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与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由眼前的一人、一事、一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人、另一事、另一物。这种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此及彼的想象活动,叫做联想。联想是一根纽带,它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上下几千年,谈古论今;纵横数万里,说东道西,把众多的事物连接到一篇文章或一首诗里来,酣畅淋漓地说明事物,抒发情感,反映生活,展示更深远的思想。正像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那样,“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从而“笼天地于形内,措万物于笔端”了。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1.充实材料。写作中不可能仅仅写…  相似文献   

2.
依据人或事物彼此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此”及“彼”的想象活动,叫做“联想”。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叙述所见所闻的同时写出联想,借以充实文章的内容。但怎样把联想表达出来呢?我认为,只要研究教材中联想的表达方式就将有助于指导学生写好联想。教材中的文章表达联想,最常见的有如下方式:1.相似联想。事物千差万别,但在形、声、色、味、触、数、意的某些点上,又常常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由甲的某一特点,想到与其相似的乙的某一特点,这种由此及彼,寻找相似点的联想,统属相似联想。相似联想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比喻,例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这里是形似。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这是意似。2.相关联想。事物之间的关联,千丝万缕,或由人想到物,或由物想到人,或由人想到事,或由事想到人,或由物想到物,或由人想到人。相关联想,正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联进行想象的。例如:  相似文献   

3.
(二)同音联想。《白毛女》中的“穆仁智”是个地主管家,一听此名,人们就会想到到他“没仁智”。 (三)同形联想。《记一辆妨车》写“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以“果实“喻”穗子“就因二者形体相同。 (四)同神联想。《包身工》一文写,由资本家剥削包身工,就想起家乡人养墨鸭捕鱼。 (五)同质联想。《土地》一文开头,由晋公子重耳接受农夫土块,想到古代皇帝的封疆仪式,就因二者本质相同。  相似文献   

4.
所谓“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在写作活动中作用显著,尤其在材料作文中尤为重要。要让材料作文“有感而发”,“触类旁通”,达到《文心雕龙》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写作境界,脱离联想,是万万不可的。  相似文献   

5.
文有定法古今同──《天上的街市》与《桃花源记》之比较李绍德讲到《桃花源记》,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学生:“这篇文章表现手法与以前学的什么课文相似?”学生不约而同的想到《天上的街市》。这两篇课文虽然体裁不同,古今两位作家的写作时间也相距一千五百年之遥(...  相似文献   

6.
哥德说过:“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我们可以这样讲:没有想象力的写作,就像没有翅膀的飞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翅。语文新课标在写作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例如由人类的语言想到鹦鹉和黑猩猩的语言,由白杨树想到北方的农民等。巴金的《灯》就让读者从如豆的灯光联想到险恶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民众力量追求光明的不屈斗争;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由住所左近的两棵榕树,联想到故乡的榕树,由故乡的榕…  相似文献   

7.
今年四川省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题的作文题是《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以后》,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实炭翁的悲惨遭遇。“想象是作文的魔杖。”想象,是作文的常用手段。联想,与想象有共同点。掌握了联想,想象力也就丰富得多。初中五册第一单元虽的《白杨礼赞》和《松树的风格》都采用了联想。看见白杨树,就想到了“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就想到了“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就想到了“这样枝  相似文献   

8.
一、相关联想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的一种联想。例如由红领巾联想到少先队员;由一张发黄的照片联想到过去的岁月。二、相反联想即由对某一个事物的感知联想到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的一种联想。例如,由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联想到了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三、因果联想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式。例如《荔枝蜜》的结尾,作者了解并喜爱蜜蜂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四、相似联想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在某一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个事物的一种联想,它必须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比喻、…  相似文献   

9.
万安 《现代语文》2005,(6):27-27
如何创新作文,首先要学会联想。一、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指一种实际上的直接的关联,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时间上的相关,空间上的相关,字面上的相关,人与物的相关,人与事的相关等等。大家学过的《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睹物思人引起相关联想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又如《石钟山寻古》,作者由眼前的石钟山联想到朱元璋与陈友晾的大战,曾国藩曾在此血洗太平军,联想到苏东坡夜探石钟山考证山名,还联想到后人罗洪先、彭雪琴实地考察得出的新结论,这些都是由“石钟山”引起的相关联想。二、同类联想“同类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进而想到其它性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曾瑞祥 《高中生》2012,(7):11-11
1.李白好用夸张手法,却并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如《将进酒》一诗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和“烹羊宰牛且为乐,——”。2.“——,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因时令、月色而触景生情.这是因果联想。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目]见人教社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 P59—60[文题审辨]题一是联想型记叙文文题。所谓联想,就是要求写作者能够由这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似,相关,相反或有因果关系的事物,能从“无”想到“有”,从“小”想到“大”,从“此”想到“彼”。联想和想象密切相关。想象则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即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联想和想象,是学习写作此类记叙文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写作《×年以后的故乡(或母校等)》时,必须展开“神思”的翅膀,飞得高些,  相似文献   

12.
提起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书法艺术,而论其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及素有“古今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相似文献   

13.
方工 《中文自修》2006,(5):20-20
《三国演义》开篇《西江月》有道:“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造就指点江山、横扫干钧的力道,散文无疑最能跨越古今,也最富于“笑谈”的酣畅淋漓。我们过分钟情于流行文化,拘泥于“快读”和“读图”,便容易忽略语言的优美和力塞。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相关、相似。通过联想由某一事物生发开去.以拓宽思路。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由“叶子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舞女的裙”: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由某人或某物想到相关的人或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法则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构件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的特殊功能,托物运思,由此及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实中见虚,开拓意境,能够产业奇妙的效果:一、借助联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运用联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赞颂周瑜大破曹军的英雄业绩时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抓住“遥想”二字产生联想,于…  相似文献   

16.
借题发挥是议论文的一种常见写法,它常以半命题形式出现,是近些年来高、中考中颇受青睐的作文形式,如《从……谈起》、《由……而想到的》、《……的联想》、《……的启示》。写好“借题发挥”类的议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到的事物就是储存在记忆里的事物。它把所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所想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文章里写进了联想,就可以使文章化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使思想感情得到充分表达,使文章更形象、生动,中心明确。大纲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指出: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和“真情实感”。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重视了如何用联想法描写事物的序列性片断训练。一、相似联想观察时找出两种事物在形态或性质上的相似点,用比喻手法写。如第十一册《草原》一文写草原上的河时有句话:“…  相似文献   

18.
联想,是想像的一种,就是依据某个事物的某种特征,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例如,著名作家夏衍看到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不禁想起“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就属于联想。(见《包身工》)人们在作文过程中的想像,经常运用和主要运用的就是联想这种方式。下面介绍几种联想的方法。一、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就是依据某一事物的某种特征,去想到具有相同特征的另一事物。这是人们想像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相似点不同,它又分为“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和“质同联想”三种方式。1.依据事物相互间的外形…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通过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 ,创造能力的培养 ,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主旋律。那么 ,该如何培养呢 ?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鼓励学生联想和想像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联想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教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后 ,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粉笔礼赞》。开始学生不知如何下笔 ,后来我启发道 :“由粉笔的洁白 ,我们可以联想到‘…  相似文献   

20.
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联系到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和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墨纵横驰骋,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不少考生在中考时借鉴课文的联想技法,写出了一篇篇佳作。这些技法主要有:一、接近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的另一事物。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因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十年动乱时靠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山西长治市要求以“桥”为话题写作,有位考生拟题《在桥一方》,从水上之桥联想到桥下之水也是“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