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词籍禁毁主要与清代文字狱、《四库全书》修纂相伴而行,分成全毁、抽毁、应毁、违碍等不同毁弃程度,以及别集、诗文集所附词集词作、总集选集、词谱词韵等文本载体形式,能够作为一种特别书禁门类而存在相对独立的研究价值。禁毁词籍,政治考量是主因,次要因素是文化。在乾隆朝后期《四库全书》尚未修纂完成时,书禁就已经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禁毁的词籍并不一定都具备很高的文学价值或文学史价值,禁毁对象基本上分布在艳称清代词学中兴的康熙一朝,也有利于检讨乾隆一朝词学及其对后世词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音乐与诗的结合以及词体自身的发展演变中来审视李清照的《词论》。通过对历代有关李清照《词论》评论的梳理,李清照《词论》与北宋词坛创作风气关系的检视,以及歌、词、诗三者相互影响的分析,重新解读李清照《词论》,进而指出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的主要贡献,与其说是通过对苏轼等人以诗、文为词的批评而明确了词在风格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殊性,倒不如说是通过强调词在声律方面的特殊要求,从格律化的角度加速了词体文人化的进程,为词最终走向一种可以与诗并列的文学样式在体制上率先垂范;至于其负面影响,也并非如先前不少学者理解的那样是束缚了词的发展,而在于从另一个方面促成了词对歌的背离,使之趋于案头化和书斋化。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立项的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全明词》,历经二十馀年,终于在学界的企盼中问世,实在可喜可贺! 中华书局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继《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和《全清词·顺康卷》之后于2004年又推出《全明词》,词史上各断代总集基本配齐,实在是词林幸事! 快慰之馀,我们将《全明词》翻阅一过,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留下不少遗憾。兹据阅读所得,将《全明词》的缺失作初步的梳理,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订补,以期对日后《全明词》的修订有所裨益。一、词人断代不严有明一代,上承元朝,下接有清。易代之际的词人,属上属…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论述了清代词学成熟之前,唐宋词体与词学观念之发展演变。并认为,词之诗化过程就是一个尊体过程;是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创作到理论的一个渐变过程;更是在诗学和儒家诗教影响下词学与诗学理论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诗经·王风·大车》一诗文辞浅显易懂,看似不难理解,但是它的主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诗经》中受议论最多的诗之一.该文例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五种主题,即刺周大夫说、淫奔者誓言之词说、表坚贞爱情说、征夫思妻说、息夫人明志说,结合相关史料,从诗本义出发,对5种主题进行逐一辨析,认为该诗主题应与息夫人有关,诗中誓言当指息...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治《诗》近袭汉代《诗》学,远绍孔子。孔子论《诗》涉及《诗》与政治、《诗》与教化等内容。出土文献《孔子诗论》的面世,为深入研究司马迁与孔子论《诗》之间的关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司马迁论孔子删《诗》旨在突出孔子治《诗》"取可施于礼义"和"以备王道"的思想。司马迁治《诗》传自《鲁诗》,与荀子有深厚的学术渊源,荀子重视礼乐的做法给司马迁以深刻的影响。以《诗》为评判是非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历史与现实的叙述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史记》的叙述质量。  相似文献   

7.
《诗纬》是形成于我国汉代的纬书的一种。《诗纬》中有关《诗经》的评论,其思想观点主要来自于《齐诗》翼奉一派,因而《诗纬》与《齐诗》在理论上有着渊源的关系。《诗纬》所提出的“四始”、“五际”,及“六情”说,以阴阳律历附会解释《诗经》的诗篇,其真实用意在于,揭示周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此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发生作用。《诗纬》中的诗论,如“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持也”、“诗含五际六情”等论说,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论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五山文学时期,从对中国诗词的模仿作品数量来看,苏轼可以说是对五山禅僧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苏轼诗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体现在用典方面。本文从语典借鉴角度分析了五山文学时期日本汉诗创作中对苏轼文学中语典借鉴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美学倾向。从文学接受与阐释的时间早晚来看,五山文学早期,诗人们对《赠东林总长老》一诗语典的借鉴折射出对苏诗接受过程中的禅宗文化背景,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意趣;从题材来看,西湖题材受到诗家重视,反映出写景诗创作中对苏轼有关语典及诗家重视;从体裁来看,不限于诗,词、辞赋也是语典用典中的载体,反映出日本诗家对苏轼文学作品的熟稔、文学接受中的广泛受容;受苏诗"以俗为雅"美学思想影响,创作中表现出对俗语入诗的模仿,是宋代"以俗为雅"诗学思想在日本文学中的反映。本文还从明用、变用、合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语典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世学,字文起,号涤菁。临海人。诗人,青年学者,二级建造师。博学菩属文,工诗擅书,尤精古建筑之学。著名学者郑鸣谦以为“其诗有五柳之冲淡自然,兼寒山之空灵高远。”“偶以意作书,用中锋,无侧媚之笔,天趣秀润,得汉魏晋唐三味。”曾任《台州四库》(台州地方文献集成)编纂等。现为万卷画馆特荐学者书法家。著有《天地庐诗存》《百岩杨氏亲贤堂集》及《走进郑氏十七房》(合著)。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11,(31):90-91
杨世学,字文起,号涤菁。临海人。诗人,青年学者,二级建造师。博学菩属文,工诗擅书,尤精古建筑之学。著名学者郑鸣谦以为“其诗有五柳之冲淡自然,兼寒山之空灵高远。”“偶以意作书,用中锋,无侧媚之笔,天趣秀润,得汉魏晋唐三味。”曾任《台州四库》(台州地方文献集成)编纂等。现为万卷画馆特荐学者书法家。著有《天地庐诗存》《百岩杨氏亲贤堂集》及《走进郑氏十七房》(合著)。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2021,(3):36-38
章治萍 上榜词:无独有偶,或许是我对自己的诗最理想化的希望.我永远成为不了"惟一",但我一直不计后果地努力跟随在"惟一"的后面.不论是自然诗歌,地理诗,还是生态诗.其生态诗代表作有早期的长篇系列组诗《青海地理诗典》与近期的长篇系列组诗《鸟影,或者其它》等.  相似文献   

12.
张惠言选编的《词选》连同他亲撰的序言作为具有开宗立派意义的词学改革纲领,最终催生了清代词学史上取代浙西词派统治地位的常州词派。张惠言以"比兴寄托"和"意内言外"的词学理论主张开一代风气,被后人尊为常州词派宗主的他在词学创作上也是身体力行,其《茗柯词》存词46首,自觉地继承、践行了比兴寄托的文学传统,寄寓了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底层知识分子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3.
日本江户时期的《诸体诗则》《鉏雨亭随笔》《五山堂诗话》等诗话著作中对苏轼的文艺思想进行了介绍与阐释。本文从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鉴赏论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简要解读与简明关照。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诗之争的论争性有滋其生的文化因缘。首先,擎受轴心作用的《易》之变易意识乃是促成唐宋诗之争发生的观念根源,而宋代《易》学与《孟子》汇通形成的义理内蕴及新铸的理性精神则如两翼一般更加强化了宋诗内涵与唐诗之别。此二者导致了唐宋诗之争的"必有争"。其次,"经""文"理念的转型是促成唐宋诗之争发生的重要因素。宋人潜心以新的"经""文"理念替代汉唐旧的"经""文"理念,即注重致用义理,官、文、学三者一身的宋人身份与强烈精诚的个人修养意识。唐宋经文观念的碰撞、对比及后世对两者的取舍、选择和融合导致唐宋诗之争的"须有争"。最后,两宋"士"精神的形成与发酵、当时强烈门庭意识与"帜别则辩"的时代风气则主观上促发了唐宋诗之争的"能有争"。  相似文献   

15.
“田畯”一词,《诗》凡三见,曰《七月》、《甫田》、《大田》。三诗皆述农事,有套语“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毛传:“田畯,田大夫也。”郑笺:“……耕者之妇子,俱以晻来,至于南亩之中,其见田大夫,又为设酒食焉。”朱熹《诗集传》:“田畯,田大夫,劝农之官也。”清儒说《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崔述《读风偶识》、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良《毛诗传笺通释》、陈奂《毛诗传疏》等,皆祖述毛传郑笺,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6.
从曹禺戏剧观论其剧作之变化及其内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自己没有 ,评论界历来也没有从曹禺戏剧观内在矛盾因素的变动上及其剧作的基本模式上 ,来探寻过他的创作的发展过程及其陷入困境的原因。本文作者将他在研究古代文学中所创造的 ,并在其专著《文学史新方法论》中详细予以了阐述的历时性的历史与逻辑之统一的方法 ,引入到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具体地说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从曹禺戏剧观的三个因素 :写实、做诗与出戏的变动及组合上 ,第一次阐述了曹禺从《雷雨》、《日出》 ,到《原野》、《蜕变》以至《北京人》的创作过程 ,是一个沿着戏与真、诗与真以及戏与诗的矛盾展开的逻辑进程 ;在这一历时性的阐述之后 ,作者进而将曹禺这五部剧作划分为两种类型 ,从中抉发出曹禺剧作的内在模式 ,由此予以了曹禺这五部剧作以统一的理解。在上述分析中 ,本文又一方面从曹禺创作的基本模式及其戏剧观之内在矛盾的日益暴露所造成的艺术困境的加深上 ,另一方面则从三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初期文艺潮流的变动上 ,说明了曹禺上述创作模式之必然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7.
论吴梅村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 ,在北京师范学校就读期间 ,对古典诗词表现出浓烈的兴趣 ,《十八家诗抄》、《陆放翁诗集》等常使他爱不释手 ,以至在“其他课上别人演题或记单字的时节 ,我总是读古文。我也读诗 ,而且学着作诗 ,甚至于作赋。我记了不少的典故”。1 “在五四运动以前 ,我虽然很年轻 ,可是我的散文是学桐城派 ,我的诗是学陆放翁与吴梅村。”2我们未见老舍在五四以前学陆放翁与吴梅村作的诗 ,可他在三十年代以后所作的旧体诗 ,包括一部分新诗 ,均留下了受陆、吴影响的一面。本文试图论述老舍与吴梅村之间的继承、影响关系 ,让人看到他…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钟爱名山大川,吟咏过的名山就有庐山、六盘山、井冈山等。毛泽东也特别钟情杭州西湖山水,曾写了两首歌咏西湖名山的诗《五云山》和《看山》。《看山》系毛泽东登北高峰而作,现在北高峰上一大胜景就是为此所立的诗碑亭。诗曰:  相似文献   

19.
春秋后期,诗从坏乐之中蝉蜕而出,诗教变乐语之教为纯粹诗教,汇入既有之德义礼治的教育传统,从附庸走向独立。《诗》属性的这一历史性嬗替乃是籍孔门重置《诗》教目的而完成的。官学下移民间,孔子设计教育造士,立四教,分四科,观念重理想、实践重事功,以《诗》为其文教教材,并赋予其不同于乐教时代的全新目的。较之于古乐官,孔子论乐不必及诗;较之于古师儒辈,孔子论诗不必及德义。一方面持续古乐官和古师儒辈的造士理想的高调;另一方面因应时代,把《诗》教落实到向社会供应达政专对、可以言、言而文的事君、事父的人材,实现了《诗》属性的独立与重置。这既体现了夫子教《诗》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又成就了《诗》新的历史功能和身份属性。  相似文献   

20.
文学评论     
《文化学刊》2012,(1):71
自《文化学刊》创刊以来,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先生已经在本刊"文化纵横"栏目发表了32篇作品,其中包括:《文化赋值丛说》、《传统与现代》、《想象力谈片》、《闲堂说诗》、《学与思》、《龙墩余话》、《大欲无涯》、《貂蝉趣话》、《来往亭前踏落花》、《在中西会通的文化坐标上》、《我为张学良写心史》、《梦境迷离说放翁》、《历史文化散文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