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思维的目的,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作为农村初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问题",疑惑是政治课程学习的起点。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顿悟依赖于情境。政治课要把学科理论体系化解为一个个情境问题,诱导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和课程情境产生的经验审视、探究、重组知觉经验,从而产生顿悟。引导学生顿悟就要实施原型启发。明确情境问题的"原型事件"和"关键启发信息",并予以"激活"和"启发"。在学生顿悟后,也必须引导学生在知识上由点到面,结构化、系统化,使其符合知识逻辑,且必须按照逻辑思维规律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检验提升。  相似文献   

4.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中心内容,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任务",并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认知与个性发展,这个话题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一、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原则所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还要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欲望是人们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引领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入时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一种满足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在"动中生疑"、"疑中生趣",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学中的"示错情境"即先由教师或学生"示错",暴露错误的化学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分析、归纳,探寻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在纠错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通过案例说明在导入新课、巩固新知、引发探究、小结回顾、突破思维定势等环节都可以设计"示错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理,在求异中发展,在反思中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省近来的新课程教学可谓风生水起,无论是徐州的"学讲计划",还是盐城的"让学引思"无不体现了"依学活教"的原则,无不彰显了生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人文关怀和探究现行的模式。是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思维方法和协作探知能力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走出过度依赖教师讲学和教参解读的单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真正和谐的情境中"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对提高他们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更应该是探究引导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一、情境创设,是激发学习的形象化途径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产物,是作者真挚的情感的凝聚。蕴含的是前人异彩纷呈的情感汪洋大海,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激发学生的情思和遐想,  相似文献   

10.
"入境始觉亲,入境方悟情",当学生经历了某种体验后,会洋洋洒洒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会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当时的场景。教师在作文课上,可以采用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实践体验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方式模拟情境、应用情境,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先芝 《考试周刊》2014,(83):85-85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探索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让学生"敢问",创设情境让学生"乐问",传授方法让学生"善问",坚持训练让学生及"勤问",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2.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之在a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潘驰 《考试周刊》2008,(8):46-47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已成为新课堂的显著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境"是指一个人正在进行某种行为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情境"表现为多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等;从学生角度看,"情境"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它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产生某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运用情境教学及语境教学优化语文学科教学,越来越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与语境教学的源起、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当今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一.情境与语文教学(一)概念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辞海》认为"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可见,具体可感性是情境的特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情境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环境,是产生语文教学行为的条件。关于"情境教学"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从"自然走入"、建立"创造性联想"、营造"体验场"、引导"思维导向"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规划课堂"所用时间",提升学生"所得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时效性",引领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6.
王金梅 《成才之路》2011,(28):27-27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7.
<正>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是指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为了唤起、强化以及培养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  相似文献   

18.
张艳荣 《考试周刊》2013,(54):76-7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即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加强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让各类学生都"吃得饱"、"吃得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真正起到有效、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情境是个体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殊背景。情境的构建既要有客观的"境",也要有主观的"情",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尊重"人"、尊重情感的萌生。音乐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再现生活情境,调动学生感官,链接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尝试。1.发声于境,融通共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重视发声练习,力求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以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