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为政以德”反映了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传统,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是执政、治民的指导方针。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政治,是把道德运用于政治领域的一种学说,是以道德作为规范君主行为、治理国家社稷、管理庶民百姓的一种学说,是以道德教化作为一种主要的治国手段,运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以达到社会稳定的一种学说。回顾古老的“德治”观念,追溯其渊源,解剖其意蕴,分析其价值,不仅极富理论学术意义,更有现实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设施     
《上海文化年鉴》2013,(1):317-317
百姓健身步道与社区健身设施建设2012年,上海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推进“百姓”系列工程,全年共建成120个百姓健身工程,超额完成全年市府实事工程建设目标。上海市体育局依托“体绿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的天地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贤亮 《寻根》2004,(6):30-35
清代“小石道人”在《嘻谈续录》卷上讲了一个关于民间“天地”的笑话,说是有一个官好喝酒而耽误日常办公,而且贪财害民,遭到百姓的怨恨。当他任期到了,准备卸任时,当地绅士百姓送他一个德政碑,上书“五大天地”四字。  相似文献   

4.
戴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是一种宗教祭祀仪式,后演化为地方戏剧,如贵州安顺奇迹般流传至今的“地戏”。明初,朱元璋一举夺取云贵,为了长治久安,遂以安抚征剿并用,大量屯军屯田,令军队和百姓共同生活,形成以“屯堡”为中心的村落。  相似文献   

5.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自宋代问世已风行千年,家喻户晓,然而当你朗朗念诵的时节,可曾想到:中国早已是千家姓、万家姓了:南方就有个“百姓镇”,镇中心三个小小的村落,不是千户人家,却赫赫然生息着119姓。“百家姓”作有知,怕也要大吃一惊的?  相似文献   

6.
“5·1”限烟;“6.1”限塑。俩月启动两项措施,虽说都为环保,但毕竟直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限烟”暂且不提,专说“限塑”,百姓们因此再度拾起菜篮子,厂家商家重新洗起包装袋的牌。崇尚绿色消费,将环保理念化作实际行动,好事!  相似文献   

7.
“与士大夫治天下”一言出于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701年)一次关于变法的争论,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都认为变法有利于国与民,但文彦博认为变法侵害了士大夫和普通民众的利益,宋神宗说:“更张法治,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相似文献   

8.
马晓玥 《寻根》2023,(2):29-33
<正>古人用“蒿里”来代指“死人里”,将泰山脚下的蒿里山看作死者魂灵的归处。东汉至明清的墓葬中,还频频出现蒿里老人、蒿里父老的画像或人俑,被看作管理亡者神魂的冥吏。古代的百姓以“蒿里”为核心,构建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冥府文化,这对我们探索早期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家是在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激烈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学派。他们在政治上明显地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国家应拥有一套统一的明确的并人人知晓而行之有效的制度法令。这套制度法令应“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韩非子·难三》,“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管子·任法》)。在此基础上,法家提出通过“变法”的手段,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垄断特权,建立封建地主经济和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从而将一切权力集中于封建…  相似文献   

10.
就社会地位和政治功能而言,士大夫构成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与士大夫共同对社会实施统治。宋神宗与彦博的对话足以说明这一点。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可所不便?”彦博回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电!”士大夫不是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0-40
9月10日。嘉定区2011百姓说唱团巡演活动全面启动,历时近1个月,遍及全区12个街(镇)农村、部队和社区。此次百姓说唱团巡演活动首次尝试了“网络点单,全民参与”的全新互动方式,依据百姓自己的选择,制订各街镇巡演节目表,使群众文化配送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喜闯乐见,得到百姓的热情响应。(嘉定)  相似文献   

12.
罗容海 《寻根》2011,(1):112-117
姓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语》中晋国胥臣言,“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为姓氏之始。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中华姓氏体系基本确立,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郡望、堂号、门阀等特定的概念或制度,姓氏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秦燕春 《中国文化》2006,2(2):110-125
一,歷史想像的交響當我們回眸歷史的視綫回閃到上一個“世紀之交”,正當清末民初幾十年間,一個詭異的文化現象居然曾經馳騁江湖,“無報不談明末事”:本來早已成為歷史記憶的“晚明”的事件與人物,突然間又被反復重提。上至滿清王朝政府,下至市井細民百姓,更勿庸提及掌控着當時話語霸權與發聲渠道的新、舊知識人,從朝廷議案到報刊雜志,從建祠立廟到戲劇演出,其參與人數之眾多,言說方式之差異,講述內容之分歧,都足以使得這一時期的“晚明想像”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話語盛宴。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文化大潮中,观众企盼一支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艺术新军。可喜的是,在近日一个绘画展览上,我们见到了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家——李永安及其作品。“实验室艺术”的概念,是西方评论家在后现代信息社会中提出来的。西方的实验室艺术沿着西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显示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家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发展我们的“实验艺术”?如何使中国百姓接纳我们的“实验性艺术”?如何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桎梏,又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的“实验性艺术”?青年画家李永安用她的艺术实践回答着上述重大的问题。李永安…  相似文献   

15.
7月的北京酷热难耐,京城百姓大都不愿出门,但中国美术馆内却是人头攒动,游客如织。热爱艺术的北京人争相观看的正是“法国化年”的闭幕系列艺术大展“仲夏法兰西——北京”。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是我国刑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刑不上大夫”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是当时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荀子云:“由士以上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必以法数制之。”①刑不上大夫,是因为春秋以前,社会教育属于官学,只有贵族士大夫才有权享受,所以他们知礼仪,如果违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超然于社会其他各阶层之上,素为国人敬重,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则有一种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孟子·尽心上》载:“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下曰:‘尚志。'”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尚志”就是崇尚节操,努力建造精神家园,具有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换言之,士在人群之中,乃是能志道、明道、行道之人。  相似文献   

18.
要理解二十年代的“东方文化派”向着八十年代“新儒家”的思想嬗演,不可不读钱穆先生著于五十年代初的《文化学大义》。“大义”的总体背景,是二次大战后人们对现代文化趋向的普遍关注,但在这为着现代而写的文字后面,跃动着的是一颗古典的东方人的心灵。(一)历史之外的“文化演进通律”钱先生把文化学定义为“研究人生价值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题,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组织精干队伍,精选剧目,奔赴四川、河北、海南、贵州…为基层群众送去芭蕾、话剧和音乐会等节目;讲述百姓故事,刻画最美人物,颂扬道德模范,展示美好前景…..将节日的问候以丰富的文化活动结合“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生动地展示民众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精神,将一曲“中国梦”大合唱演绎得壮丽雄阔。  相似文献   

20.
李海珉  吴旭江 《寻根》2009,(3):74-85
俗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习。江南市镇,就风俗习惯来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位于江苏吴江县的古镇黎里,自南宋建镇以来,积淀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文化。明清及民国时期,这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习俗,即每年中秋节前后的“显宝”。显宝本来只是把古董宝贝拿出来供亲朋好友、四乡百姓观赏,而事实上一开始就伴随着显艺。随着时日的推移,显艺日益增多,有文的也有武的。20世纪40年代,黎里出现了一位农学家倪慰农,揭开了显宝全新的一页,显出了他的农副业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