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原住民是伴随着数字化技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A校于2009年开设"网络班",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常规课堂教学。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网络班学生都能随时接入网络进行学习。他们既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也是数字化学习的实践者。两年之后,网络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出了新的特点,课堂网络学习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引起关注。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班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和创造力思维表现都强于非网班学生,但新技术使用并非提升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网络班学生的创造力发展随年级上升呈递增趋势,四年级和五年级是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前,数字移民和数字土著的提出引起了西方教育学界的一阵躁动,21世纪的学生是否真的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否真的已彻底改变?本文对数字移民和数字土著的来源进行了介绍,并以英国、美国、和中国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归纳了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并阐述了“数字土著”的新进展及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数字土著数字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大脑认知结构。当今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数字化世界)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他们是“数字土著”的一代,他们的教育者则是“数字移民”。当今教育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这些作为“数字移民”的教育者,说着过时的语言(前数字化时代语言),正在吃力地教育一种全新语言的人群。为此,应改革教育方法与内容,教师必须学会用他们学生的语言和方式与之交流,并加强“未来”内容的教学,而“教育游戏”则是方法与内容最佳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4.
5.
现如今,有关于少数民族的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大热点,对台湾原住民历史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探讨与研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通过结合西方传教士文献中的真实访查记录和历史记载对台湾原住民奇特的传统文化从生产形态、服饰习惯和婚丧礼俗三个具体的方面展开探析,从西方传教士独特的视角探索台湾原住民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五六岁的孩子知道能从网上下载观看最新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当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已经熟练操作手机各项功能,你不用感到惊讶。在最近举行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上,  相似文献   

7.
Scratch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可以自由下载和阅读他人创作的角色、脚本,但须遵行"署名-相同方式共享2.0未本地化版本(CCBY-SA2.0)"版权协议。  相似文献   

8.
<正>徐老师是山东省一所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在学生工作方面很有一套。针对十几岁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网瘾问题,徐老师有应对的"独门秘籍"。教师与网吧间的"拉锯战"十几年前,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徐老师任教的学校周围兴起,不少学生一头扎进网吧,玩得乐不思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5,(7):19-25
网络技术孕育的数字文明造就了"数字土著",他们表现出了"碎片化"学习习惯和面向多头学习任务的特点,他们更习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并在后喻文化、自恋人格、计划人口等影响下形成了个人中心行为习惯和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者的恐慌。对此,教育者需要建立与数字化一代思维方式相适应的理解场域、建立以培养学习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深度互动为标志的现代课堂、倡导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同时,要倡导协作学习促使数字化一代"去自我中心",创设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当今的年轻一代学生是在数字和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常被称为“数字一代”.国外有研究者指出“数字一代学习者”具有和上一代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征,他们偏好技术,喜欢交互,爱好分享,擅长多种任务等;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数字一代学习者”在使用技术的方式和偏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年龄来区分过于武断,呼吁更多的实证研究.在综述了有关“数字一代学习者”的文献和相关实证研究之后,作者发现当前关于“数字一代学习者”的争论其实可以解释为宏观研究取向和微观研究取向的差异.基于国际的相关研究,作者提出“数字一代学习者”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提出了“数字一代学习者”的界定标准,并指出未来研究的五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广泛共识。千禧年一代的学习者,是所谓"数字土著"的一代,伴随信息技术成长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特有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发展学习者的创新与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变革所面临的挑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千禧年的学习者提供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学习机会,有必要对千禧年学习者的数字土著特征进行调研,对其学习方式的特点、行为习惯以及数字技术在其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并据此找到适合千禧年学习者的、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学习方式需求,提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技术。  相似文献   

12.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历来非常重视原住民高等教育,这三个国家以原住民教育或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为依据,形成了涵盖对原住民族学生个人的资助和对原住民高等学校资助的政策。在原住民族学生资助上:澳大利亚采用原住民专项计划,新西兰通过全国性助学金和贷款,美国则采用全国性助学金和贷款及一系列原住民专项支持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在对原住民高等学校资助上:美国每年依据学生数量划拨教育经费,澳大利亚是以原住民资助金的方式提供经费,新西兰则是以三年为周期对毛利人学院进行重点拨款。在三国政府财政支持下,原住民高等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14.
数字能力是为了工作、休闲和交流,自信和批判地运用信息社会技术的能力,被称为数字时代个体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能力之一。培养学习者的数字能力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重点,作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布鲁姆为学习者数字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种信息化教育实用框架,通过建立数字布鲁姆与数字能力发展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学习目标设计、关键行为外显、技术工具应用3个维度,具体阐述了数字能力3层次、11项能力要点的信息化教学思路和实施建议,为有效提升学习者数字能力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原住民族文化振兴运动重点是"还我土地"、"还我姓氏",那么到了新世纪,则进一步深化到"还我话语权力"、"还我书写主体"。这阶段原住民文学创作特色是:不再是由汉族作家代言,而是由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作家用独特的族群发声,摆脱了以往"代言"的被动局面。浦忠成的专著《台湾原住民族文学史纲》,则是新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研究最重要的收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新一代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新一代学习者的典型特征,随之开展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二次筛选,基于一定的规则筛选出数字学习者DL和非数字学习者nDL,比较两者学习方式的差异。然后选出5所学校的28名学生,开展了焦点小组访谈,发现了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提供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差别。最后指出研究对国际上关于新一代学习者研究的意义,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变革的借鉴价值,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学校、教育、教学及教育者、学习者相互关系的深刻变革。教育者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个性特征,才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并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的学习场所。本文基于数字时代背景的阐释,对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学习方式及其个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基础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基本的变革.新的经济发展需要一批能够处理爆炸性知识库的人员,数字经济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流方式,大学的功能将被分解和全球化,数字化技术的出现,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学习基础,以适应未来高等教育的需求.本文将结合数字经济的特征,对未来高等教育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台湾远距教学实验计划推动得很早,当时(1995年)是由资策会协助“教育部”科技顾问室规划,我参与其中,所以知之甚详,由于参与的单位多为各大学的电机系所,教授们偏爱宽频高速ATM直播的教学传递模式,对画面清晰程度和传输速度的兴趣,胜过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因此,虽然资源投入得早,却没及早累积同步教学的讲授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任何一种技术所具有的作用都取决于其使用者的接纳与有效应用,教育技术也同样如此。教育用户,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对技术的接纳,以及在教学中对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发挥技术在教育中变革作用的基础。千禧年的学习者是所谓"数字土著"的一代,他们拥有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为了使技术应用于课堂更好地为数字时代的学生服务,本研究试图了解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以及二者在技术接受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在上海与浙江地区采集了教师和学生数据。研究结果呈现了两个群体在课内外使用技术的差异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课内外技术支持学习的态度及期望,这些数据及访谈结果也展现了千禧年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为我们以符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