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十分迫切和重要.家长应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个体性和完整性,通过改变自身教育观念、为孩子树立榜样、创设挫折教育情境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
国外主要挫折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西方关于挫折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其一是挫折情绪为何会产生;其二是挫折情绪会引起哪些反应。第一方面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ABC理论;第二方面的理论主要有:挫折-攻击理论、挫折-倒退理论、挫折-效应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皇揭示了挫折这一情绪状态的来源和将会引起的反应,也从不同角度给我们的挫折教育及其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和体验。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观念性、社会性的。  相似文献   

4.
挫折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挫折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以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增强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小学生耐挫能力尤为关键.本文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耐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对挫折的应对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因成绩、年龄等因素的差异,挫折意识的形成与应对挫折的差异性.通过试验设计出适合不同学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研究性问题,并总结其中规律,以提高学生耐挫折心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策略一:理性认知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指导作用,认为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情境的认知及所作出的评价,这些评价又受到个体的信念、判断、想像、价值观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挫折情境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挫折反应。因此,调整认知、健全自我认识有助于增强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减轻、消除挫折对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于洪 《山东教育》2005,(10):61-62
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人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近年来,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主张要加强“挫折教育”。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舆论里充满了“挫折教育”的呼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及受挫后的主要行为反应,简要介绍了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理论(REBT)的核心理论(ABC理论).并提出运用理性情绪行为进行挫折教育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8.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不同文化影响下,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行为表现方式是不同的。通过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差异,并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挫折-倒退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及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探讨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并针对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挫折教育这一名词在我国提出近20年了,但目前我国对挫折教育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误解,本文对此作出批判和反思:挫折教育不单是一种教育活动;挫折教育不等同于磨难教育;挫折教育应关注的是青少年真实的挫折情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论述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创设挫折情境,设置有针对性的挫折承受力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育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这一名词在我国提出近20年了,但目前我国对挫折教育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误解,本文对此作出批判和反思:挫折教育不单是一种教育活动;挫折教育不等同于磨难教育;挫折教育应关注的是青少年真实的挫折情境。  相似文献   

12.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宏俊 《新课程研究》2010,(6):173-173,181
为了强化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试图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提高挫折排解能力。挫折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和积极评价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植健康心态,激发学习潜能等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挫折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某种情景,提出某些难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创设挫折情境,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14.
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石;专业课渗透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注重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形式;不同层次的挫折教育讲座是当代大学生挫折预防的有效途径;耐挫折训练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不可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部在 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以及在 2 0 0 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 ,都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教育的涵义  所谓挫折教育 (又叫抗挫折教育、磨砺教育或磨难教育 ) ,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 ,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相似文献   

16.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一、什么是挫折教育许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给学生吃点苦头,其实不然。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造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国的挫折教育只是一种单一的、传统的说教模式,忽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思想政治理论正好填补挫折教育中的理论空白点,使得挫折教育上升到理论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解决高职学生主观与客观相符以及怎样相符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挫折.  相似文献   

18.
分析学生性格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创建良好挫折情境,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注重建立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确保挫折教育效果。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挫折教学的措施,并探讨了抗挫折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挫折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高职生挫折反应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挫折类型以及挫折教育的具体路径,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作用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挫折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或创设某种挫折情境,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意识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孩子娇惯任性、受不得任何委屈和挫折。于是,我在工作实践中对挫折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