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陆启威 《辽宁教育》2012,(21):82-83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认知科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科学课的核心品质和内在要求。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探究?笔者试从以下五个方面,例谈科学探究究竟"探"什么。一、在"联系"中导出"生成"《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事都有起因,万物皆有一统,"普遍联系"是世界的本源和自然法则,认知和探究问题,需要在既定的背景和环境下,寻求事物间相容相克的关系,并以"联系"为链接,形成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2.
论道一二三     
什么是道?道为什么能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把道、一、二、三、万物并列在一起用一个"生"字联系起来,给出一个道生万物的命题,揭示了一条宇宙生成法则,从而赋予了一、二、三既神圣又神秘的哲学使命,准确地把握一、二、三的内涵及外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道一二三     
什么是道?道为什么能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把道、一、二、三、万物并列在一起用一个“生”字联系起来,给出一个道生万物的命题,揭示了一条宇宙生成法则,从而赋予了一、二、三既神圣又神秘的哲学使命,准确地把握一、二、三的内涵及外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老子>书中,道是宇宙的根源,道通过其转化流行生成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成为当时宇宙问题的最完善的论述.而这一宇宙论思想体现了对<周易>思想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一、提出探究问题师: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每当你看到太阳时,是否为它的神秘而提出过疑问?这节课就来学习、研究有关太阳的内容。关于太阳,你想提出哪些疑问?(评:从学生常见的太阳入手,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既符合学生实际,也符合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生: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生:太阳离我们有多远?生:太阳有多大?生:太阳上有什么?生:太阳上面温度有多高?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动物和植物将会怎样?生:太阳黑子是什么东西?……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太阳的温度;二是太阳的大小;三是太…  相似文献   

6.
正学术研究,是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发现新角度,找到合适的角度和方式。我的篆刻艺术创作主要从以下三点展开:一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定位;二是关于篆刻研究的路径;三是关于书法研究的路径。这些研究路径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始。第一,关于研究方法的定位。老子《道德经》中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要重视艺术发展规律。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何从"入古"走向"出古",  相似文献   

7.
"轮轴的秘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的呢?笔者就该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提出如下参考意见。一、"轮轴的秘密"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1.教学的深度问题。轮轴这一内容,不仅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出现,而且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也出现,但两个学段因学生认识能力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是有区别的。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轮轴:  相似文献   

8.
处在边缘之地的教育人类学是在人类学与教育学的对话交融中生成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的原点性、本体性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谁需要教育人类学?三是人类需要教育人类学做什么?完成什么使命?三大问题互有内在关联,它们的提出和解决可以让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有所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与当今学术前沿的思想十分接近,譬如<老子>一书中就有许多与复杂系统研究相吻合之处.诸如"道"与"器"之分野;人地天道自然的结构模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学习→知不足→外求→内省→发现与创新→再学习的认识模式等.这种整体有机自然观的科学理念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王勃诗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在的都是与自己思想惺惺相惜者.天下大同,固然没有错.但也曾否略显单调乏味?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又何妨有几个异己呢?……  相似文献   

11.
<正>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相和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生之道是实现原则。"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的企业家,必须研究中国的经营之“道“   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企业家就是一定社会群体的“首脑“.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企业家就是“一“,生之于“道“(经营思想);又生成“二“(主要助手和追随着);又生成“三“(三人为众,就是大家、群体),然后生“万物“,万物就是生生不息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前人以此作为老子抑或是道家对于世间万物生成论的一种解释。然而对于这两句的具体指意,却是众说纷纭。昔人有言,中国文化的正统是儒家,然而中国人的思想的根基更多地却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此处,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略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5,(2):27
<正>"格物致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意为要在探究世界万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与当下我们大力提倡的"探究"学习方法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吗?然而,针对当下的教学探究活动实际,我们却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格物"而"致知"的兴趣?格物探究,当以兴趣为基础,少一分功利,就多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生: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生: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生:水中有多少只海鸥?生: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片断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数出沙滩上海鸥的只数。师: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怎么办?生:数一数。学生自己数。师: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谈"道",含义有三:一为路,所谓道路就是其意;二为行业规则,所谓白道黑道,道亦有道谓此意也;三为规律、本源,万物之宗,老子《道德经》中所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谓此意也。当然,佛教中对"道"也多次提到并阐述,一曰平常心,二曰正行,都出自《六祖谈经》,大体意思是明心净性,向善无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境不同,意思也不同。今天我们谈的教师之道,意义综合,内涵复杂,但  相似文献   

17.
淀粉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机械——轮轴。轮轴,顾名思义是由"轮"和"轴"组成的系统。像螺丝刀和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制作一个会转弯的小车,看看能不能找到轮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探究"是新课改以来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术语,但对它的理解与运用却较为混乱。"探究"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怎样的,需要开展认真深入的分析。"探究"与"发现"、"问题解决"、"思考"、"讨论"、"质疑"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厘清。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听讲、训练等其他学习方式的关系是什么?"探究"必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等过程吗?"探究"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本质上又有什么相同之处?要回答这些问题,辨析清楚"探究"这一概念是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化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把科学探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引入到化学课程及其教学中来.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它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精神的形成存在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中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和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0.
何二元 《教师》2010,(24):5-7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学语文也是万物之一,也有非常道的一面,我们在阁读众多“可道”的研究论文之余,再读读何二元老师的这篇“非常道”,亦别有趣味,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