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假借造字法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造字法,即将汉字作为音化符号使用,通过借用已有文字"依声托事"或"转声托事"来表示某些有音无字的词的一种造字方法。(一)"依声托事",即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某些有音无字的词。多为一音多义字.例如:"丘"字,读为 qiǖ《广韵》去鸠切,本是"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说文》)的象形字.而在《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句中,"丘"指坟墓;在《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句中,"丘"指废墟;在《左传·僖公十五年》"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句中,"丘"指邑里;在《孙子·作战》"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句中,"丘"指大;在《汉书·息夫躬  相似文献   

2.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即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提出了小康社会模式,强调社会生活稳定,国泰民安。小康,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如今,这梦想已经依稀可见。党的十八大报告为建设"强盛中国"和"幸福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部署、新要求,全国人民为之欢  相似文献   

3.
1.襁褓:"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相似文献   

4.
"怨旷"最早见于《毛诗诂训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怨女"之"怨"本是"蕴"的借字,"怨女"指蕴积之女;"旷夫"指无妻之夫,"旷"义为"空",为"无"。大约从汉代开始,"怨女"、"旷夫"与"怨旷"由词组凝固为词。同时,由于"怨女"与"旷夫"经常对用,"怨旷"经常连用,义相渗透,故"怨"亦有"旷"义。《汉语大词典》"怨1:7·别离"为虚假义项,应该取消。"怨旷"条的第一义项"长期别离"释义有误,"怨妇"之"怨"也不能理解为"别离"。  相似文献   

5.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6.
"海外赤子",现已成为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此词语如何而来?"赤子"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还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中"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相似文献   

7.
正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道德经》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其实不然,"中医"的"中"在古代是"尚中"和"中和"的意思。"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老子说:"致虚,恒也;守中,笃也。"这里的"中"就是指心境。《管子·内业》里的"定心在中"以及"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礼记·中庸》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国的名称由来已久。《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是指当时周朝的京师。《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这里的“中国”则是指当时周王朝统治下的全国而言。不过那时主要还是指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随着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国”所指的版图也不限于黄河南北,最后成了整个国家的正式名称。  相似文献   

10.
"父母官"一词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其中的"父母"泛指统治者。在汉代,曾出现了两位取得卓越政绩的地方官员,即西汉的召信臣和东汉的杜诗。据《后汉书》记载:杜诗担任南阳太守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其与西汉的召信臣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说。此时,"父母"一词已具有了地方官员的含义。宋初王禹偁在《谪居感事》一诗  相似文献   

11.
邸永君 《甘肃教育》2011,(18):75-75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尚书·梓材》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中者,居中之意也;国者,诸侯之封国也。其本义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后来随着所指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天子所在的都城,即京师(首都)。如,《诗经·民劳》有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苌注日:“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即京畿。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中有:[美女]美丽的女子.《墨子·公孟》:"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1]可见,"美女"一般指容貌美丽的年轻女子,它的适用范围也应仅局限于一部分人,但是目前在实际运用中"美女"称谓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  相似文献   

13.
正一、"游"美的原始胎记"游"的精神性和审美性,自"游"最初产生时就已蕴涵。游的初文写作:"斿"。从造字的初形看,"游"乃人执旗子之形。"游"之本意,许慎《说文》云:"游,旌旗之流也。"[1]意思是说,"游"是指旌旗在风中的自由流动之形。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游"字作了进一步解释:"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称流也……引申为凡垂流之称。"[2]段注的"旗之游",认为游的本义依然为飘动的旌旗,后引申为旗上连缀的飘带的统称。飘带是作为飘动的飘带而被先民理解的,在先民那里飘  相似文献   

14.
<正>近十余年,"文化"在教育界也成了个摩登的词儿,"校园文化""教研文化""学校文化""教学文化""班级文化""育人文化",不一而足,想起个词儿,要做个事儿,似乎不挂上"文化"二字就显得没文化。"文"者,文理、花纹也。《易经·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后引申为文字、文辞,在儒家眼里,"文"是一脉相传的礼乐、典章制度及伦理、价值观。"化",是指变化、教化,《周礼》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用一整套的礼乐典章制度和价值观去教化人、改变人,从而达到社会治理之目的。"文化"说到底是用一些精神规范去教化人、规范人、改造人。  相似文献   

15.
正"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在《啸赋》里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吟啸之风俗较为古老,最早可追溯于《诗经》。《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借"啸"抒发遭遇遗弃后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6.
<正>梁启超先生说过:"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诗经》崇尚修德,唯美鲜亮,契合自然,为中华文化留下了灿烂一笔。《诗经》深藏的道德礼仪对后世大有裨益,"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讲出了一份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孝道坚守;"哀我惮人,亦可息也",叙述的是一份为生民立命的博爱情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里,"盗"、"贼"分别指强盗和小偷,如大盗、小偷、盗车团伙、天下无贼等。从二者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来看,"盗"远比"贼"的危害性大,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社会常识。如果我们走进古代文学作品中,则会发现这一常识被彻底颠覆。笔者试浅析之。"盗"的本义是"偷窃财物",如《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中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苟子·修身》也明确强调:"窃货日盗。"由其本义  相似文献   

18.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19.
<正>"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妇人与奸诈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你与她们相近她不懂得礼让,你远离她们就会遭到抱怨。女子指成年女性,小人指仆人或下人。于是,一些联想丰富的人坐不住了,他们惊呼:"咦!原来孔大圣人也歧视女性和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0.
钟嵘《诗品》对曹植评价最崇高,其中"情兼雅怨"一句,诸家有歧解。作者认为:"情兼雅怨"之"雅",是指《小雅》及其所代表的风格,"怨"是指《楚辞》及其所代表的风格。钟嵘认为五言诗有《国风》《小雅》和《楚辞》三源,曹植诗源出于《国风》,同时兼备《小雅》和《楚辞》的特点,故而最高。这一看法实质上初步确立了曹植诗的"集大成"地位,并得到后世批评家的认可和完善。只是到宋代以后,曹植的诗名和地位骤降,"集大成"的桂冠被杜甫专有。但曹植对于诗歌,从题材到技法、从风格到体式都能集众家之长而又有多方面开拓,从而成为中国诗史上第一位集先秦汉魏诗之大成的诗人,他和杜甫是中国诗史上仅有的两位具有"集大成"地位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