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据英国《观察家报》(今年3月28日)报道:鸟鸣能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而现在能听到真正鸟鸣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于是最近市场上推出了两张野鸟鸣叫的CD:《百鸟园之歌》和《黎明合唱团》,成为极度热销的抢手货。一个人走进CD商店先生,我购买鸟鸣我购买飞翔的翅膀我购买一道光和一阵轻风又一个人走进来先生,我购买鸟鸣我购买跳动的心脏我购买转动的眼睛又一个人走进来先生,我购买鸟鸣我购买一个活泼轻松的世界我购买梦可看见他们脸上波动着孤寂和苦痛在自然与人的生命之间在贫瘠的大地与心灵之间在坚硬的石头与精神之间他们买走了黎明买走了绿叶…  相似文献   

2.
三枪女侠     
双枪老太婆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最喜欢的是她有勇有谋、手持双枪驰骋疆场的形象。第一次听说一个人使用三支枪时,我不太相信,认为那绝对是把某个人的形象夸大了,神化了,因为人只长着两只手,那多出来的一支枪该怎样用?等我见到那个据说使用三枪的人时,我不是不太相信,  相似文献   

3.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缘份,人与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某种缘份。回顾我60年来的风雨人生,我的缘份始终联系着普陀山,也亲眼目睹了普陀山的今与昔。  相似文献   

4.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人:圣明的佛,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佛: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惟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人:是的。佛:你离婚,然后娶她。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这一期,《见证美国国会》系列连载就要和读者说再见了。我于1998年3月起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从事了近三年的对美国国会的工作。每当我跟美国人谈到自己的工作,他们总是脱口而出,你是“说客”。我说,我不是说客,我是外交官。对方常常会说,一回事儿。我不想争辩,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与国会打交道的人就是说客,无论他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就像10年前,中国人说到开车的,一般都会联想到司机一样。我后来才慢慢明白,“说客”在美国人眼里即使算不上褒义词,至少也不是贬义词,游说是一个挣钱挺多、地位颇高的行当,说客自然就是“高级白领”了。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雅虎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个别懒得去判断我讲的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可以获益匪浅。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话题吧!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南方长出了被夕阳烧红了的暮云长出了比云更孤单也更无力的眺望在车间的机器轰鸣中我写下了遥远的浑然不觉的南方在钢筋水泥冰冷的高楼内我写下了无处申诉的孤独的南方在我脑袋的空白处我用文字揭露了南方的隐私这比阳光更灿烂,比雨水更丰沛的南方却容不下我做的小小的梦!与沉寂的天空,灰沉沉的风景,还有那远去的云烟合而为一,无垠的痛……一个人的南方一个人流浪尽管没有方向我也要独自流浪寻找去寻找心中的梦……(地址:酒泉市金塔县)一个人的南方@王建鹏!酒泉市金塔县~~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几事     
因工作关系,我曾几次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在与俄罗斯人的近距离接触当中,我领略了俄罗斯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俄罗斯人善良、坦诚和牢固的公德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我来自美国中部印第安那州的安德森市,一个人与人之间相处非常友善的城市。为商谈我的家乡安德森市和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建立姐妹城市,我已经两次访问余杭。今年10月,我将第三次访问浙江省。访问浙江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的房的大门,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她说:"我要到法国去旅游,大概一个月后才能回来,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养的热带鱼好吗"我有点犹豫,但看到她恳切的目光实在不忍拒绝。她热  相似文献   

11.
班上较笨的人就是我我多次到大学招聘,听到最典型的语言就是"某某去了哪个公司,他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听说深圳工资高,到某某公司比留在西安多赚2000元;或者上海这个机会很不错嘛,可惜我女朋友不让去",大家听了这些觉得很熟悉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出国非常疯,你考托福他也考。有的人很聪明,但是也许是太聪明了,他们的选择没有一个始终不渝的方向感,缺乏一个内心的理想,每一次方向的变化和选择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我是班上比较笨的几个人之一,198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92年念研究生,我的学历非常普通,但有一点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进  相似文献   

12.
白桦 《文化博览》2005,(3):59-61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与我同时代出生的所有人一样,出生、成长于战乱,尔后正如一切落叶乔木那样,都不能绕过秋冬而永远留在春夏.大好青春的黄金段都浪掷在秋天的忧愁、疼痛、困惑和冬日的战栗、惶恐、昏聩之中了.我惟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也像落叶乔木一样,默默地在自己的心灵里留下了年轮.唉!最柔弱、最敏感的是人的一颗心呀!最坚强、最博大的不也是人的一颗心么?在人们的躯体上,最容易出血、最容易被扭曲、最容易破碎的部分就是那颗心.如果我生下来与狼为伍,我会成为狼孩,我的心会成为狼心,但我幸而为人,并与人为伍,所以我才能成为人,我的心才能成为人心.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差生     
春鸣 《文化博览》2005,(1):26-27
我是个差生.坐在最后一排,从初一到初三,老师一直对我说,马冬林你作业可以做,可以不做,只要遵守纪律,别和人打架. 我在班上没什么朋友.我爱踢足球,星期天东升他们到操场上踢球,我也会去.他们分成两队,没有哪一队想到把我编进去,除非人不够了.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一生还是在战争动乱当中过的时期比较多,不是处于一个太平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影响了我的思想行动,但是由于我是‘温吞水’的性格,所以我在这么一个动乱的时代——‘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没有成就,我不是英雄,我是非常平凡的一个人。我今天在这里讲回忆录,不是说我有什么值得讲的东西,没有,一点也没有。我是这样想,我讲了,是为了留给我的后代——如果有后代的话——空下来消遣。千千万万的人都是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中国名字叫尤丽。我是瑞士苏黎世人。但我常常开玩笑地说,我不是老外,我是老杭州。这里的小巷子什么的我特别熟悉,我走路,我骑自行车,我特别爱这种比较悠闲,或者说有一种怀旧感的状态。我生活、做研究也是一样的。其实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活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就感觉像康德那样的,他也一直没有离开他的小镇,  相似文献   

16.
半拉子人生     
"唉,我这辈子就算了,剩下的时间好好用在孩子身上就行了。"又一个人在我面前这样说,我的眼前,仿佛又多了一幢半拉子工程——不,是"半拉子人生"。进入中年之后,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同窗旧友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了。都说是为了孩子。那口气听来既悲壮又无私,既痛苦又欣慰,还有一种大彻大悟的味道,叫人不由得这样想:嚯,这下他们的孩子就有指望了,就能成才了,就会有出息了。可是往深处一想就叫人疑惑了:他们的孩子真的需要爸爸妈妈用半拉子人生为他们铺路呢,还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打着孩子的名义来遮盖自己的半拉子人生?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我  相似文献   

17.
接班问题     
我的忘年交关先生是某局局长,即将退休。他来征求我的意见:"上面想让我从局里推荐一个接班人,你说,我的三个副局长,哪个合适呢"我虽不喜欢官场,但官场的游戏还是略知一二。我反问道:"你是想退休以后,让人拿你当人待呢,还是拿你当狗屁"他把眼一瞪:"当然希望当人待了!"我说:"我明确地告诉你,你的三个副局长,一个也不行!""为什么"我说:"如果你选择副局长,第一,你就是给他出了力,让他坐在你的位置上,他也会认为这是自己熬出来的,不会感谢你;第二,副局长们窥视这个位置已  相似文献   

18.
致富咨询台     
《职业圈》2004,(5)
上海李新龙问:我自个开了个厂,专门做手帕纸巾,现在刚开始筹备销售工作,我很迷茫,我不是个很有经验的人,但我很努力,我在摸索,我希望我能做好,可始终有种感觉,难!时雨欣答: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每一位商家都觉得难,其实不尽然。关键是要营销得法。我看了你寄来的图片,外观还不错,现在需要动脑筋,发挥想像力,你要成为一个会编故事的人,甚至一个导演。例如,某知名品牌打火机就这样宣传其产品:一个渔民打起一条大鱼,在鱼肚子里发现了打火机,他试了一下,居然还可以用!这样的广告当然能让人记忆深刻。具体针对纸巾,我想能否这样尝试:去年此时非典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也许是看多了现实中的爱情悲剧,自己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回避着那个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我从来也不相信永恒,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物质化、官能化的社会中,人变得越来越俗气,永恒是个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人不配谈永恒.我也不相信缘分,我想缘分也许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就好像抓奖或者彩票,自己只能做习惯的看客,多少多少万总和我毫无干系.  相似文献   

20.
再忆邓丽君     
舒姝 《文化交流》2017,(2):34-35
正"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一曲由三毛撰词的《橄榄树》,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扉,勾起了无数离乡人的乡愁,她的文字和才情也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其实这首歌也同样寄托了三毛对故乡浙江舟山定海小沙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