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兴芜 《出版参考》2005,(12X):22-23
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但形势仍然严峻,不容乐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购买力不足,潜在购买力水平低。农民人数多,收入低,文化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滞后;一方面国家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与之相对的是广大农民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虽然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很高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为了切实做好"三农"读物的出版,总署及时地提出了"走下去"的策略,大力提倡"三农"图书出版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按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版切合农村需求的"三农"图书,出版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三农"图书."走下去"策略在满足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需求、改善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图书市场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就有9亿农民兄弟,占了全国总人口的69%.但是,据新闻出版总署对农村读物的统计:近5年来,我国每年出版图书品种是17万~19万,而全国出版的"三农"图书5年却只有1.8万种,年平均不到4000种.也就是说,农村中每年大约20多万人中才有一种书,而与此同时,在全国是每7600多人拥有一种书,城市中每年是2400人拥有一种书,相比之下,"三农"图书种数真是少得可怜.农村的发行网点同样不容乐观,当城市图书销售网点在十几年间增加了3倍多的时候,农村的图书销售网点却减少了近40%.摆在这里的数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村图书市场的极度薄弱和图书发行网点的极度欠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三农"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农"图书的购买力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农村的阅读环境不容乐观;受农民朋友欢迎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三农"图书甚少;目前农村读者需求层次发生了分化,对教材与图书类别、层次、表现形式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出版形式不足,满足不了农村读者多角度的多种需求。提出了新时期做好职业农民培训图书选题开发的思考:根据自身优势和农村与农民最迫切的规模需求,瞄准农村主要服务群体进行选题策划;与专家建立联系,掌握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态,为职业农民提供全新的策划选题;走访基层的书店、"农家书屋",获取销售信息,找准农民需要;在选题策划时,还要适当考虑新型职业农民对精神生活的多元需求;积极策划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所需要的立体化培训媒体选题。  相似文献   

5.
从读者定位审视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三农"图书选题策划中读者定位的不足 1.大农业文化体系下的泛农民定位 多年来,我国"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多定位为农业应用技术方面,尤其是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读者对象主要定位于广大农村居民--泛农民,缺少对农村读者需求的细分和对农村读者层的细分.  相似文献   

6.
书业内外     
呼唤更多"三农"读物据《中华读书报》报道:今年共有260家出版社安排了"三农"选题,总量为4077种,占今年新书选题总数的3.3%。我国有8亿多农民,以占人口总数大部分的8亿农民,享受占今年新书选题总数3.3%的图书,何其悬殊!可见,"三农"读物出版这个亮点,其亮度还相当有限?一些出版社之所以不愿意为农民出书,主要觉得,农民群众购买力低,出版此类读物叫好不叫座,赚不了多少钱。其实,虽然农民的购买力不高,但若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各类矛盾日益显现。及时反映"三农"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我们新闻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13亿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民,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农"问题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但从当今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从广播电视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宣传"三农",把农民迫切需要的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文化精品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为"三农"做好服务,是当今广播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服务"三农"中不断发展壮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出版社发挥自身优势 ,在“三农”读物出版发行中扮演着领军角色 ,并在服务“三农”中逐步开拓农村市场 ,壮大自身实力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带着感情和责任为“三农”出书  农村图书的出版发行和农村图书市场的开拓有“三难” :一是作者写书难。目前 ,农业图书的作者队伍主要是专家学者 ,对实用类农业图书存在不太愿写或不太会写的问题。二是编辑出版难。多数出版社都对编辑部门或编辑人员实行利润考核 ,农业图书利润较低甚至赔钱 ,编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三是图书发行难。农业图书利润低、销售难 ,基层书…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媒体针对"三农"问题,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诸如,深入浅出解读中央文件,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重大成就充分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树立致富典型和推广致富经验;用丰富多彩的节目、版块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对"三农"存在的问题予以极大关注,像"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类报道振聋发聩.一些涉农类媒体,<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央视7套等更是紧盯"三农",呼唤更多人关注"三农",帮助"三农".  相似文献   

11.
深入调研打造品牌为"三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科技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三贴近”的要求,坚持调查研究,探索出了“构建选题框架,及时成套推出”的工作模式,沿着“本子薄,定价低,通俗易懂,易学易用”的农业图书出版思路,精心策划了一批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华南地区农村生产实际的读物,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农村图书市场调查,贴近农民读者需求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渴求致富的热情。在全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2.
“三农”图书出版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截至2008年底,全国建设农家书屋共计7万余家.农家书屋工程的快速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三农"图书的出版,反过来,这也为完成农家书屋的建设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三农"图书的出版仍然存在数量偏少的问题;此外,"三农"图书种类构成不尽合理,尤其是贴近农村现实生活、反映农村文化发展和适合农村少年儿童的图书明显偏少;部分"三农"图书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无法完全满足新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既为各级新闻媒体指明了"三农"宣传的方向,又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宣传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改进和加强对"三农"的宣传报道,如何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来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三农图书出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在三农方面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农家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中心,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件部署全国的三农工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家档案局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做好‘三农'方面的档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三农"档案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渴求致富的热情。在认真分析了农民朋友的读书习惯和需求后,出版社应该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出版农民需要的书籍,如何适时调整农业图书出版思路,切实解决农村读者的现实困难,便成为我们出版人应积极思考的问题。在新的时期,我建议出版“三农”读物的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改进,以真正让“三农”读物走进每一个农民朋友家单.  相似文献   

17.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8.
农业稳,天下安;农民富,天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滕州市在全面落实"三农"政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把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绘出了一幅农村改革发展的清晰亮丽的画卷,留下了一份份厚重威严的维护农民权益的原始凭证.……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中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亿万农民深切地感到“不懂科学吃苦头”,迫切要求向农村普及科学技术。在这新形势下中国科普作协于1981年12月召开了农业科普创作座谈会。会上畅谈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新形势,农业科普工作面临的新任务,交流了科普文章写作经验,发出了面向农村需要,开展科普创作的倡议。会后由科普作协农业委员会与辽宁省科普作协和农业出版社商定编一套丛书,以应广大农村的紧迫需要,帮助解决当前生产中最迫切的技术问题。考虑到目前农村文化水平低,求知与实用结合得紧,用于图书的购买力不高等特  相似文献   

2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三农"图书主要面向的市场是农村、主要服务的读者对象是农民和与农业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者等。与一般专业图书或者科普图书相比,"三农"图书在内容、形式和营销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和出版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