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集群经济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在21世纪之际,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创新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育其竞争优势,而集群有利于提高区域内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集群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对如何发展我国集群经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中知识网络结构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网络问题受到来自各领域学者和企业实践者的关注,其中,知识网络结构的测量问题日显突出。本论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基于个体企业层面、企业间层面、网络层面3个维度构建了知识网络结构的测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文章最后阐述了基本结论,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知识网络结构为框架,剖析集群知识体系的演化过程,藉此研究集群竞争优势.首先,对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分析,构建了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层次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了集群知识体系的构成,并且利用基于知识网络的知识聚合和知识扩散活动来构建集群知识演化模型,即以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层次模型为平台的集群知识螺旋上升的演化过程.最后,结合知识学习机制和知识转化机制对集群知识演化机理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结构视角时集群进行分类并对两类基本的集群网络结构进行比较,并对这两种不同网络结构的企业集群在稳定性、创新性、治理机制、经济效率、灵活专业化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集群发展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5.
网络结构特征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变量,本文以组织理论为基础,从利用式-探索式知识搜索视角出发,构建“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知识搜索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模型。通过对178家软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的网络稳定性和位置中心度正向影响知识搜索和企业竞争优势;利用式知识搜索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利用式知识搜索在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企业在集群中应强化网络观和提高知识搜索能力,促进创新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实现集群中的知识转移、利用与再生,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对知识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产业集群特殊的网络组织属性影响着集群内的知识活动规律、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策略。将产业集群视为具有异质知识资源的企业及企业间知识互动形成的系统,根据该系统网络结构分类,分别讨论市场型集群与中卫型集群这两类不同网络结构中知识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群内企业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和复杂特性,采用供应链视角考虑区域中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根据船舶制造产业的特殊生产过程,论述区域中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3个方面特征:需求拉动、复杂网络和核心企业。基于单一供应链构建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基本网络模型,解释供应关系下基本网络中的企业链接;基于交叉供应链构建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多重网络模型,论证模块化导致的网络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说明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有向加权网络特征、无标度网络特征和层次网络模块特征。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卫型企业集群的在知识共创和联合创新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源自集群独特的网络结构.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可以发现其存在的系统缺陷,明晰集群创新网络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效率,从中找出阻碍集群创新的障碍因素.首先根据中卫型集群创新能力的构成及机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集群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集群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加以验证.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和创新知识二维角度探讨了集群创新网络中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构造了RK-MAD模型,并进行了Vensim仿真模拟。研究表明,集群创新网络通过结构的改变影响着集群创新资源利用效果和创新知识传播效应,从而作用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也能够改变创新环境使创新主体因适应环境变更行为,从而影响创新网络结构的变化。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负相关,聚集程度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正相关,度分布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企业网络结构动态能力对集群的效益、效率以及集中度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利用浙江省纺织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明确了网络动态能力在集群竞争优势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职能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集群意识、道德责任、知识共享对集群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集群知识创新平台通过提高集群知识共享、集群意识、道德责任和宣传活动,来促进集群企业更好认知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价值并且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同时集群企业也可以通过关注和引导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发展增强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集群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策略重点应转向"结合内部资源更充分利用集群网络资源"。传统产业特征及单个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成为必然。本文将集群网络划分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2个维度,利用浙江绍兴轻纺产业集群这一典型传统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路径关系,结果显示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明显强于网络结构的影响。此结论对于优化产业集群网络、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集群供应链是产业集群背景下新兴的供应链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资料,是影响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的发展,对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建立了集群供应链中横向企业间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和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企业特质。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主要受共享成本、共享风险、边际效益,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量,激励系数和惩罚系数7个企业特质的影响;降低共享成本和风险,提高边际效益、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共享量,引进激励和惩罚机制能够提升集群供应链中企业选择进行知识共享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集群企业成长主要依靠何种网络或者说集群企业的网络结构如何?这个问题尚未得到较深入的研究。以珠三角的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调研发现集群企业实际网络结构,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集群企业成长网络结构主要由与本地政府、本(外)地金融机构、本地商会、本(外)地供应商、本(外)地客户的关系组成。  相似文献   

15.
集群知识转移是集群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也是集群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集群网络作为集群知识转移的背景环境,其网络结构必然影响知识转移。将谣言模型引入到集群知识转移的研究中,在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Agent的数值仿真技术对集群网络上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仿真与对比性分析,给出集群网络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
雷宏振  宋立森 《软科学》2011,25(4):14-18
鉴于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所具有的外溢性,同类文化企业更愿意集聚以共享外溢知识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因此可以从中微观层次来定义文化产业集群及其系统结构,分别对知识溢出方和接受方建立知识溢出与知识模仿生产模型,分析不同文化企业面对知识外溢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行为,验证集群内存在知识创新与模仿的螺旋式推进结构,解析持久的知识创新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知识流动产生的知识外溢效应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知识源匮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风险导致的学习收益的不确定性,农业企业知识消化、吸收能力低下,农业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学习智障等因素导致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外溢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18.
集群的知识活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科  汪应洛  杨彤 《科学学研究》2005,23(1):106-110
本文从集群的特质出发讨论了集群中的知识与知识活动的特性,建立了集群中知识活动的数学模型,并就数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讨论,认为提升集群内的知识活动效率可以从以下方向来实现:提高用于知识创新、生产与获取、选择与内在化的要素与资源;加强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对市场动向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加快新知识的扩散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集群内可以获得比集群外更多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这种竞争优势的获得表现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对于产业集群整体而言,这种集群的超额收益表现为集群剩余.这种集群剩余的获得又可以归结为企业加入集群的利益动机,成为集群形成发展的一个物质基础.通过对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的集群剩余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集群剩余的存在,而不同程度的集群剩余又成为了集群内企业相互合作的隐性契约关系的基础.此外,还可以利用集群剩余对集群内企业进行规制,进行集群治理.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促进创新的边界条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交换是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核心点这一观点,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知识交换的前因、使能和效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生成机制的框架,认为集群并不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分析了集群知识创造失败的几种类型,结合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实际,认为集群产品知识宽度过窄、过度模块化、缺乏基于通用核心技术的关联产业、缺少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及相应的制度化规则,以及由此引发的同质化竞争与合作的限制效应等,是抑制我国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