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诱发学生独立探索、思考的一种重要途径。以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究新知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思维并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良好思维习惯。所以,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智慧,注重技巧。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复习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联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小立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有效创生问题,让学生不断走进数学,积极思考,主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学表明: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引导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是对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中善问的赞美。这说明:精妙的高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探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探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关注的是知识主体,当代的教育教学应转变观念,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以突出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教学为基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不断增长知识、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反思是对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和检验的过程,是一种探究和特殊的再概括,更是一种创新。反思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把问题蕴含的孤立知识"点",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拓展、联系,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系统性。解题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本质的联系,要质疑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联系和知识整合中丰富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体验"创造"带来的乐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积极调动原有的认知进行思考、分析、猜想、验证、总结归纳得出相应的答案.以"问题为中心"来设计高中物理教学,可以有效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利用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质疑建立探究性的问题,深入对重难点内容的思考;建立阶梯式的问题链来强化认知,学生的能力不断攀升;问题驱动学生对知识的异构重组,补漏查缺,帮助  相似文献   

10.
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善于解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数学就是在于会解题.数学教学就是以解题为中心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动地运用"方向性、目标性"解题意识,不断地自动调整思维的角度、化简变形的方向,避免盲目的思维,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真正有效地实现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意义.从心理学原理出发,解题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思维的目的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没有目标就没有思维.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注意使问题永远处于维果茨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强化学生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优化,培养学生强烈的方向性、目标性解题意识.本文通过几道例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也能够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制订进一步的讲课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甚至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隐含着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问题就像教师精心设置的"障碍"和"陷阱",学生在跨越"障碍"和规避"陷阱"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  相似文献   

12.
解振芝 《快乐阅读》2011,(10):181-18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能指明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不断地活跃思维,开拓思维,能让学生生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一、让思维在"问题"中发展"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以"问题"为中心,从重视"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视"问题的解决",使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思想品德课中的问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的,或者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但无论怎样,所提的问题应该是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不断认知和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对新知的一种摸索、探究、理解、提升的体验过程。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领悟能力、情感体验等有别于成人,因此,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作为教师,应当正视和理解学生的这种在"出错""纠错"中的探究体验,分析其背后的学习障碍。同时,更应当敏锐洞悉"错误"的价值,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在错中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在尝误中培养承挫能力,提升能力,探因求果,发展思维,让语文教学扎实而有效的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新知识学习之间的矛盾与碰撞。实践表明,认知冲突有利于学生在矛盾中发展,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从而累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发和制造"冲突",积极引领学生不断解决"冲突",在丰富多样的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生成活动经验,并产生成功的愉悦。一、于新知生长点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生长点,在新知识生长点形成一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是不断增长知识,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获得科学技能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意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让他们思考、质疑、动手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思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  相似文献   

18.
"问题"启发式教学是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应该是有效问题不断出现、思考、解决,并使知识得以升华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呢?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思维现象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自觉地"过渡"到与它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之中.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联想不仅能够沟通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在举一反三的训练方式中使学生对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实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问题乃通向理解之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善设问题、巧设问题,将问题整合到教学过程中,那么问题就会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引导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脚手架,成为能给师生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