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闻锐 《教学随笔》2008,(3):53-55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叩关无童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相似文献   

2.
手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快快:妈妈,题目是不是说找人没找到?妈妈:对。作者要去找一个隐者。快快:我知道,隐者就是隐居山林的人。跟王维一样,不喜欢做官,喜欢和大自然住在一起。妈妈:对。  相似文献   

3.
一个初秋的早晨,晴空万里,云雾漫天。阳光把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一群群美丽的小鸟,在绿树的枝头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着动听的歌儿。诗人贾岛被鸟儿的叫声吵醒,推开了窗户。啊!空气多么清新,令人振奋。诗人想:天气这么好,今天就去拜访一下隐居在山中的老朋友,和他一起吟诗喝酒吧。于是他整了整衣冠,动身上山了。  相似文献   

4.
贝克特·塞缪尔(1906-1900)的《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等待戈多》出版于1952年,于1953年被搬上舞台,并因此而引起大众及批评家们的关注。仅在巴黎就连演了三百多场。也因为此剧贝克特获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5.
贝克特·塞缪尔(1906-1900)的《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等待戈多》出版于1952年,于1953年被搬上舞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目标1.能朗读,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板块:知内容,明诗意师:同学们,你们好!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古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很多古诗所描述的情境都像一幅画一样,所以也有人说:诗就是画,画就是诗。下面我就来  相似文献   

8.
《寻隐者不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全诗寓问于答,平白如话,表面简单易懂,实则意境深远。因此,  相似文献   

9.
初读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一问三答,平白如话,却被编排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教学这首诗,到底有什么难点值得挖掘呢?从题眼"寻"字深究:诗人到底在寻什么,仅仅是隐者吗?诗,浅显易懂,而诗人,历尽沧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个"只"字,近在咫尺;一个"深"字又遥不可及。情感在强烈的对比中  相似文献   

10.
一、诗情画意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诗就是这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的独特魅力在于用精练的语言展现精彩的画面,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幅图(出示)。它们使你想到了哪些诗?生:《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儿垂钓》《咏柳》。(背诵诗)师: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浑然一体。(以图  相似文献   

11.
一、诗情画意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诗就是这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的独特魅力在于用精练的语言展现精彩的画面,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幅图(出示)。它们使你想到了哪些诗?  相似文献   

12.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有名的问答体诗作。文字虽清淡如水,问答艺术却精湛高超。概括起来,可有下列四方面特色。一、用问领起篇首的问,领起全诗。无此一问,就无童子连串的答。第一句的问。更引出二、三、四句的隐性问,为诗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问问答答,促使诗的内容向前推进。全诗由问始,以答终,寓问于答,架起了与众不同的问答式结构。  相似文献   

13.
14.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短诗,四个句子一问一答,说的是诗人寻访隐者而没碰上,于是就询问德者的书童(门徒).书童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文字极为通俗,琅琅上口,易背写,实在简单不过了.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往往易流于肤浅,分析起来甚至会由于感觉它平淡而没多少话可说.实际上这首诗如果能通过深入的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启示意义的确是值得我们仔细咀嚼与玩味的.  相似文献   

15.
虚实相映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 ,应用此法可以建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二元共同妙悟。创作主体在虚写对象上可达“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之妙 ;接受主体在“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的虚空中来按自己审美观点进行再创作。这样作品就具有了虚实相映的空灵之美。  相似文献   

16.
本篇侧重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红楼梦》哲学是“无”的哲学,是“心”的哲学(形象性的心学),其最高的哲学境界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其哲学视角是“天眼”、“道眼”式的大观视角。其哲学方式是好与了、观与止、色与空、阴与阳、真与假、是与非相通为一的“不二法门”。《红楼梦》作为异端性诗化的心学,与儒、道、释相关而自成一格局。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诗歌语言和意象展现的力对意境的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唐诗《寻隐者不遇》和清诗《晚登马鞍山》两首诗歌是意境两种不同状态的典型。基于力学和文艺心理学分析两首诗歌,可以阐释两者意境的状态以及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叙事诗,写贾岛寻访隐者,与童子对话,而最终没能遇见隐者的事情。从题目中的“寻”,可以想象贾岛一路寻寻觅觅,拜访隐者的急切之心。从诗句的对答中,可以体会到贾岛内心的波澜起伏:从刚遇见童子时的满心欢喜、充满希望,到“言师采药去”时的失望,但仍不死心,  相似文献   

19.
<等待戈多>是一个修辞化的戏剧文本,整个剧本可以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加以全面分析,从而使剧本得以更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自佛家文化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以来,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元末,在佛家﹑道家等多元化思想不断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剧坛大作《琵琶记》巧妙地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入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等人物形象上,试图以儒家忠孝观来教育世人、影响后人。这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呼唤儒家责任意识来弥补时代欠缺的精神,也使《琵琶记》得以进一步传承并被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