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评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不仅在平时练习要讲评,考试以后要讲评,尤其在初、高三整个复习的过程中,讲评课占有极高的比例。而相对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而言,讲评课是最薄弱的一环,很少有文章谈及。笔者曾经上过,也听过很多这样的讲评课:教师对学生所做的题目,从头到尾,无一遗漏地讲一遍,过程详细,分析透彻,极为卖力。一节课下来,像打仗一样,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过几天把讲过的题目拿出来考一下,却大失所望,学生照错不误。我们甚至在再一次讲评此类题目时会抱怨:这题目我至少讲了三遍,你们怎么还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经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分析,我认为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疲劳",教师的大量信息的"轰炸"令学生视觉与听觉均产生疲劳,抓不到重点。(也确实没有重点)教师该讲的未讲,不该讲的倒讲了,针对性不强。学生会做的没兴趣听,该听的时候没听到,致使再考此题依然不会做。  相似文献   

2.
一、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总是听到很多老师抱怨"试卷上的题目不知讲过多少遍了,再叫学生做同一份试卷,但学生还是做错,教不来了,没得办法了"等。殊不知,这与老师的试卷讲评方式、方法有着直接关系。经过统计,我们会发现教师通常采用以下  相似文献   

3.
林丽芬 《考试周刊》2010,(24):75-77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解题能力提高不大。以后碰到同类型的题目,甚至有些已做过的题目,却仍然不会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追求解题的数量,不着重理解解题方法,不善于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举一反三。实践证明,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题目给学生练习、讨论,事后总结经验,可使学生掌握题目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对题目及其解法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应变能力,从而使学生每做一题有一题的收获,提高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几乎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有些不仅讲了,而且还是课堂中讲了很多遍的题,但学生却依然不会做.我们也都听到过来自学生的抱怨:我们一天到晚的做题目、做练习,但考试成绩却一直得不到提高;也有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但自己提笔做题,稍微有点闲难的问题就做不出来了……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应该是方方面面的.  相似文献   

5.
常听老师们抱怨:一个题目都做过、讲过、考过无数遍了,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还是掌握不了!对此问题,我们不妨从三次"相同内容的"课堂实践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复  相似文献   

6.
我们老师经常会这样抱怨:"讲了很多遍的题目学生还是不懂","在课堂上做了很多遍的题目学生还是做错"。这到底是怎么了,是学生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是我们老师上课时讲得不清楚?因此要根本解决问题,就必须从错题入手,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及时纠错,促使他们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当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师只有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漏洞,让学生学会弥补知识漏洞,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历来强调"举一反三",但是"举三反一"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有时比前者更为重要.事实上,"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可以看成是演绎法和归纳法.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则倒过来,先从许多现象出发,归纳出定理.他还说,演绎法是学了对付考试的办  相似文献   

8.
正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多题目做过、考过、老师也讲过了,有的题目甚至还考过、讲过不止一遍,但是,最终还是错了,学生会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实际上,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漏洞。那么,我们该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有句名言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凡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不断改错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潘晓花 《学子》2013,(10):45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常有这样的困惑:题目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教学的效率非常差。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数学教学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数学的解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又例题,习题又习题",老师目中无人,目中无学生",解后并没有引领学生有效的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数学学习的表层——"死做题",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0.
举一反三     
根据初中生自学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高中强的特点,笔者根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初中生有必要进行一些 强化训练,有必要进行同类题目的精致练习. 这不仅仅是对该知识点的重复练习,也是使学 生真正掌握该知识点.本文就摩擦力这个知识 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 和学习. 例题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 送工件.如图1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 根据初中生自学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高中强的特点,笔者根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初中生有必要进行一些 强化训练,有必要进行同类题目的精致练习. 这不仅仅是对该知识点的重复练习,也是使学 生真正掌握该知识点.本文就摩擦力这个知识 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 和学习. 例题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 送工件.如图1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总能发现有的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且比较自觉,自我控制力也不错,但成绩总是中上等,细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举一反三的思维,学过的东西基本没问题,但只要在作业中变换一下,就容易卡壳。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尝试:一、举一反三要突出针对性新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和解题的注意点都是我们设计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练习的出发点和依据。我们在设计时要注意把握,要对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突破。有效的练习,就应本着当堂理解、消化新知的目的,侧重当时讲授知识的重点和教学关键进行设计,而不能主次不分,或面面俱到,冲淡学生对教学关键的领悟与把握。例如教学"小数乘  相似文献   

12.
王姝 《地理教育》2012,(Z1):74-75
存在问题一:教师讲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主干知识点是高考常考及必考的,可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难点。教师精心备课,想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明白。情况往往是这样的,跟着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好像听懂了,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这时,教师特有成就感。可是,当做到题目时,就遇到问题了,讲过的东西也不会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们总会抱怨,这种题目我在课上都讲过很多遍了,可是学生们还是会错.在教学中还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困惑,"在课上我很认真地听讲,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可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不是太会了."面对这样的问题能简单地说是学生脑子笨或者不用心吗?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关注的只是教学进度和教学环节,却忽视了"回味"和"反思"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缪静红 《教师》2013,(17):61-62
一、错题整理的必要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无一例外地碰到"类似的题目明明做过很多遍,学生还是不断地在走老路,不停地犯相同错误"诸如此类的问题。人脑中的第一印象总是很深刻很牢固的,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倘若不加整理,不予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一是感觉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一节课40分钟根本不够用。二是对于有些知识,教师虽然讲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有部分学生无法掌握,有些题目已经教过了,学生还是照错不误。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很多,最为核心的一个则是教师组织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老师抱怨"这个题目已经讲过多遍了,学生还是出错",和学生的无奈"我听懂了,但题目变了我又不会了".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领悟内化能力,题目的灵活多变以及教师的启发诱导等诸多因数.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过去许多教师总是埋怨"这个题目(或方法)我讲了不知多少遍,学生还是搞不懂,考不好,真是没有办法".其实他们仅仅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厢情愿地"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可想而知了.北师大一位资深教授曾说过,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三数学课堂,我们大部分时间用于解题教学.在讲评习题时我们关注更多是学生错在哪里,甚至只是把那些出现错误的题目讲一遍.但教师往往又感到有些题讲了也"白讲",因为学生还有可能"错误依旧".近来,笔者在一轮复习教学"等差数列"一节时,课堂上针对一个问题的集体反思与讨论,感受颇多.本文是教学反思后的一点肤浅收获.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就是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确讲了很多遍,但学生也许照样学不会。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在教师身上。教学不仅仅是一讲一听的关系,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容易,我交给你,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果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性和用来启迪学生思维的学科。很多小学生反映自己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是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好。通过题目自己并不会举一反三。此外,很多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数学学习之后,往往会觉得数学学习的过程非常枯燥,甚至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本文主要主张将魔术引入数学的学习中,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