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洪君 《兰台世界》2011,(11):63-64
三年丧俗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从民俗视角来看,周人久丧,故武王因战事之需,为了等待诸侯前来聚会,将文王的丧期延长,遂成三年之丧。后在周公等人的推行下,三年丧得以在中国广泛施行。  相似文献   

2.
三年丧俗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从民俗视角来看,周人久丧,故武王因战事之需,为了等待诸侯前来聚会,将文王的丧期延长,遂成三年之丧.后在周公等人的推行下,三年丧得以在中国广泛施行.  相似文献   

3.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总归有一死”,这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又十分恐惧的事情,由于对生的意义和死的看法不同,人们对遗体的处理方式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所以说,殡葬问题不但牵涉面广,而且历史风俗源远流长。 去年3月份,在我准备搞陕西省殡葬问题报道时,面对这个又大又长的难题,摆在眼前的似乎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沼泽地,真有点“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爪”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祭七"丧俗是佛教、道教和社会民俗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早的文献记载始自魏晋,在古今的地方志、风俗志以及明清小说作品中多有反映。古代的"祭七"多属于葬前的法事活动,宗教色彩明显;现代的"祭七"多属于葬后的祭礼,更突出对死者的悼念祭奠。如今"祭七"作为重要的民间丧俗,流传广泛且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妙语: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汪处厚在新丧里做"亡妻事略"和"悼亡"诗的时候,早想到古人的好句:"眼前新妇新儿女,已是人生第二回",只恨一时用不上……曾国藩就有汪处厚这样的癖好,他也写了不,步"只恨一时用不上"的挽联,并为此而开罪了好友汤鹏。  相似文献   

6.
处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他们的民族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丧葬礼是他们民族文化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站在儒学视角下看现存的布依丧俗,发现他们不仅保存了原住的民族特性,还从另一个方面保持了传统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7.
于仲文一家三代皆为历史上的名将,其本人更是文武兼备,一生屡得晋封,然而却在跟随隋炀帝东征一役时,最终大军惨败,落得忧郁而死。这次失败到底是因为隋炀帝指挥失误,还是于仲文本人不能胜任其职?  相似文献   

8.
刘静 《兰台世界》2014,(2):150-151
处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他们的民族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丧葬礼是他们民族文化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站在儒学视角下看现存的布依丧俗,发现他们不仅保存了原住的民族特性,还从另一个方面保持了传统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9.
不知生,焉知死。——孔子人总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毛泽东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会毁灭。——卢梭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生存仍然是传统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神性、俗性是传统戏剧的两面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贯穿于传统戏剧的整个发展历史,从起源的因俗入神、神俗交通,到形态的出神入俗、俗神兼备,最后到功能的因神而俗、亦神亦俗,传统戏剧始终徘徊于神、俗之间。作为实现人神沟通、人神合一的神性装扮与作为娱乐、政治、经济手段的俗性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二者的联系之中,我们既能了解传统戏剧形态、功能演变的内在规律,又能认识传统戏剧生存与传承的内在机制。这是思考传统戏剧当代命运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跳丧舞揭示了土家人独特的符号化生存状态,在人与人之间隔膜日益加深、文化缺乏历史纵深感的“类像时代”具有独特的符号反思意义:跳丧的主体符号促成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跳丧的客体符号促成自我精神与身体的内化,跳丧舞的行为模式符号体现了个人支配与社会支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历史上的哪个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也没皇位争夺问题,还为中国扩大了很大的版图,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也没什么家庭悲剧,他的人生是很圆满的。释迦牟尼讲,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还提到"怨憎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是如影随形跟在旁边,这是一种痛苦;还有"爱别离",和自己亲密的人分离也是痛苦;  相似文献   

13.
民间美术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也是多学科的一项比较研究。其道理很简单,就是民间美术内涵的丰富性和广袤性。民间美术不能仅仅理解为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而应视为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也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下层人物的一种审美追求,而应视为是地区的乃至民族的一种审美追求。如果中国文化可以简单划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种类型,民间美术则是划入俗文化这个层面里。雅文化和俗文化并非被有的人所说那样是泾渭分明。从历史角度和文化角度考察的结果,这“雅”、“俗”  相似文献   

14.
人事档案是个人人生轨迹的缩写,犹如个人的社会影子。与自然影子不同的是,这一社会影子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组织人事任用、个人学历提升、转正定级、职称申报、社会保险办理,甚至解决各种家庭纠纷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参考、凭证和依据作用,并且不会随人员的逝世而消失。"人死档不死",因此,对死亡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化蕾 《兰台内外》2008,(3):57-58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人殉制度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从考古发掘的商代贵族墓中,发现了大批殉葬者的尸骨,这些墓葬中少则殉一二人,多则二三百人。周代人殉之风依旧盛行,《墨子·节丧》中称:“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可见人殉已经相当的制度化。史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时,殉葬人数多达177人。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鲁迅的直接死因产生了怀疑,认为鲁迅之死,是为日本须藤医生所害,从而引起一场学术论争,这一问题有鲁迅学专家们去解决。我们读到了由上海第一结核病防治所整理的《鲁迅先生病史摘录》的档案后,看到了鲁迅人生中的另一半历史,引发了我们解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箴言说:“最聪慧的人,必受益于他的前辈。”此言简略地说明了研究历史的重要。了解过去,才能理解现在,才能正确地走向未来。历史可以知兴替,供借鉴。但历史漫长,人生苦短。冯桂芬说“太史公论治曰:‘法后王。为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校邠庐抗议·议采西学》)。就今天而言,近代史对我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吕祖谦的《东莱博议》,是南宋时代著名的议论文。这本议论《左传》里人物事件的书,同以前的史论不一样。它不受《左传》里人物事件的局限,从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其他历史事件出发,发表议论。《博议》的思想比较活跃,能够发前人之所未发,议论中有些辩证观点,文笔生动。这些,都可供我们借鉴。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南宋金华人。他三十一岁时,死了母亲,在明招山居丧,有学生来请他讲学。“予思有以佐其笔端”,吕祖谦为了启发学生的文思,使他们下笔灵活,“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迹,疏其说于下”。因此他的书叫《东莱左氏博议》,省称《东莱博  相似文献   

19.
最苦与最乐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相似文献   

20.
收藏于河北省容城县档案馆的明代杨继盛遗书档案是河北省首次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两宗珍贵档案中的一宗。在浩如烟海的档林中得以首批登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已然说明了这宗档案的珍贵价值 ,其一在于其历史的久远 ,其二在于它是一代名臣的亲笔手书墨迹 ,更有清代名人翁同和、刘墉、纪昀、袁世凯等的亲笔题词 ,以及遗书中所反映的主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的人格魅力和其中所蕴涵的历史研究和审美价值 ,而成为不可多得的档案珍品。杨继盛人生记事杨继盛 ,字仲芳 ,河北省容城县人。幼年时的杨继盛家境生活并不如意 ,他七岁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