出现了大量的情境图、实物图,画图策略处于萌芽阶段;二年级(下册)开始出现直条图呈现信息,逐步抽象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的价值,掌握画图的方法,形成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选择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引发画图需求;二是要加强画图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形成策略提供方法基础;三是要提供丰富的变式情境,让学生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策略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将比较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同与不同、变与不变的反复比较中感悟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