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 《生态文化》2012,(5):41-42
大蒜,又叫"葫"或"葫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在我国民间有个久传不衰的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说要分家,衣裳全扯破。"说的就是大蒜。大蒜为何又叫"葫"?原来,大蒜并不是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土著,它的故乡在西域,是汉朝人张骞出使西域时把它带回来的,所以叫"葫"。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葫荽。"但不管它是哪里来的,到了中国就应该有  相似文献   

2.
奇特的鸟     
植树鸟南美洲北部的荒地,有一种白头、黑身、长嘴的"卡西亚"鸟,它喜欢吃当地生长的甜柳树叶。在吃叶之前,它会先用嘴在地上挖洞,把嫩枝咬断插入洞里,再慢慢地啄食。岂知插在洞里的甜柳树枝几天后便会扎根成活,过1~2个月就能长成1米多高的小树。所以当地人叫它"植树鸟"。酿蜜鸟安哥拉的北部,植物繁茂,四季花开。这里有一种小鸟,名叫酿蜜鸟,全身洁白,长着一个细小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2010,(5):34-34
珙桐生长在海拔7.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被尊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它有鸽子展翅般欲飞的白色花朵,所以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它是一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孓遗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是我国的珍稀植物,也是峨眉山的特产。  相似文献   

4.
天目山以树而名,踏进这片由1000余公顷森林构成的植物王国,幽幽古木遮天铺地,排排绿浪扑面而来。这里萃集着2160余种植物,其中以"天目"命  相似文献   

5.
《职业圈》2005,(11):25
植物保鲜,说通俗点就是把植物根部去掉,搬到花盆里,可以用水泥固定根部.从这时开始,它不再是需要营养与水土的植物,倒更像是一个活着的植物标本:颜色是绿的,叶子是柔软的,也不会掉叶,手感是真的也是活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作为生命的载体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现植物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常将植物所具有的外在形态、生长习性等特征映射到"人"这个概念域上,来喻指人的外貌、品性、行为以及某类人等。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双域映射理论为基础,从植物喻指的目标意义的角度,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植物喻人的成语进行分类整理,进而比较汉语和维吾尔语植物喻人成语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食虫植物也叫食肉植物,因为它们不仅能捕食昆虫,也能捕食其它生物,食虫植物在植物家族中 是一个特殊的类群。所谓的“食虫植物”就是这些植物能用植物体的某个部位捕捉活着的昆虫,并分泌出一种消化液把捕捉到的虫体消化吸收掉。食虫植物的外形与其 它植物并无多大的差别,它们所具有的也是根、茎、叶和花,也能通过根吸收水分及溶解于其中的各种无机物,能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8.
李静 《职业圈》2006,(9):15-16
是否多功能?夏日蚊虫渐多,市场上号称能够驱的驱蚊草也渐渐热销。驱蚊草是荷兰植学家迪克经十多年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变天竺葵植物的染色体结构,从而获得有新的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属多年生叶植物。该植物兼具澳洲天竺葵独特的放功能和另一类植物中内含的香茅醛质,它生长所散发  相似文献   

9.
肖明 《生态文化》2003,(1):60-60
在我国广西龙胜和四川的南川金佛山两地,生长着数量很少的珍稀植物——银杉,这是我国所特有的植物,是一种珍贵的孑遗植物。因其稀少,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猎。 银杉是常绿乔木,喜欢生长在向阳、温暖、多雾的气候和石灰岩风化的山地黄壤上。银杉仪态高雅,刚健秀美,树干挺直,树冠塔形,分枝平展,枝条上螺旋排列着条形叶子,叶片像杉木的叶子那样扁平,叶片的上面为深绿色,下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吹来,便现出闪闪的银光来,银杉之名就是这样得来的。 银杉虽然也占个“杉”字,但它跟杉木却并非同类。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它属于裸子植物的松  相似文献   

10.
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带来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极度贫乏的植物材料,造成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这样的作品如何让人感受到地域景观和自然文化之美呢?所以.现代自然植物景观设计应有它合理健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马粪包     
马粪包可不是为人拉车,供人乘骑的活蹦乱跳的马的排泄物,而是外部形状长得像马粪蛋儿似的一种植物,是菌类的一种。马粪包在植物科属里属灰包科,植物学上叫“网纹灰包”,医药学上叫“马勃”。可能就因为它长相跟个马粪蛋儿似的,老百姓叫它“马粪包”,也叫它“马屁包”。  相似文献   

12.
西瓜汁多清甜,是人们在夏目里消暑解渴必备的佳果之一。西瓜,也叫寒瓜,为葫芦科植物,一年生蔓性草本。西瓜是一种很古老的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西瓜:"按胡峤在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始入中土……"还说西瓜甘寒无毒,不仅"消烦止渴,解暑热",而且"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中医里还把西瓜称之为"天生白  相似文献   

13.
金鑫 《生态文化》2003,(1):35-38
人参也叫“棒棰”,被子植物,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已有六千多万年的生存史。据说人参曾经生长得非常旺盛,后来,随着第四纪冰川的到来,人参也如众多的植物一样,受其影响,分布区域不断缩小。以至到了今天,人参和人参属的其它植物已成为古老的孑遗植物。 太行山系和长白山系是人参的发源地。人参的生长区域一般要具备湿润型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它适合生长在腐殖质厚,结构疏松的暗棕色森林土或山坡化棕色森林土中和朝阳避光避雨的地方。野生人参的寿命很长,在自然界中,它自然生长可长达四百多年。  相似文献   

14.
资讯     
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刊登一文,一位专栏作家讲述了电脑前的一盆仙人掌带给他的"神奇"变化。在整整一周里,这位专栏作家随身带着仙人掌去办公室、进图书馆,又把它带回到家里的书桌上。最终他发现,自己一周的撰稿量增长了13.6%,而且在数周后,已困扰他多年的微恙也消失了。由此,他对风行欧洲十国的"让健康之物走入办公室运动"的态度从狐疑转向推崇。据挪威一家医院的研究,在办公室引入健康植物后,因病假导致的员工缺勤率少了-一半。还有研究证实,如果每  相似文献   

15.
正坚果——植物之精汇集的结晶,均为植物果实和种子,也是壳果的俗称。由于其营养丰富,对人体不但有益,而且也是人体之特需。因此,不但在林产品中坚果是傲居高端的营养品牌,而且被公认为"果虽小、能量高、营养丰、功效大"的绿色健康食品。尤其近年来,坚果更以其浓缩精华之躯,成为人类注重营养健康的新宠。坚果精华人人皆需坚果营养具有"两高一独大"的特色。一是蛋白质含量高,植物蛋白质占15%~30%,接近于豆类而远高于粮食。二是脂肪含量高达40%以上,尤其是  相似文献   

16.
程杰 《文化学刊》2010,(6):104-106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梅花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植物意象和文化符号。笔者曾就《文苑英华》、《全唐诗》、《全宋词》、《古今图书集成》、《佩文斋咏物诗选》、《佩文斋题画诗类》、《历代赋汇》等书所收植物题材作品综合统计,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竹、梅、杨柳、松柏与莲荷。如果我们就植物的历史作用和文化意义进行考察,由此建构一个展示其价值地位和符号意义的"文化丛林",那么上述五物无疑是这一"丛林"中的5强。而在上述5种植物中,梅花是名列前茅的。梅花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地位是梅的生物种性与社会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生物性、历史性、普遍性、思想性、民族性5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7.
昆明四季无寒暑,被人们赞誉为春城。春城气候温暖,多雨水,适宜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昆明和它周围有许多自然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植物繁茂的地方,有的地方还被称为“植物王国”、“花卉宝库”。五六十年代,云南的一位文学家在他的文章中描述昆明圆通山公  相似文献   

18.
柳江 《生态文化》2003,(5):56-56
地球表面的土壤有很多种类,有种盐性土壤,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人们叫它为“盐害”。  相似文献   

19.
苍耳,一年生菊科植物,根呈纺锤状,叶片三角形,果实呈椭圆形叫苍耳子.苍耳的茎叶及果实皆可入药,果实苍耳子却不招人喜欢,因为它全身带刺且有毒性,但苍耳子又是中药里必不可少的一味药材,所以喜欢与否它都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一种通过具象认识抽象、有形认识无形、熟悉认识未知事物的重要认知方式,重视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身体经验。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人类认识周围事物的媒介。草是植物中的重要一类,汉日双语中与草有关的词汇都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汉日语言中"草"的隐喻表现的分析,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