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合作指的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在合作性的活动中,个人寻求的是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其它组员都有益的结果。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使用小组,让学生一起学习,以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Johnson,Johnson Smith,1991)。精心组织的合作学习指的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其条件是既要有积极的相互依赖(即要完成该项任务,组员间必须通力合作),也要规定个人和小组所应承担的责任(即每位组员均对最后完成的结果负有责任)。 在工程学课堂上,有许多方法可用来贯彻合作学习。最常见的有: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和合作基础组。每一种方法都能给学生提供课堂内外智力活跃、人际间相互影响的机会。非正式合作学习一般用在讲座课上,本文将只作简略的叙述。正式合作学习能用在以掌握概念性或程序性的材料为主的密集课上。但是,许多教师认为从背诵、实验或方案设计等课程上就开始使用合作学习,会更容易些。基础组是一种长期性的合作学习小组。该小组为所有组员提供支持和鼓励;也就是说,它保证组员能得到他或她要完成这门课程或念完大学所需要的帮助。有关基础组的一些基本东西垂斯曼(1992)已经描述过了。基础组在工程  相似文献   

2.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近几年来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认可.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将小组合作学习纳入到大规模的评价中,也即是在评价中学生被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至少部分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受到如此的重视,主要是因为这种学习形式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效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证实.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运用。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的整合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注重教学分析、进行合理分组、科学选择活动主题、营造良好学习情境、注重教学交互、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英语学科的课程标准不断变化,促成英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得到英语交际水平的提高。小组作为一个基本的学习团体,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会让初中学生自觉开口说英语,了解他人的思维,发现自己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于学生学习目标与动力的开发有重要作用。一、耐心分组,奠定小组合作学习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利用耐心的分组,使初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更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晓慧 《甘肃教育》2014,(22):62-62
正一、合作学习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学习方式。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掌握丰富的词汇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为了让学生乐于记单词,笔者利用合作学习策略,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多记单词。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安排一次小组英语单词竞赛,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基础较好的学生、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的学  相似文献   

7.
何勇 《广西教育》2009,(6):92-93
在中职机械加工基础课程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实践课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组内的任务。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加强合作、自主探究,阐明项目的选取。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加工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8.
小组学习模式是新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是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交流中轻松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语文教材,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贯彻应用小组学习模式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徐淦 《科幻画报》2022,(12):194-195
利用小组合作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能将学生的兴趣唤醒,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迸发,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所以,要想在小学体育课堂这个场所之中,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及功效,就必须要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要求,充分实施合理分组、营造氛围、强化效果、有效点评等多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材料性能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主干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材料性能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考虑材料学科的发展趋势、学校特色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从教学体系调整和教学内容优化着手,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采用案例教学结合小组研讨等方式丰富课堂,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改革的尝试是成功的,收效很大。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它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给学生提供了交流、探究的机会,力图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进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了解,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或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兴趣特长、能力倾向、性别以及家庭背景等基本情  相似文献   

13.
初中英语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该学科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为了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要改变以往简单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以确保课堂在小组交流、小组合作中学习,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现今的课堂教中。合作是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互助性行为。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学生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的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或是共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的过程。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笔者从最近听过的几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小组合作学  相似文献   

15.
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组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从2009年9月开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分组教学。在开学初,根据对学生进行的摸底调查,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整个教学和实验环节中都以组为单位来开展教学和分配学习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原因,然后从我校两年来进行改革的基本情况、实施过程和目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潜在能力科学地将学生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不同的教授策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与提高.所以,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本次课程改革中运用最多、范围最广、效果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基础好的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基础差的,基础差的同学为了小组的荣誉也不甘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学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文学阅读小组”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阅读为重心,将学生按一定人数组成暂时的文学阅读小组,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将听、说、读、写进行有机整合,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和个性见解,从而在阅读中发现自我、锻炼品质、提高能力。然而,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还停留在“师生对话式”的课堂形态,套着“学生主体”的外衣,有着“师问生答”为主的刻板烙印。而“文学圈”恰能帮助阅读教学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其基本流程是:挑选阅读材料—组成阅读小组(即文学圈)—择定研讨角色—制作角色日志—小组集体讨论—评价讨论成效。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成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共同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以小组总体成绩和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本文将简单对此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水平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模拟研究已经与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并列,成为一种基本的材料科学研究手段。材料工作室软件由于具有良好的可视界面得到众多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青睐。本文对材料工作室软件在《计算材料学基础》本科教学中做探讨,重点在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两个方面。为材料工作室软件在《计算材料学基础》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