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随着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不断进步,作为人类信息传播主要渠道的媒介也在不断变化。2005年"报纸即将消失"的观点在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第一次被提出,"报纸消亡论"自此成为媒介业热议的话题之一。2013年,《华盛顿邮报》易主亚马逊,使得"报纸消亡论"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启发了我们不仅要关注媒介传播的内容,而且应该同样关注媒介自身形式。当前,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随着我国传媒的迅猛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使得原有的教育方式面临更新的需要。尤其是在电视的包围和网络逐渐普及的情况下,怎样提高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成了国家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们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欧  江昀 《新闻世界》2011,(4):128-129,16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科技传播。大众媒介是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担负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阐述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以期探索出一条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行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涌现了大批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逐渐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转型发展进行探讨,首先就媒介融合概念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报纸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现存优势,最后提出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媒介技术决定论是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观点,而麦克卢汉是这个观点的重要支持者,学者们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甚至"把传播媒介的发展等同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走向了传播技术决定论的极端。在本文中我将针对这个观点提出我自己的看法。说到媒介技术决定论,我觉得我首先想到的是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也是一个很著名的学说。技术决定论认  相似文献   

6.
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的创始人,其对当代社会传媒的影响来自于他高人一等的批判性和预见性。尽管麦克卢汉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深刻的传播理论家,但是他以众多在当时看来是惊世骇俗、在现在看来依然入木三分的流行文化批评,在他去世20多年后,重新赢得公众和学术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利用图文符号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介,文字符号一向作为平面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发挥作用,而对图片符号的作用发挥不够。所谓图片符号。包括照片、漫画、图示及装饰等。进入网络时代,报纸上文字符号的功能正日趋弱化,应更好地发挥图片符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相近的定位、类似的传播内容、传统的营销策略……我国财经类报纸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因此,财经类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现象,实现个性化发展,已成为媒介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甚至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核心品格。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在大众媒介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人们必须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在谈到麦克卢汉,新闻传播学界无人不晓。而在30年前(1983年)我们知道这个人时,其论点被说成是奇谈怪论。10年后,才有了他的成名作的中文版,即何道宽翻译的《人的延伸——媒介通论》,这是他的代表作,原名应该是《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但为了好卖而被改名。理解媒介》的论述方式按照现在的学术规范来套,似乎算不上理论研究,但麦克卢汉做到了用一种近乎炒作的方式把媒介的人类学意义提炼出来,给后来的媒介环境学派开辟了思路。现在麦克卢汉火了,因为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验证了他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2013年10月25日,何道宽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沙龙上谈的第一个话题便是:"麦克卢汉带给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每天都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被大量缺乏价值、没有意义的信息所淹没。这在表面上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实际上信息取消了思想的时间,直接的抒发压倒了知性理解,热情投入多于理性判断,虚拟参与替代了有距离的思考。信任技术意味着思维的技术化和受技术的控制。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我们习惯于全盘接收。于是,在这个电子媒介作为信息传播主导的时代,人不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后,以网络数字为代表的新媒体(即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舆论能力,改变了传统信息资讯传播权力的原始格局,促使整个传播界的传播权力出现了分散化,新媒介得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给传统媒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介的高校报纸,面临着更大的生存挑战。那么,高校报纸在新媒介环境中如何生存发展,就成为高校报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洁  尹建军 《传媒》2012,(8):45
报纸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和信息载体,并且一直主宰着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应运而生,报纸不断经受着严峻的竞争和生存挑战。面对新时期传媒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报纸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娱乐化"是指伴随大众化报纸的兴起而在大众媒介中出现的新闻与娱乐合流的趋势,即为了迎合受众娱乐的需求,一些媒介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过分注重新闻的娱乐功能,形式上追求新闻的故事性、吸引力,以致模糊了新闻与娱乐的界限.它是新闻娱乐功能的异化,也是整个传播环境泛娱乐化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5.
邹琳 《青年记者》2012,(21):31-32
当前,我国的媒介生态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媒介生态作为一个变动的系统,媒介本身的多元化、媒体内容的多样性都促进了传媒的发展,但一些传媒的发展是以破坏传媒生态为代价的.只有建立媒介之间的良性和谐生态环境,进一步净化传媒生态空间,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目前影响我国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中期,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传播学理论从传播本身伸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不少学者开始认识到大众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传播学应运而生.发展传播学的产生和自身发展都离不开早期传统传播理论的发展,其中以丹尼尔·勒纳,威尔伯·施拉姆、罗杰斯、英尼尔斯和麦克卢汉做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周志远 《今传媒》2005,(6):37-37
“民生新闻”一说往往较多用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中,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内容真正面向大众的“软新闻”的完善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这是因为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在当下的确立,内在地要求报纸内容的设置必须以读者的阅读欲求为旨归,体现为新闻报导范围的扩大和真正的面向大众。一、民生新闻存在与之相应的采访形式“民生新闻”是一种软新闻,接近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采写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如何体现一般社会新闻的民生状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体育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大众需求,近年来各类媒体都加大了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力度。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影响力逐渐提高,已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喻国明 《视听界》2005,(4):21-23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任何一种重大的社会进展(无论是政策面的还是技术面的)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社会利益、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的重构和再造。现实地说,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处在这一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中。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而以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