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长期的教学实际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随着科目增加,课本难度加大,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在初中英语成绩就不很理想,到了高中就有畏难情绪;有的学生反映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有些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成绩似乎并不如所愿;有些学生原本初中时英语成绩很棒,进入高中就显得力不从心,一时很难适应,甚至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作业能独立完成,但却难以考出较理想的成绩;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出现成绩波动,甚至在关键时刻出现严重失误。通过较长时间的研究,我发现除了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太牢以外,更多的是与学生的考试心理状态有关。也就是说,很多中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着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影响了学生的临场发挥。  相似文献   

3.
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不太好,到了中学反而好了;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比较好,到了中学成绩却下降了.有些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看起来比较重要,到了中学却变得无关紧要;有些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看起来不很重要,到了中学却显得重要了.为了避免在小学阶段做太多的无用功,应该减去一些无足轻重的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4.
学生成绩出现差异现象有诸多因素,其中学校教学管理,学生个体差异,家庭和社会环境等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然而笔者注意到,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仍然会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有些学生,他们立志要学好英语,学习又非常刻苦,但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学生不太适应这些变化,导致成绩出现下滑.本文从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有些高一学生感觉数学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上课如听天书,做作业处处碰壁,数学成绩出现滑坡现象,教师必须查找原因,寻求相对应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智力出众,反应机灵,可是成绩平平;有些学生智力一般,但成绩却遥遥领先其他同学。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并不是存在正比关系。学生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取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不太好,到了中学反而好了;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比较好,到了中学成绩却下降了。有些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看起来比较重要,到了中学却变得无关紧要;有些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看起来不很重要,到了中学却显得重要了。为了避免在小学阶段做太多的无用功,应该减去一些无足轻重的语文训练。笔者根据近年来小学语文毕业质量检测的情况。对今后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与初中语文学习的有效衔接萌发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大部分以成绩为学生评价重要依据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轻微的则是学习压力较大,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得抑郁症。在初中这一过渡阶段,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往往更高,因此作为初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我们知道人的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每个班当中数学成绩肯定有些好有些差。面对这些后进生,如果放弃了第一个,接着就有第二第三个的出现,势必让后进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要想方设法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那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呢?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高考前三个月,历史学科进入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但是这时候的复习也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很多老师把这一阶段称之为“高考复习的迷茫期和瓶颈期”。首先是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这一阶段究竟该如何进行复习,怎么样的复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其次是这一阶段学生的成绩很难有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些学生的成绩会出现滑坡的现象,学生进入一个成绩提高的瓶颈期。  相似文献   

12.
章嫣 《中小学电教》2009,(9):125-125
<正>近几年随着初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与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初中新课程改革有些不相对应,造成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学习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下降得很快。有些学生进校成绩并不算差,有的甚至可以读重点中学,但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高中后,换了新老师和新环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成绩有所下滑,有的甚至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3.
陆凯峰 《成才之路》2014,(30):75-75
正凡事开头难,高中数学的学习也是这样,一开始适应了,后面学习会越学越有劲,一开始就磕磕碰碰,就会越学越吃力,甚至出现滑坡。每一个学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都会信心满满,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想把高中数学学好。而要想进入理想的大学,没有数学成绩的有力支撑,是很难办到的。有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到数学学习并非易事,内容多且抽象;有些学生越学越用功,但越学越吃力,有的甚至进入高一第一学期的一两个月后成绩出现就较大的波动,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教学让我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学得很好,但毕业的时候成绩一团糟;有些同学的成绩开始的时候并不好,可后来越学越有劲,毕业的时候成绩遥遥领先。那么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5.
莫登锋 《辅导员》2010,(6):61-61,60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我们知道人的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每个班当中数学成绩肯定有些好有些差。面对这些后进生,如果放弃了第一个,接着就有第二第三个的出现,势必让后进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要想方设法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那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呢?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刚上高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高涨,有了初中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英语成绩都较为理想。当学生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状态时,英语知识的难易程度会有所提高,渐渐就会出现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进而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对英语更加热爱,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对学习英语失去热情。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的知识会积累的越累越多,有些学生甚至会放弃英语。鉴于此,教师要对英语分层教学进行实验,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吴绍敏 《考试周刊》2011,(44):49-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句话充分地表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投放的精力并不多,而成绩却很突出;而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成绩平平。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英语成绩两级分化,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有些学生从八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甚至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开始了,这势必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控制和转化"两极分化"问题,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成绩,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一些教师习惯在期末质检后根据成绩来奖励优秀生,我认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鼓励学生,但却有些片面性。因为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只根据成绩来奖励,就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是不相同的。有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可能平时学习很好,上课、做作业都很认真;相反有的学生可能上课、做作业都不是很认真,但考试成绩却优秀。另外,只根据成绩来奖励也否定了一些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平常做题或是考试中会经常出现各种错误,有些错误会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让学生注重对错题的反思,充分发挥错题的作用,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