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综合与实践"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抽象过程、反思过程、推广过程等,从而积累活动操作、知识建模、数学思考、综合应用等实践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技术实践教学是通用技术主要教学形式之一,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课中,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在通用技术实践课教学中,实施以"明确任务——分组实践——目标控制——交流评价——知识拓展"为主要内容的"五段式"教学模  相似文献   

3.
刘芳琴 《考试周刊》2012,(51):73-74
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就必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要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教学中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启迪数学思维,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因此,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初中数学的内容采用"情景创设——得出结论——应用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体目标之中,这一数学教育目标的调整,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的重视,也让很多一线数学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笔者通过文献和课例研究发现,学生在与生活广泛接触的数学活动中,产生了数学直接经验,这些数学直接经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典型数学价值的"数学化经验",这些"数学化经验"则不断"分裂"和"生长"成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应用和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数学基本思想,这样反复循环就达到了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9.
杨通文 《贵州教育》2014,(11):23-2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于是我在教学中积极链接生活素材,努力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作为初中数学的必修课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内容来自学生熟悉的自然、社会和生活.它以科学探究的活动方式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等活动形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利用所得到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徐广香 《考试周刊》2012,(52):67-68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向"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个性品质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情感与态度"和"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并列为四大目标,体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反映出时代精神.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积极地"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思维、探索、实践所产生的知识经验,并由此产生应用的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进行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究、归纳、应用、反思的过程,都可能成为学生经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蔡燕琴 《小学生》2013,(12):87-8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实践活动课应以什么样的模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研究可以显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新走向,带着问题和困惑,尝试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在他们参与活动的同时,经历着数学过程,也体验着数学思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一、教师要注重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整体性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  相似文献   

16.
徐耘涛 《考试周刊》2011,(32):24-2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通过活动课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宽,具有巩固、弥补、深化、提高的作用。活动课以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为前提,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至关重要,我认为活动课应充分体现"活"与"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是指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实践应用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完善认知的探索过程,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思维过程,感受数学现实意义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仅获取知识的结果,更要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数学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下)P32-35"综合与实践运用"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2.在调查、研究等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字编码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3.通过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编码编排背后的合理性与统一性,体会编码的简洁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