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童艺 《华章》2012,(16)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是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已有关于该时期文官考试相关学术进行评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北京政府的文官任用制度,沿袭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任用制度,并影响了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文官任用制度,也被当今国家公务员任用制度所借鉴。以北京政府时期文官任用制度为立足点,对文官考试、分发、任用三个环节做全面的概括。从表层的文官任用制度诸内容、深层的文官任用制度实施概况、具体的文官任用制度运作成效三个方面来探讨北京政府文官任用制度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通过立法,正式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经多次修订文官考试制度日臻健全并付诸实践.文官考试制度对近代高等教育、民主政治建设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戴季陶是著名的国民党理论家 ,他任考试院院长达 2 0年之久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是在他的领导下建立的。戴季陶对文官考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本文对戴季陶的文官考试思想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初期,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便开始着手建立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体系,其中就包括文官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6.
选任资格与任命方式是教育厅长选任过程中两个基本环节.考察北京政府时期教育厅长的选任,就选任资格而言,虽无明文规定,但从任职者实际情况看,“学识”和“经验”是两个重要维度;教育厅长的任命方式则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变化过程;在教育总长频繁更迭、地方军阀势力膨胀、民间学界力量不断壮大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教育厅长的选任至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时代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封建统治阶段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而起源于科举制的西方文官制度,对于选择高效率的人员来充实政府,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当今社会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中国的科举考试和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8.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高等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昊扬 《天中学刊》2003,18(4):84-88
清王朝覆灭以后,中国的政治进入了所谓的民主共和时代,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更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北洋政府积极向西方学习。竭力推行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制定并颁布了大量有关考试的法规法令和施行细则,并举行过两届高等考试,但因北洋军阀治下的北洋政府,只是一个名实不符、表里不一的军阀式体制,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隶属于它的考试制度,也就必然徒有考试之名,而无任用之实,无法对国家行政管理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在中国近代农业危机日益严重和实业救国的热潮下,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如设置了一些专门性的农业机构、颁布了有利于近代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开办了一些农业学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奠定了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特种考试,是中国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中任命人员考试的一种,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创造。自1933年至1949年,是特种考试的建制和发展时期。特种考试的应考资格比较特殊,有高于高等考试的,有和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相当的,有低于普通考试的,有介于两者之间者。特种考试程序和方法比较特殊,有按照抗战时期的初试+训练+再试模式的,有按照抗战以前的考试及格后即行分发任用的,有分为三试的,也有分为二试、一试的。特种考试的举办形式也比较特殊,有考试院考选委员会直接办理的,有专门组织考试委员会办理的,有委托各用人机关办理的。特种考试的种类和录取的人数最多,是同一时期高等考试、普通考试录取人数的35倍和23倍。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政府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司法官的管理,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司法官惩戒的法规、条例、命令,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初步构建了中国近代司法官惩戒制度。该制度在监督和规范司法官的行为、保障司法官队伍的廉洁公正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当今法官制度建设也不无借鉴意义。但是,由于制度本身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加之规定与实际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北京政府司法官惩戒制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评论》2008,(2):128-131
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北京政府时期高等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以及逐渐发展中的高等教育对学位制度的需求而引发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下的逐步本土化、"中国化",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民国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几个历史阶段: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发端时期;北京政府时期是民国文官考试的发展时期;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民国文官考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战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丰富和完善了文官考试法规体系。在立法上,民国文官考试法制化建设有其突出特征;在运行上,尽管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没能得以很好地施行,但仍有闪光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14.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红十字总会与国际红十字联合会的存在,使得世界各国红十字会之间有了更多联系与交流的机会,因而红十字会的工作便具有了国际性。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往主要体现在参加国际性会议,参与国际性救护以及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会与会之间的联系交往等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参加国际性会议,使其得以走出狭隘,走出封闭,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性救护,使其得以充分体现出“恤邻”的慈善胸襟,开展经常性的会际间的联络交往,使其得以走出一条独特的值得肯定的平等外交道路。  相似文献   

15.
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考试规划未及付诸实施,但已奠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考试对象的平等性、考试内容的实用性、考试任用的优先性等基本原则,对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之功。这表明,辛亥革命不仅在"破坏一个旧世界"方面居功至伟,也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政府时期,从1912年回国进入外交界到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顾维钧是修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角。北京政府时期是顾维钧修订不平等条约活动的辉煌时期。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叫板说“不”,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权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1):10-14,25
北京政府时期,不少省区、军队先后在北京设立常驻机构,由其作为在京代理人和联络员,为本派系谋求军政利益。各地驻京机构并非依照某一特定法律而设,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其置废时间多不可考。其职员不仅有自本地新派者,而且也有指派在京城任职者充任的。袁世凯时期,某些省区在京开始派设办事人员。1917年护法运动起,各省北洋系督军及一些南方军头纷纷在北京城内设立办事处。1920年代起,作战部队和各省镇守使也起而效之。张作霖时代,中央政府试图整顿和统一所属各省区、军队驻京机关。北京政府的很快覆亡,终使得各办事处不散而散。  相似文献   

18.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是借鉴中国古代文官考选制度并将其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北洋时期的文官制度则在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经验,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二者所产生的地域及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必然又存在着很多差异之处,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其中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政府时期,安徽属于疫病流行严重地区。军阀混战下,官方主导的医疗卫生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社会对疫情的控制更多的要依赖教会医院、红十字会、私立医院、诊所和个人行医者,绅商团体等非官方力量;政府也在社会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诸多社会力量在共同构成了北京政府时期安徽社会对疫病流行的应对。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和国会制度改革的巨大推动下,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由法律规定的,以对文官的公开考试、录用、考核、监督、升降、奖惩、免职等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文官制度,对英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