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和解疑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给学生质疑的时间,采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师"教"的行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情,不仅能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状态及学习动机等。  相似文献   

3.
<正>陈献章曾言:"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也可以提升学生觉悟,促使学生快速长进。教师要对教学实际进行细致分析,巧设教学情境、布置思维障碍、利用多元矛盾,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拓展学生思维域度,全面塑造学生语文素养。一、巧设情境促质疑,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师要尽快  相似文献   

4.
"导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绽放精彩",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是要立足于文本特点,巧妙"设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应积极整合学生"质疑",于反思中完善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出应有的专业素养,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要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让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宋文龙 《教育》2013,(24):39
如果把语文课堂比喻成一个美丽的花园,那语文教师就应该是这个花园之中辛勤的园丁,不仅要在这方天地里关注幼苗的成长,更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质疑质疑是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在每节课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疑学习,求异学习,  相似文献   

6.
乔铁龙 《学苑教育》2023,(11):34-36
语文课堂由于自身的特点,要追求“自然”,即语文课堂要充满情趣,要生动活泼。语文教师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打造自然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上课要有情感,要充满激情、活力;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质疑,通过质疑让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不光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也要让学生在品读欣赏中明白文本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即关注课文中蕴含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语用。侧重"语用"这条课堂的生命线,让语文课堂聚焦语用,达到言意双赢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生为本,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光辉形象"和良好的素质或者借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唤醒学生内心的潜意识;其决学生必须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习惯;最后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另外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疑,同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科学质疑.以生为本,让学生乐学善思,充分参与互动,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是不争的定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种角色定位,绝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地位、功能的失落。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激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质疑也需要兴趣,有道是: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老师。可是有些学生对质疑却提不起兴趣。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质疑问难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能力、方法、习惯的形成有赖于我们教师长期用心去呵护、去培养。因此,培养学生"问"的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质疑解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师生共同参与质疑,善于运用曲问式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解难能力,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真正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质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还可以改善教学质量。正因如此,语文课堂要善于抓住"质疑"点,让学生边阅读边质疑。语文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设疑,不失分寸地答疑、解疑,更要组织学生探究释疑,从而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课堂教学的动态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质疑是求变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意义,如何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学贵有疑",引导学生生疑、解疑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不懂得如何质疑或质疑能力不高,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促其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初步探索。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消除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14.
在提倡自主、创新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尤其重要。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的发现,引导他们学会质疑探究;努力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会质疑,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超越,培养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语文课堂因质疑而精彩,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花红柳绿,语文教师感到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学提出挑战。"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语文课堂中我们不仅要重教,更要关注学生课堂的生成能力。一、深领"静"意,知己知彼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听过一新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倡导"从一个开放的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的语文课堂,教师只有彻底改革按部就班、步步为营、"一问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还学生一个与时俱进、合作探究、动态生成的学习情境。笔者以为:巧妙设置多维问题,是构建灵动语文课堂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多维问题的内涵多维问题,强调课堂问题的提出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直线的提问,也不是单纯的教师为学生的质疑作答,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向学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的质疑是学生拥有较高学习能力的标志。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合理、准确、恰当地进行质疑,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生会质疑、释疑,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置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质疑,是求变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下,现阶段课堂教学除了重视知识的教授,还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问题"意识则是其中一项重要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意识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其"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语文在小学所有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仅重视语文知识的教授,且课堂问题也均是由教师提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弱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