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他是"草根局长"是因为他热爱教育,重视实践,敢于创新。李成林热爱教育,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人才成长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李成林对教育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一直强调"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育》2010,(5):10-10
"薄书记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着迷,原安排15分钟参观陶馆,他却看了40多分钟。薄书记是一个见识卓越的领导人。"一直陪同薄书记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和古圣寺的区史志办业务科科长、陶研专家杨成术说。  相似文献   

3.
说起"普通话"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舍友。一次他看了场精彩的武打电影,回来大讲特讲"房飞峰"武艺如何如何高强,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就听他一个人在那儿讲。当他讲到"十三姨"时,我们几个全乐翻了,原来他一直讲的"房飞峰"就是"黄飞鸿"。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雷沛鸿是桂籍辛亥革命志士中的佼佼者。他从辛亥革命一直走来,直至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始终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具有完整的革命人生。他在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致力于教育改造,构设了一个"民族教育新体系",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伟大业绩;上世纪20—40年代,能长时间、大面积系统地践行自己教育理想的教育改革家,国内仅雷沛鸿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实乃一伟大的教育学家,他对教育的研究非常深入。但是他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学家,还是一个大政治思想家;故而,他能够将教育和政治糅合为一体。在这种"大教育"观背后,隐藏着深刻而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因子。梁启超尤其将儒家传统和立宪政治结合起来,这种"大教育"观的含义非常丰富,其范围远远超出狭义的学校教育范围,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教育的角度,梁启超的"大教育"观都能给予今天的人们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6.
在他的内心,他始终是一个剧作家,他的头脑就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不停地转,我爸爸这一生从来感受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的心境。晚年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写不出东西而痛苦。这种痛苦不像"文革"时期的恐惧那样咄咄逼人,人人不可幸免。这种痛苦是只属于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周玲玲 《成才之路》2011,(23):99-I0016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申屠教师的思考是真实的、认真的,他对教育的追求是执著的、坚定的。——朱永新(教育专家)我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中学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真实地诠释和实现专业发展的历程。"申屠现象"有力地说明,用"心"教学,用"情"思考,用"行"实践,一定会有精彩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冯凯翔 《大学生》2014,(21):59-59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的沈老并喜欢上他的?" 我想,我可能会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毫不犹豫地说: "是从中学学习《边城》中了解并喜欢上他的。" 我始终知道,一直都有那么一个地方, 是让先生的脚步无论迈到哪里,都会魂牵梦萦的。 一直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是先生无论离开多少年,到老都要回归的。那就是湘西凤凰——先生的故乡。  相似文献   

9.
李峰 《甘肃教育》2011,(16):14-15
打开他的博客,一行字格外醒目: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行者。知道他的人都清楚,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行走者",低调而不失淡定,平凡而不失果敢,默默地行走在促进教育改革的路上;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生"局长,既有智者的深沉蕴藉,又有师者的儒雅之气。每次出差回来,他的旅行包里少不了一样东西——"书",考察学习间隙也非要到书店"逛一逛"不可。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和教育家,他曾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理智的国度,他所提出的"性格形成学说"也源自于此,强调人的性格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育人就是形成他的性格。欧文十分重视教育,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思想,他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赋予其生命力,同时也向教育界证明了"环境决定教育"理论的科学性。虽然欧文的教育思想属于空想主义范畴,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故事中,有一个预言家叫默林,他的想法总是异乎寻常,他的心境始终属于未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就是一个有着默林式的行动习惯的"掌舵者"。在他眼里,"工业园区"是一个安顿心灵的都市家园,更是一个放眼未来的成长概念;每一个园区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有温情的现代气息,又能自觉地寻求着一种突破性的、能够把握的未来目标。而作为深受园区人关注和尊敬的品牌——教育,更是让沈坚"有情有义"。在他的教育辞典里,经常能触摸到这些热词:梦想、信念、智慧、仁爱、分享、创造……他希望能将优质教育的福音带给园区的每一个人、每一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王玮 《考试周刊》2011,(84):210-211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一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庭"有哪些类型?如何教育"问题家庭"中的"问题学生"?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夜已经很深了,尚文明还在生儿子的气,父子俩又一次发生了争吵。他一个人默默吸着烟,香烟在农村漆黑的夜晚忽明忽暗的光影,映照着他那张沧桑的脸,他的眼神满是无奈,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一个研究生非要来农村搞教育,当初给他取名"尚举"不就是希望他留在城市出人头地嘛!尚举也是久久难以入眠,思绪飘飞。在杭州工作挺体面收入也不错,但总是找不到心安的感觉。父亲老了,自己家办的学校一直没有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彭怡 《宁夏教育》2011,(2):66-66
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中:怎样做到教育的"无痕"?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今天终于茅塞顿开了。我不由得敲起了键盘,抒写下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不高的现象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难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一线教师和教育学家头疼的问题。"学生互评"机制将真正使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使这个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身为一名一线的教师,程红兵一直坚守他的人格教育思想,并且独创了属于他自己的语文教学模式。他的语文课一般遵循"自读酝酿-自主思考-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存疑生长"这样的顺序,对我们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颜文樑是苏州美专最为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实用美术"教育思想一直指导着美专的办学方向;颜文樑同时也是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推崇者和实践者。颜文樑的教育思想和创作思想对当今美术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子惠 《教育》2011,(6):34-35
学生"幸福指数"一直以来颇受社会热议。何谓学生"幸福指数",为何将其作为一项软指标来衡量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教育界应该如何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学生"幸福指数"?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就此话题作了相应采访。  相似文献   

19.
"美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不被重视,却在另外的地方兴旺发达。"文学艺术"一直发挥美育的效应。"文学艺术"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但它一直以"情感教育"的方式表达"美育"的意义和价值。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可以视为"情感教育"的一份个案。福楼拜关注的"情感教育",主要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激情"。  相似文献   

20.
郭志强 《生活教育》2012,(19):31-3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把脱离生活的学校教育称为"鸟笼子式的教育",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把鸟儿放到天空中去。校本课程建设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我国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我校地处京郊重要蔬菜种植基地,这里的"绿色蔬菜"远销到国内外,学校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菜农家庭。而学校所开设的现有课程却无法满足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