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朱英在《近代中国商会选举制度之再考察——以清末民初的上海商会为例》(刊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具有近代特征的选举制度,在近代中国最早并不是出现在政治生活领域,而是率先实行于新式民间工商社团——商会之中。上海商会自1904年正式诞生起,即规定所有领导人均以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会员是各业代表,与一般社团的普通成员有所不同,但也通过选举产生。这种选举制度不同于传统工商组织带有随意性的“推选”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制度性“选举”规定,体现出浓厚的近代民主色彩。上海商会选举的实践证实,这种制度性规定在其常态选举中基本上能够得以贯彻执行;以往强调工商界上层人物挟其雄厚经济实力垄断商会领导权的结论,实际上与史实并不相符。在清末民初上海商会的选举中也未曾出现过严重的舞弊和贿赂行为,直到1920年代以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开始形成派别纷争乃至选举风潮,尤其是受到内部不同派别背后政治军事力量的制约,才呈现出从常态向变态的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2.
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的废除使士绅阶层失去了传统的政治优势。但政府推行的发展实业、新式教育及地方自治等改革措施,又为其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在政府指令的运作下,地方社会相应成立了商会、自治会、谘议局等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士绅借助于这些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广泛参与各种地方事务,在角逐地方权力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重组。新式社团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出现,分享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促成了地方社会的自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董俊  王芳 《文学教育(上)》2011,(19):151-151
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先进知识份子大量的翻译促进了新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初的翻译与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上海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的商会自成立以后就与资本主义列强战和不止,与此同时也与本国政府进行合作与斗争;贵阳等内地的商会由于自身力量很弱,容易受政府的控制,对抗的时候不多,但也有一定的斗争。在沿海通商口岸商会领导下,近代商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最后十年间,上海地区各种类型的新式社团蜂拥而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些社团虽然宗旨不一,所务各异,但大多汲汲于维持公益,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组织活动。由此,不仅促进了社团自身的发展,亦拓展了城市的公共生活。毫无疑问,社团的勃兴及其组织活动的繁荣,主要缘于社会各界、各阶层实力的增强和合群意识的提升,但新政期间官方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不过,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民间社团的发展空间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不但是中国社会转折时期,也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新式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患上了"转型期综合症",诸如教育管理混乱、教育精神扭曲、教育质量低下等。这不仅影响着新教育的发展,而且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被迫开埠后,榕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在不同阶段榕商的发展特征也存在差异,清末民初榕商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一是榕商的结构呈现传统与新式并存的现象,商人身份复杂多样;二是榕商新的组织形式——商会成立;三是榕商的思想观念出现诸多新变化,在新观念的指引下,榕商积极参与地方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我国内忧外患,地处边疆的黑龙江省成为被瓜分的前线。在“教育救国”的号召下,黑龙江省掀起了一场普及新式教育的风潮。生活在中俄交界的鄂伦春民族文化落后,没有明确的民族和国家意识,时刻有被分化的危险,因而加强鄂伦春民族教育具有稳定边疆的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清末民初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状况,剖析了发展的障碍以及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的意义,其中关于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的推广、发展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和稳定边防,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末法制改革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清政府不得不将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律变革紧密结合起来。总体来看,清末法制改革开启了新式法律教育模式,初步建立了法律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但是因为缺乏实施的诸种必要条件,法律人才的准备不足依然成为困扰清末乃至民初司法制度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形态,但在体式上已经体现出现代小说的特点.清末民初短篇小说在体式上的变革主要有: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述体制、叙述视角等方面.它在体式变革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抒情小说的出现.抒情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构造和艺术功能.清末民初短篇小说还造就了其他一些新型小说体式.在以上诸点上,它完成了古代小说体式向现代小说体式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子商务与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和网络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网络逐渐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每个角落,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数字化阶段,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向网络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电子商务作为当代网络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杰出代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商务贸易方式,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经济方式,推动着经济领域的创新,同时也对建立在传统贸易方式上的税收理论、政策、征管制度以及国际税收规则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古人云:未雨绸缪。因此,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2.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市内共有5个华人商会组织并存,即大连市商会、大连西岗商会、西大连商会、刘家屯商民会、寺儿沟商民会。这些商会组织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各自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显性政治哲学维度,而且具有内蕴的伦理价值维度。艾思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从历史与理论的双重逻辑,分析了社会政治运动与启蒙的内在关联,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解放与新启蒙运动的双重视域,通过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民族转型和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根基重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形态———"大众哲学"。大众哲学的要义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新启蒙,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且在于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100年来的汉语言文字学,走的是既继承优秀国学传统,又为适应新形势需要而不断创新的道路.20世纪20-40年代,这里是富有革新精神的国学大师聚集的传统语言学重镇;50年代开始,学科点吸纳了新学术思想而发展出新的汉语言文字学,介绍了训诂学,确立了古代汉语课,建立了全新的现代汉语教学系统;80年代,呼唤训诂学的复兴,提出训诂方法科学化,在清理传统、探讨原理的基础上发展了古代汉语词义学,同时用梵汉对音和汉藏比较的方法发展了音韵学;80年代末以来,进行了面向社会、面向应用的现代化改造,解决了传统学科观念现代化、方法现代化,实现古今汉语的沟通,人才培养进入全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商会史研究仍受到关注,但也有式微之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崛起;另一方面也与其面临的一些困惑有关,如自我定位、理论方法、史料运用等。商会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商会,更是以此透视丰富的近代历史,并且为其他学科理论探讨提供经验基础。研究者要超过既有的成果,提出新的观点,除了调整思路,更需要避免掉入资料叙述者的话语陷阱,努力从史料中去寻找本土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抗战后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简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抗战以后,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地商会联合成立了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后,联合会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拓展海外市场,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国家政治,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尽管政府认识到商会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却无意赋予它在政治、经济参与方面更大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商事裁判组织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商会自创办以来,处理商事纠纷就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清末民初以来针对商会的商事裁判权,官商之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制化构想。商会主张成立商事裁判所等组织以实现自下而上的法制化,官方却欲改组商会原有理案组织为商事公断处以实现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法制化,斗争结果则是官方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严峻 :数量仍在增加 ,素质提高缓慢 ,结构矛盾尖锐 ,就业压力日增。以联合国人口预测结果为依据 ,对中国人口的长期变化作了系统的分析。为了保证我国人口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另一方面 ,至迟在 2 0 1 0年要对中国的生育政策作出调整 ,在 2 0 2 0年对退休政策作出调整 ;大力研究和开发老年产品 ,发展老年产业 ,社会保险和个人保险结合解决养老问题 ;转变观念 ,对跨年龄段婚姻和涉外婚姻给予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艺术消费意识与广告的文化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它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在不断走向商品化的同时,商品也在不断走向艺术化,而广告正是“商品艺术化”神化的主要制造者之一。一方面,商业通过广告,获得了越来越接近艺术品的外观特征;另一方面,广告也使商品生产在观念上越来越接近艺术生产。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在迁出地上主要集中于闽粤地区,在迁入地上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地区。在南中海地区,移民行为与华商的贸易网络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源起上讲,两者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在近代,一方面,移民行为使得华商跨国贸易网络不断扩展,同时也为网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华商网络的存在使移民行为在新的关照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涵义,更进一步拓展了海外移民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