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的教师德性研究往往是从伦理角度探求至善德性,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基于和谐价值追求的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研究”试图超越单纯的、传统的道德范畴,从智慧创造的角度,寻找教师德性的张力,强调教师德性应关注教师的现实境遇及工作实践,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涌动创造性的德性品质,用促进学生成长的智慧来展示教师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师德性研究中的概念内涵还不一致,现有的界定显得随心所欲;关于教师德性缺失的原因多归纳为制度缺失、环境不良和教师自己放弃德性修炼等。对于如何提升教师德性,学者们提出了制度德性建设、外在条件培育、教师自我努力和实践、闲暇生活建构等对策。当前已有研究琐碎而零散,大多从规范伦理学视角对教师进行规训和说教,不太注重对教师道...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师德性观认为,教师德性是对教师的制约、约束.一个有德性的教师,就是少私寡欲,就是奉献.这样的教师德性观在理论上是值得怀疑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认为,教师德性展现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否定,而是对教师生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生命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师德性观认为,教师德性是对教师的制约、约束。一个有德性的教师,就是少私寡欲,就是奉献。这样的教师德性观在理论上是值得怀疑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认为,教师德性展现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否定,而是对教师生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生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师德性是构筑师魂的重要元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德性能够促进教师自觉自由地发展,教师德性能够提升教师的境界,教师德性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存以强大生命力,教师德性对促进教师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峰 《教育探索》2007,(5):89-90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发展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德性的探讨对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种内心状态和精神品质,其外在表现是教师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责任意识。教师德性养成不是依赖个体力量的发挥,而是通过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群体性力量达到的。教师德性是教育实践活动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所说的教师德性,不是完全忽视教师自身的生成性和创造力,而是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张扬之上积极地实现自我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主动、自觉、持续地坚持自己的教育信仰,实现教师德性群体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师的教学德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既然为师,就需强化职业责任,构建从业德性,并内化、履行。教师的教学德性主要表现基于权利和责任的乐教、基于角色的公正与良心、基于人性的教育爱、基于修养的君子人格等。学生作为独立群体,其角色、权利、人性和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对其角色的非制度化约束起着内在作用,从而构成学生学习的基本德性或道德要求,对学生成材成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德性,主要体现在基于学生的好学、服从、感恩和自律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研究》2016,(3):108-114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养成的美好品质。本文从时间纵轴和内容横轴对西方教师德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其逐渐从教师伦理研究领域脱离出来,转而研究自身内部的教师品质、德性培育、德性实践、知识与德性的关系等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研究边界不清晰、对教师德性的心理基础缺乏充分考证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教师德性选择伦理的“终结”,即理想的德性或善的标准,一直是道德哲学孜孜求索的重要例题。有多少哲学大师和教育家不惜为此耗尽自己一生的智慧和学识而寻找最终解答。然而,在教师德性的思考中,人们逐渐远离了哲学的批判精神,用生活化的伦理态度代替道德哲学的思辨,最终以“无私”和“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善良道德赢得了最后的裁决,成为教师德性的哲学基础和逻辑基点。于是,教师德性观逐渐指向于一种“圣洁化”的道德理想,在教育实践的推演下,圣洁道德成为教师道德立法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11.
教师德性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其养成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教师德性的理解来阐释教师德性养成的意义,并提出德性养成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教师德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宋晶  周同 《职教通讯》2012,(34):71-74
职教教师的德性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职教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职教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相对于外在的师德规范,职教教师的德性具有内在性、实践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促进职教教师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重视职教教师德性的认知和德性的"灌输",即加强职教教师德性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激发职教教师的主动性,引导其自觉地进行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道德与德性、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及其关系着手,认为教师德性是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养成良好的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追求。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养成良好教师德性的策略: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基础;自我修养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本手段;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德性发展;优良的环境是良好教师德性形成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的德性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使教师克服来自人之本性的劣根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而且具有持久的动力价值与深厚的幸福价值,促使教师持续不断地主动追求专业成长,并在与儿童的纯真相处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加强德性修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实践,而且需要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关注并研究教师德性养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体认和获得的一种专业行为准则与专业品性,是一种能使教师积极有效地承担"教书育人"角色的内在精神品格,是推动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潜能的动力之源。从教师特有的专业性质来分析,其德性结构主要包括教师的爱心、教师的善良、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公正、教师的理解和教师的角色敬畏等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6.
宋哗在2005年第8期《教育研究》上撰提出.教师德性和教师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德性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教师道德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教师德性不是作为教师基本的行业规范,它是在教师道德规范基础上的更高的道德要求。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关怀、教师宽容和教师良心。  相似文献   

17.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宋晔 《教育研究》2005,26(8):48-52
教师德性和教师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德性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教师道德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教师德性不是作为教师基本的行业规范,它是在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基础上的更高的道德要求。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关怀、教师宽容和教师良心。  相似文献   

18.
教师德性伦理是教师主体对教师的职业意义、精神归属、教育方式以及对教育伦理精神自觉体认后所形成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境界。教师德性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师生伦理关系、教师伦理责任、教师道德人格和教师道德义务,具有内在性、自律性、超越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国教师道德面临极大的困境,教师道德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教师道德平庸和教师道德建设究竟走向何方?对于教师道德的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清现存的教师道德困境,为困境的解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教师专业化研究中"技术理性本位"的取向十分明显,"德性"维度往往被忽视.然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德性维度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爱与关心、责任感、公平公正以及幸福感.德性素质的养成有赖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