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年级处于承上启下的敏感级段,但其习作却常常言之无物。雾里看花的习作要求和乏善可陈的教学研究,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深入挖掘苏教版习作教材资源,从细致描写训练的角度善用教材,充实段落,将会取得夯实基础,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说来,基本可以抓住两个系列——"自述"系列和"他述"系列,展开细致描写的训练:1."自述"系列抓特点,绘外貌,录心理。①绘外貌,抓特点,多逡染。②录心理,多途径,换位想。2."他述"系列记语言,描动作,摹神态。①记语言,刻性格,明意图。②描动作,慢镜头,多动词。③摹神态,抓"两官",多想象。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贯之以行动才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习作之间相似板块的链接,在归一中落实材料;强化同一习作不同话题价值,凸显不同侧面下的训练价值;关注纵横联系,以联系的眼光关注习作的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4.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编排呈现出培养兴趣、注重基础、读写互促、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为何写”“写什么”“怎样写”,注重习作完成后的修改、分享环节,努力探索习作教学起步阶段的有效施教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减少学生习作畏惧感,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鼓励学生个性创作方面,许多专家、学者、教师都做了不懈的努力,而且成绩斐然。基于我校习作状况,努力提高教师习作指导能力和习作课堂效率,我校开展了“自悟自构式”习作研究。并且在丰富的课堂实践基础上,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甚至高效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所谓“写话”,就是写一、两句话,或简单的写一段话。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并非易事。那么如何夯实学生的写话基础呢?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用好教材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8.
<正>依托教材实施课堂教学,应是教学常识;基于"阅读教材"研读实施阅读课堂教学,也已成共识。然而,基于"教材习作"研读来实施习作课堂教学,似乎还远未成为常态:一方面,低水平的教师照本宣科使用教材习作,实施"不作为"式的无效作文教学;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教师抛开教材习作,另起炉灶实施个性化的作文教学,难以辨识其与"教材习作"之间的内在关联。于是乎,基于教材习作研读来实施习作课堂教学的常规路径,反倒寂寞冷清,难成气候。而且在目前国内教材习作编写不尽如人意的前提下,想走通从"习作研读"到"习作课堂"的道路似乎更为艰辛和漫长。鉴于此,本文尝试按照经典课程模式,依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三大步来思考"教材习作"研读的问题,试图疏通"教材习作"通往"习作课堂"的漫漫长路。不足之处,还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置了相应插图,这些插图直观、鲜活及富有儿童气息,便于学生观察理解,而内容文质兼美,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征。不仅对学生学习内容有极大帮助,对学生写作也具有促进作用。阐述了语文图画的作用,以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图画"推动写作学习。  相似文献   

10.
起步作文教学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一、摘一摘:内化秋天的语言天才在于积累,学习在于积累,作文更在于积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三年级上册是以秋天为主题的单元,学习第一篇《秋天的雨》伊始,课堂上引领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秋天的色彩,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快乐,从课本上生动的  相似文献   

11.
段的训练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它包含着自然段和结构段的训练.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用书提示的训练要求和重点,指导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联系.在段的训练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为篇的训练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至六年级,编排了八个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围绕"留心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2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以及1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笔者通过研读精读课文、运用观察记录表、活用例文旁批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成观察意识,养成观察习惯,为本册后几个单元的习作习得方法,更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6,(15)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修改自己习作的要求。修改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作文讲评课上教师有效的引导。作文讲评课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做好如下几点:回顾单元目标,拟订标准;精选评改例文,指导方法;尝试修改补充,落实得法;集体交流评价,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教学,以"观察"为主题,直接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读教材,立足起点,明确习作的方向;读写融合,唤醒观察的意识;趣字当先,培养观察的习惯,为学生的习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认识因数时从直观的动手操作活动切入,可有效降低因数的抽象性,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同时,将因数和乘除法、数轴联系起来,使得因数的本质更突出,教学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开发、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教师的资源,为每一位学生寻找对应的收信人,解决了部分农村孩子的实际困难(没有远方的朋友或暂时想不起写给谁)。在书信交往的实践中学习写信,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写信的  相似文献   

18.
“习作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第3篇习作,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去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的有心人。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  相似文献   

19.
"比多少"是学生在掌握了"数一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亲历观察操作的具体过程,以使学生掌握比多少的基本方法,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