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知道 ,朱元璋出身贫贱 ,当元末吏治腐败引起民变之际 ,他也毅然参与到反对黑暗统治的农民起义潮流中。也许当时人们并未想到 ,正是这个朱元璋 ,最终当上了皇帝 ,建立了明朝。朱元璋胜利了 ,但当他看到明初许多官员蹈袭元朝之弊 ,擅权枉法 ,贪赃受贿 ,蠹政害民 ,联想起民变的教训 ,自然深知他距离“成功”尚有多远 ,不由得加倍地增添了警惕和忧虑。为此 ,洪武二年 ,朱元璋告戒群臣 :“不禁贪暴 ,则民无以遂其生。”“此弊不革 ,欲成善政 ,终不可得 !”概括起来 ,朱元璋的反腐惩贪 ,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订立重典 ,动用酷刑 ,打…  相似文献   

2.
正先来看几个明朝王爷的名字: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铁、朱在钠、朱均钚、朱奉镅、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朱元璋是一个能干的人,会带兵,会打仗,开创了大明王朝,还是个潜伏在明朝的理工男!竟然都用化学元素来给皇室后代起名字!放着几千个常用汉字不用,明朝王爷为什么起这么高冷的名字?这确实是拜他们那个"强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赐!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爸朱五四、爷爷朱初一、  相似文献   

3.
25.朱元璋教育子女"德才并重" 朱元璋,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生活艰苦,讨过饭,当过和尚,因为没有机会上学,识字不多.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不知怎么讲到了"露马脚"这句话,就问:"哎,谁知道‘露马脚’这个典故?"我快速思索了一会儿,正要举手发言,同桌,刚从乡下转学来的肖劲男举起了手。语文老师点到他,他便站起来,滔滔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从小生活很苦。1651年参加郭子兴起义队伍,后来当了官,便娶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马氏是个粗手大脚泼辣能干的农家姑娘。后来,朱元璋当上了明朝皇帝,老婆的脚不是三寸金莲,而是尺余的大蒲扇,这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5.
"倒霉"一词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可仔细一想,总有点不对头,"霉"怎么"倒"呢?其实,"霉"是无法倒的,倒的只可能是"楣"。之所以出现这样错误的用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知道"倒楣"一词的来历。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倒楣"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后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沿袭并完善  相似文献   

6.
一般人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叫朱元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太祖的原名叫朱八八(即“重八”)。一代开国帝王,至尊至贵,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别扭难听的名儿呢?原来,我国古代有一种用数字给人取名的习俗。清代阮葵生著《茶余客话》中说,这种习俗最先起  相似文献   

7.
<正>简洁,是古往今来的文人衡量文章优劣的基本标准之一。什么是简洁?简而言之,就是言简意丰,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十分务实、不尚空谈的人。有一天,茹太素给他呈上一份17 000多字的意见书。朱元璋叫军师刘基读给他听。刘基念了6 370字,朱元璋还没有听出意思来。于是朱元璋命人把茹太素叫来,厉声呵斥道:"你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在两军阵上,岂不误了战机?"说罢命令左右将茹太素重打40大板。晚上朱元璋叫人继续读下去,一直读到16 500字时才涉及议题。朱元璋生气地说:"茹太素这份意见书,如果开门见山地写,只要500字就可以了,他  相似文献   

8.
正明朝初年,朱元璋在西南地区设屯立堡,屯堡人将先进的中原文化移入安顺,使汉文化在安顺扎根并沿袭传承。屯堡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就出了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陈法"。  相似文献   

9.
微博互动@海上清风: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见大将徐达功高震主,心怀忌惮。一次徐达身染背疽,忌食蒸鹅。朱元璋见时机已到,就传旨赐蒸鹅给徐达。徐达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含泪吃掉蒸鹅,倒在地上哭道:"飞鸟尽,良弓藏。"朱元璋听后嘿嘿一笑,摇头道:"不,这在我老家安徽叫作梯子  相似文献   

10.
宦官专权乱政是明朝政治的重要特征,本文拟从朱元璋实行的杀戮功臣、封藩、废丞相等政策与明朝宦官专权的关系进行论述。结论是:朱元璋的政策失误对明朝宦官专权起了他未曾料到的渊源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黎林 《语文知识》2001,(11):32-3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识字不多,所以最讨厌手下大臣说话、上书卖弄文采。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一份报告,要求速办五件大事,这份报告竟有一万七千字。朱元璋让人读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的政策失误和明朝宦官专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官专权乱政是明朝政治的重要特征,本拟从朱元璋实行的杀戮功臣、封藩、废丞相等政策与明朝宦官专权的关系进行论述。结论中:朱元璋的政策失误对明朝宦官专权起了他未曾科到的渊源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贫农家中,幼时读书不多建国后,处理国家事务,深感不便于是决心要为儿子请博学之士教诲,以保明朝天下。一年,朱元璋在浙江下察民情,巧遇一位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性情却十分耿直的老秀才,便派人请老秀才入宫教书,封为太子太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至明朝已经步入晚期。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体经过朱元璋的不断调整,君主的权利达到了封建社会空前强化的高峰。而这一君主专制政体的空前强化,又和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就非常重视政权建设不无关系。本文论述了朱元璋集团统一全国前的政权建设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就深深了解了元朝官场的腐朽糜烂,以及官吏贪赃枉法的种种弊政。因此,明朝建立后,他采用严酷的刑罚来改善官场风气,整顿吏治,并且改革创新了选官制度,使更多有德才的人得到重用,充实了官僚机构。  相似文献   

16.
明洪武时对蒙古人众的招抚和安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吴元年),朱元璋出兵北伐,问鼎元室,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以破竹之势攻下大都,将元朝的中央政权赶出内地。当时的元室重臣多率领蒙古军民追随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往北方,继续与明朝对抗。但是,时隔不久,退往朔漠的不少蒙古贵族、官僚又一批一批地率众脱离元政权,南下归附明朝。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蒙古人眷恋在中原的生活,明朝的军事征伐,蒙古贵族统治者的内部矛盾,朔漠地区的经济困难等,但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朱元璋采取了争取蒙古贵族,安抚蒙古人众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又具体地体现在明朝对蒙古人众的招抚、安置和使用上。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与明朝文书档案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地论述了明朝统治特别是朱元璋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的实绩,概述了明朝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子女教育问题相当重视。他采取各种措施,抓紧对子女的教育,以把他们培养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相似文献   

19.
解缙,江西吉水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在学术、诗歌、书法、散文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诙谐幽默,留下了很多的诗词趣话。一日,解缙陪朱元璋出游,朱元璋要解缙以《鸡冠花》为题吟诗。于是,解缙出口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有人提醒,不是红色的,是白色的。解缙又吟出了第二句:"今日为何浅淡妆?"随后,解缙又自己做出了解答:"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众人听了,连连叫好。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两处关于"内阁"的基本概念。一处是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的创立",另一处是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同样都是内阁,二者是否相同呢?一、二者的形成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是因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开始的。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于是进行了政体改革。1376年,明太祖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