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数学教师骨干班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苏海门举办的第二届“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令我激动的是,我听到了来自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认识方程》.  相似文献   

2.
<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是人教A版数学选修2-1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一节《曲线与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必修2中的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起始课,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  相似文献   

3.
马建 《河北教育》2006,(10):28-29
引子 5月12日,通州市小学数学“自我调节”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老师们积极申报执教研讨课题,于是只任一个班数学的我有机会三次执教《认识角》这堂课。 肤浅自学 “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将学习《认识角》这节内容,今天请先自学一下好吗?”今天下午学校才将选拔课的内容通知我们,直觉告诉我,课前自学较能体现这次的研讨主题“自我调节”,于是我有了这样的作业布置。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区域联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执教了一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九年级第五章《二次函数》的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笔者通过课前的教材分析、课堂的教学展开及课后的反思分析,认识到抽象、辨析、应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思路,而类比抽象、整体连贯、促进生长则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本质,从而对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而这些概念又是比较抽象的。要让适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认识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最好方法就是用一些具体实物把这些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这些具体实物就是学具。近期,我执教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基于有关面积概念的学习进行了探索。一、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有幸受邀担任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的评委,比赛采用指定内容限时封闭备课的方式进行,共有八位选手执教相同的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本文选取课本中出现的一些数学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求斧正。1."线"与"光线"  相似文献   

7.
"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也是一线教师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近期,我与我区优秀青年教师赵岩针对《认识方程》内容的教学展开了实践与研究,力求在把握教材、突出本质上有一个新的突破。一、通过定义讲概念,以定义为重心——最初的备课思路《认识方程》一课,是小学生首次学习有关代数的知识,是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的初期。在初次备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方程的定义,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赵  相似文献   

8.
<正>方程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解决问题学习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习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方程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教学,即先讲解例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特  相似文献   

9.
一次县级研讨会上.我执教了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在教材的使用上我反复推敲,力求备出特色,教出实效。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2009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执教了数学实践活动课《奇妙的图形密铺》。经过几次研讨和实践,我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纪海玉 《广西教育》2014,(17):71-72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执教这个章节的内容,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灵动的思维,源于笔者在上课时的一连串追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了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是其中的一个领域 ,其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这与原来的《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原大纲》)相比较 ,无论是内容结构 ,还是教学目标和要求都有较大变化。一、内容结构的变化《标准》在第一学段 (1-3年级 )的内容结构是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 ;在第二学段 (4 -6年级 )的内容结构是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和探索规律。显然《标准》在第二学段中增加了“式与方程” ,更强调的是“探索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让教学回归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杨海峰杨海峰,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教科研先进个人,镇江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执教《观察物体》获苏教版小学数学省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参加镇江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执教《认识时分》获一等奖;参加京口区分管教学校长展评活动,执教《认识11~20各数》获一等奖第一名。多篇教学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发表。我们期待的课堂形态应该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14.
5年前,笔者执教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根据当时执教情况,笔者写了个案例《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有幸发表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上(以下简称"原设计")。5年后的今天,我重新设计并试教这一课(以下简称"新设计"),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将两次教学的片段对比分析,形成一些思想,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5.
<正>看到"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个主题,我不禁想起自己在今年4月底在南通市教科研协作共同体中上的一堂公开课,这堂课给我的教学启示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必然是生生互动、交流共进的课堂。我所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必修5的第1章第1节"正弦定理"。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跨越两大难点:一是从特殊三角形中边角的数量关系归纳出一般三角形中的边角数量关系;二是对  相似文献   

16.
正对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一直怀着一份期待:其一,这个真实的故事太具震撼力了;其二,这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是第一次执教;其三,太多优秀的老师都以公开课的方式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教学设计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在什么地方能有所突破呢?我断定学生读完课文能准确地说出文本的主  相似文献   

17.
<正>先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教《老王》,上课一开始,这位老师在学生读了一分钟的课文后,就提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同学们请想想《老王》这篇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思想?"这个问题提出后,满怀期望等待学生回答的老师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想而知,接下去的教学几乎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下课后,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执教老师那里找答案。执教老师给我看了她的教案。我发现她执教《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8.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在区里一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这一课,这位教师借助了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方法来学习,让人顿觉眼睛一亮,但该教师试图将所有内容整合在一节课中,导致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坐在下面听课的我在思考:第一.能否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也是在公开课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学素材。笔者第一次执教《两位数减一位数》是1991年.正是从事小学教育的第二年,由学校年青教师公开课赛,选拔到市参加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观摩课。我的教学设计大致环节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兵 《黑河教育》2014,(11):79-7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P44-P46例1-例3做一做及有关练习。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单位了,只是很简单;此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