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品德课教学,一旦脱离现实进行体验,只能让学生成为空谈道德知识的"理论家"。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本着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使道德在"体验"的催化下,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银川市郊区燕鸽小学裴宁香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与道德知识相应的情感体验,触及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即达...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情感凭借与情感目标有机沟通的动态过程为途径,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多种内心情绪体验,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情感体验的主要形式有:直觉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有联系的情感体验。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精心选择体验点,激起学生真切、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驱动力作用,是道德内化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道德清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如果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感情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不能全面地达到预定目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以知育情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这里所说的"道德规范"就是"知"。可见"知"是"情"产生的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的种子就播在知识的上镶上。"要培养学生对某种事物的情感,教师…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从理性上传给学生一些知识,道德规范,更要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开动学生情感的闸门,增强他们的内在动力,进而更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目的。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反过来,这种内心体验又可以促使人们提高道德认识。这就是生活中人们常说  相似文献   

6.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动力,能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完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悟道明理以理育情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一般是通过教材中一些浅近的正面事例,由教师讲述获得的。这样的教法往…  相似文献   

7.
1.换位体验——未成曲调先有情。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品德课中进行换位体验的活动,能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并内化为道德认识。五年级上册《退一步海阔天空》(浙教版,下同)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参与,让课堂不局限于道德知识教学;教师将不同学科教学与品德课教学相互融合,让情感体验的价值充分激发出来;品德课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调查与思考,让他们在亲历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9.
品德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旨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诸要素的协调发展。道德情感不仅是品德课的培养目标,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适时地融入音乐,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音乐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践行,  相似文献   

10.
虽然说道德情感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已成共识 ,但纵观当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不难发现 ,人为地造成情感机能性缺陷还是比较突出 ,这也是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思想品德课教学 ,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情感的引发、体验、投射、激励 ,促使品德主动性内化。一、情感引发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赖于道德情感的引发和鼓舞。道德情感是思想品德内化的催化剂 ,如果道德知识没有染上情感色彩 ,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因此 ,思想品德教学要重视情感的引发 ,开采情“源” ,以“源”引情 ,以情催化 ,感动生情。…  相似文献   

11.
<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情感体验的实效性,克服道德养成"止于心动"的现象,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善于捕捉和创造学生真实情感体验的良机,让学生在感动之余见行动,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化高为低,让情感体验目标回落"最近发展区"思想品德教学常常需要推崇一些伟大人物或普通民众的崇高思想道德品质,发挥他们的榜样表率作  相似文献   

12.
品德课堂需要着眼于道德智慧培育的认知系统,同时着力于情感态度引导的动力系统,这两者可以称之为品德课堂的"任督二脉"。如何紧紧抓住学生心灵,培养儿童道德认知,引导儿童养成正确的道德情感、态度、行为呢?"体验"成了作者追寻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中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视、听、嗅"等感官功能,去感知各种道德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知、情、意"等因素,通过情感的润滑和催化,达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实施行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的学习。有效的品德教育需要体验,创造贴近生活的情境,营造恰当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体验、感受、领悟。基于以生为本,巧设体验情境,采用"创设情感体验情境,激发情感共鸣;展现生活原型情境,引发行为反思;创设道德思辨情境,提升道德认识水平"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体验教育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体察道德问题,激发其高尚的道德情感,而且能有效地缩短文本与学生、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切实提高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社会规范和积极的价值观,从而促使人格健康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体验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品德课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三化"策略,即活化教材内容、深化课堂互动、内化道德情感,让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根据儿童喜欢活动的天性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将教材内容趣味化,使学生更快地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样一个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道德情感,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强化学生道德实践,开展学生角色体验等活动,引发学生行为共鸣,内触学生心灵,让学生从自觉自己的行为逐步走向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8.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大纲还明确阐述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原则。因此,思想品德课要想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成为有"血肉心脏"的有力的德育手段,就必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几种培养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侧重于认知而忽视情感生活体验,重理论说教,轻生命叙事。但在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情感生活体验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有助于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提高和培养,并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认知转化道德行为的纽带。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激励、强化、内化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机会,点燃原有情感、学会借助事例,开展情感体验与联想、优化教学情境创设,激发情感体验、合理引导,内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重新审视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感体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道德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伴随人们的道德认识而产生,另—方面是人们将自己的行为与一定的道德准则相比较,在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自尊感、友谊感、责任质、爱国主义情感等都是道德情感的具体形式。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并促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必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产生由知到行的内部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促使由知到行转化的中心环节,也是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