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要求课堂主体要由“教的主体”变为“学的主体”,以求“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最终目的。作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只有优化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教育观的转变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以学科为本”,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唤起人的主体精神。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学中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将由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课堂上的角色应当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视野里的学生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地位 ,树立新的学生观念。教学不只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更是学生自我探索、塑造的过程。要改变学科本位的弊端 ,必须明确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 ,把学生当作“完整人”、“主体人”、“创造人”和“独特人”来看待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主动走进新课程过去,传统的教育思想使我习惯于把学生看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只研究“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在教学上,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现成的知识结论教学,忽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学。所教的学生不同程度表现出学习意志不坚强,缺乏创造和进取精神。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就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爱学、会学、愉快地学,做学习的主人。为此,笔者对自己提出,在思想上要做到“三明确、三摆正”:明确新课程改革的观点和方向;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5.
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这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所急待解决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课程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经验.谈谈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数学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以学科为本”,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唤起人的主体精神。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学中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将由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  相似文献   

7.
教育即交流     
一、交流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观念广义上讲每个人都是交流主体。狭义上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是交流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信息的客体。两者都有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并把对方看作是具有自身独立人格价值的个体.以尊重彼此的自由性为交流前提.所以交流使“教师”、“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生成和发展。这亦即“双主体论”的教育观念。二、交流的受益主体是双向的在教育活动中,交流存在着普遍的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帅生间存在知识、能力、智慧、个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人不仅是教育的起点,而且又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人要改革社会、发展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一、“体验”理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学生观的内容(一)学生地位的认识。指教师对学生在社会关系和在教育关系中地位的认识。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同样是享有社会权利的主体,同样应该受到尊重。甚至主张儿童利益首位原则。而教育过程是一种生命和生命的交流过程,是受教育者精神建构的过程。教育“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潜能展开的过程,而是引导儿童精神发展的历程”,作为教师,不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而且应把学生作为自己意识的中心,将学生看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相应地,对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地位的认识,应由“师本”变为“生本”,在知识与学生发展的认识中突出人的地位,强调人本关怀,形成知识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让学生求知的愿望变成一种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新课程标准也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明确地告诉人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看来似乎已深入人心,但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大行其道。要真正把这种新…  相似文献   

11.
钱梦龙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的“三主”思想在语文教育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我们发现他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的“三主”思想和新课程的理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使得我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钱梦龙的“三主”思想,并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对这一思想进行解读。一、“三主”思想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并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和现状——教育思想形式化,在一些地方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仍然表现为教师主体理解游离于学生思维,合作学习异化为没有分工的形式化的自由讨论,教育思想的方法化变成单一支离的教学任务设计,教师的“任务”驱动被强加给学生,忽视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所生发的问题与问题思维,新课程理念变成学生的新负担。出现了新课程理念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现象。笔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它也是与学校成长、学生的成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韩冰 《考试周刊》2012,(8):11-12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物理教学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导学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导”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学、认识、理解 ,并积极探究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首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参与教学过程。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较少 ,基础较差 ,但好奇心较强。为此 ,教师更应加强引导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情感教育。教育是有情感的 ,离开了情感教育 ,只能走入单纯传授、枯燥的死胡同。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什么?能否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让教学回归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人本教育”。因而,新课程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便是理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因为新课程实施的是“人的建设”。所以,新课程呼唤教师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激励”、“发展”。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只有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完整人格的交流,学生才会体验到做人的全部尊严,才会享受到被人…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必须很好地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即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树立新观念观念是先导。新课程的实施,是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为引导的。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树立新观念,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由“学科中心”向“人性中心”转变。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感性、理性和灵性的“全人”,而不是一个吸收、储存知识的仓库或者专门应付考试的机器人。课堂教学的一切设计、安排要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从而实现好课的“和谐价值”:以人为本,实践创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在此,笔者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受到能力训练和人格精神的教育培养。为此,教师就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一、转变关系确立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关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课堂的“教与学”则是互教互学、共同发展。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交流、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并“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只有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