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金星 《江西教育》2004,(22):11-12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乘法进行乘法运算。数学思考:1.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2.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解决问题:能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反应讨论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重点: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乘法中符号的确定。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练习、归纳反思(四步四课型单元教学法)。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力。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培养学生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情感目标(1)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观点。(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数学语言叙述,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重点是符号的确定。(三)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是教学中的难点。(四)教学关键本节的教…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3.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体验数学活动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感受交流合作的重要性。4.教学重点、难点: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熟练进行加法运算。二、教学过程: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楚雄一中@刘勇  相似文献   

4.
刘杰超 《考试周刊》2011,(67):55-56
作者以有理数乘法教学实践为例谈数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算术数的运算,亲身经历、探索、体验有理数乘法运算及法则.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敢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初步认识数学的系统性,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起始阶段有两个主要教学任务:一是扩展数域,引进负数,建立有理数集;二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代数式,为数的运算过渡到代数式的运算奠定基础.然而,代数式的  相似文献   

6.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建构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路径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以数系扩充的视角分析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现实意义及运算本质,设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感悟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人教版""康轩版""singlee版"三版教材对"负负得正"内容的设计及对比分析,得出三版教材的呈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探索数学规律,揭示运算法则;第二种是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探索运算法则.通过对比分析,帮助教师在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数感"与"符号意识",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绝对值     
教材:冀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2.经历探索正数、负数及0的绝对值的过程.3.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重点:体验探索过程,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难点: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教学方法: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以谈话、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演示课件.〔评析〕教学目标简捷明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教学方法关注了学生的探究、交流与合作,较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规律的生成和发现过程;多媒体课件准备充分,能为学生直观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起到很好的作用.教…  相似文献   

9.
有理数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解释有理数及有理数运算的意义;灵活用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2.运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说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3.运用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学生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难点1.灵活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简化运算。2.将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能对一些数学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与合理的推断。解法指导1.借助于数轴求解。例1.x取什么值时,x>1x成立。分析:我们首先找出x=1x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小熊请客”。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在已学过的2、3、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出4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并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与小组合作中经历观察、联想、编写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编写4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后四句,会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较灵活的计算。教学关键经历口诀编制过程,多种方式运用口诀。教学准备课件、表格。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1.谈话:秋天到了,我们的好朋友小熊…  相似文献   

11.
郁建辉 《云南教育》2007,(10Z):26-27
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有理数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是两个负数相乘的法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材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历次教材改革中都格外地关注有理数的乘法,编写者设计了种种方案,以求用更好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笔者翻阅了1982年以来的一些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所采用的途径都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具学具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乘法算式卡片、若干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1.算式:2+4+5+8和2+2+2+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教师说明:后一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其中的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相似文献   

13.
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有理数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是两个负数相乘的法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材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历次教材改革中都格外地关注有理数的乘法,编写者设计了种种方案,以求用更好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笔者翻阅了1982年以来的一些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所采用的途径都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5.
调查与理论分析:“负负得正”何以不易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大纲(试用修订版)版教科书关于有理数教学的要求是“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主要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一册第22页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算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重、难点】知识的梳理既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设计理念】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等,调动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整理知识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数学的难点.文章通过比较四版本教材中“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一内容的编写方式,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并整合其他版本教材的课程资源,进而提出优化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陆芳 《黑龙江教育》2013,(Z1):29-3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课标《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了解乘方概念的产生过程;掌握乘方与幂的表示法,理解幂的符号法则;2.学会相同因数的乘方与乘法的互相转化,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教材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问题的思考,初步感受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首先是法则的教学,接下来才是具体运算的训练。但有些教师教法则一带而过,对于法则规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没有讲清楚或讲不清楚,原因是难度太大。经分析,乘法法则教学有三个难点:如何自然地出现带有“负数”的乘法,如何体现“负负得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