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胜任力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未来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将会出现新的研究趋向:首先,从研究内容看,未来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将加强对教师绩效与胜任力的具体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次,从研究范围看,未来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不再是对教师个体胜任力的单方面研究,而是对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一切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编制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调查问卷,共包括24个项目。对282名被试进行正式施测。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包括五个胜任力维度:领导与创意胜任力、关系与沟通胜任力、学习与管理胜任力、战略与创新胜任力、信念与目标胜任力。问卷调查的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值是0.925,分半信度是0.886。创业胜任力的五个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外公务员胜任力的研究情况,着重从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的检验方法、公务员胜任力标准、公务员胜任力相关变量研究和公务员胜任力应用研究五个方面对国内公务员胜任力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公务员胜任力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作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发展工作体系,在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工作领域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基于此,以二十年来中国教育领域胜任力研究为视角,深入探讨校长胜任力的模型建构,教师胜任力的模型建构,教师胜任力与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胜任力研究趋势及局限,以期完善教师胜任力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统帅,对大学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引领作用。"胜任力"为大学校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胜任力"研究切入,从"大学校长胜任力构成要素""大学校长胜任力特征""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三个维度对大学校长胜任力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胜任力的定义、构成要素和胜任力模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空白与不足,需要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和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开发方法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关键胜任力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胜任力的内涵入手,通过进一步了解教师胜任力,高校教师胜任力,相关的胜任模型、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当代国内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特征、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结果,最后着力于推动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丰富教师胜任力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海高中教师应具备的胜任力模型,编制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测评工具,来尝试了解上海高中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并探索本模型对选拔与评价上海高中教师是否有效。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胜任力的角度,对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及测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通过分层对比专家、熟手及新手教师,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建构了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10个维度和78个评价指标的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及其定量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胜任力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西方国家率先对全球胜任力进行研究,我国紧随其后,从借鉴他国理念开始,逐渐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胜任力教育过渡,总体上呈追赶趋势。通过梳理近年我国全球胜任力相关研究的文献,发现我国关于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在年度数量、研究主题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球胜任力的概念和维度的确定,培养方式以及评估策略的探析,研究领域较窄、范围较小、程度较浅,在目前的培养中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师资问题、全球性课题的选用问题等。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条件和环境下全面广泛地推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仍具有难度,面向未来,我国全球胜任力研究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整理与完善理论体系,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进而深化对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与培养。  相似文献   

10.
周榕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94-98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 C.McClelland提出的胜任力理论,是目前管理学领域开展能力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在辨析胜任力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将胜任力理论引入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分析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核心技术。结果表明,胜任力模型对于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其未来研究将围绕模型构建、相关培训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5类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胜任力研究的扫描,我们可以发现胜任力研究的重点在于管理者胜任力的探讨,国内把胜任力研究成果用于教育领域,着重在胜任力的结构组成、未来教师胜任力测评技术等方面。而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比较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关于胜任力的描述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构建已成为组织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基于绩效的胜任力模型以及基于组织情境的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同时,对国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发展以及胜任力模型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OECD发布的PISA 2018全球胜任力评估报告强调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并指出教师在全球胜任力教育中起关键作用。但目前教师全球胜任力的要素、结构及其测评工具仍缺乏相关研究,且现行教师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未能与评价对应,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针对上述问题,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开发了教师全球胜任力学习连续体GCLC。它兼具评价与培训功能,具有针对性、连续性、科学性及融合性等特点,对我国教师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具有借鉴价值:一方面,要注重构建教师全球胜任力结构模型,创设教师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路径,在跨学科学习中培育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重视反思和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的研究至今还不到十年,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和其他与胜任力相关的研究;研究视角可概括为工作观、通用观和素质观三种;研究方法主要有行为事件访谈法、关键事件法、问卷调查法、工作分析法和专家小组法等。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现状要求其后续研究在内容上须多方扩展,在视角上须另辟蹊径,在方法上须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5.
胜任力研究在我国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胜任力理论的发展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师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教师胜任力的概念、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展望我国高校外语教师胜任力研究发展方向,旨在为高校外语教师的胜任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国际化进程使教师胜任力研究及模型构建成为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基于胜任力和教师胜任力概念界定、研究对象、模型构建、构建方法等方面的梳理与分析,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存在"水土不服"、模型构建不完善、研究对象受限、缺乏纵向与长期性追踪研究等不足,进而明晰今后研究仍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美术师范生教师胜任力是衡量美术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以师德胜任力、教学胜任力、育人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为核心的美术师范生教师胜任力三级评价体系对美术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美术师范生教师胜任力的问卷调查发现,美术师范生高度重视师德胜任力与教学胜任力,对育人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的关注程度稍弱,而对师德胜任力自我感知评价明显高于教学胜任力、育人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因此,高校在对美术师范生的培育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注重师德教育,增强师德胜任力;调整课程结构,增强教学胜任力;加强实践指导,增强育人胜任力;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胜任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所有者越来越关注管理者的选拔问题,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对胜任力与个人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发现:胜任力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在管理层级和年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层级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与个人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将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研究和企业选拔、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胜任力模型是从事特定岗位时获得高绩效所必需的深层次胜任特征的组织结构。利用胜任力模型能够完成包含能力界定、能力培训及能力评价在内的系统化能力研究。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模型的主体结构,并以行为事件访谈为核心方法,以胜任力编码词典为框架,分别完成远程教学11项通用胜任力及5项岗位序列胜任力的内容设计。利用胜任力自测问卷及因子分析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对胜任力模型在教师培训、教师考核及其他辐射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几年关于教师胜任力的论文的梳理与总结,并没有专门论述中小学数学教师胜任力的论文,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中小学数学教师胜任力的内容结构除了中小学教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之外还有五个维度,即:知识、技能、能力、动机、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