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底淡水厂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国家都面临淡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因此许多海水淡化工厂应运而生.从技术角度看,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成本相对较高。冈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海洋自身的能源来降低生产成本。瞧,这就是我设计的海底淡水工厂!它直接建在海底。利用海底的地热能量来生产淡水.源源不断地供给人类使用,既环保又节能。  相似文献   

2.
魏桂华 《新高考》2008,(1):34-35
“海水资源利用”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对海洋中蕴含的能源、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等的合理利用都是关系到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近年来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为背景的试题在高考中屡见不鲜。由于海水资源涉及化学物质、能量、生物、矿物及空间资源等等,内容比较广,因而这类题目综合性强,  相似文献   

3.
M.克莱因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正是数学的这种内在功能使得大千世界变得和谐,充满生机。  转动你的数学魔方,定能获得知识,变得更聪明。  1.一个新开张的油坊,店主为招揽顾客,出了这样一道趣题:“有两个容器,一个容器为27升,另一个容器为15升,如何利用它们从一桶盛有100升油的桶里倒出6升油来?”  2.清朝乾隆年间,乾隆想捉弄一下刘墉,要他回答两个有关人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北京九门每天进出…  相似文献   

4.
8月15日前后,俗称“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将在合肥科学岛上进行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实验。这意味着这一装置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其运行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其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在未来的核聚变电站中,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输出转换装置供人类使用。据了解,1升海水提取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  相似文献   

5.
新大纲在海洋环境这个单元安排了三大项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项是海洋的基本特征,包括海水的理化性质,海水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海水运动的传输作用),这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部分。第二项是海洋开发,包括海洋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这部分突出了海洋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第三项是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与防治,强调人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环境产生的问题及协调人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阳光银行     
太阳能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如何将太阳每日无私送给地球的能量收集、贮存起来,供人们需要时使用,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尝试将夏天的太阳  相似文献   

7.
对大连市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之际,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战略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水资源危机。本文在分析大连市水资源现状基础上,论证大连市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可行性,提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彻底解决大连市水资源短缺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开始使用水车的时代起,人们就希望对海浪、洋流和潮汐等种种海洋运动形式中蕴藏的能源加以利用,因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的海洋,每年吸收的能量达3.7万兆瓦,相当于地球上每年消耗电力总和的4000倍。每平方公里海水聚集的能量相当于7000多桶石油。作为直接取得蕴藏在海水中的能量的海洋温差换能(OTEC),可以利用被太阳加热的热带表层海水和2500英尺以下深部低温海水的温差发电。在美国夏威夷西岸凯鲁—克莱迪附近,已经建成了  相似文献   

9.
警惕水荒     
地球表面不是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着吗?有了这样多的水,为什么找们还要警惕水荒呢?因为地球上的水有97%是海水,海水含有较高的盐分,不能直接饮用和灌溉,只有3%是直接供人类饮用和灌溉的淡水,而且这些淡水大部分存在于南极、北极的冰峰和深层地下河。人类能直接取用的淡水只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一部分浅层地下水,而这些水还不到地球总水量的l%。人类对水的需要量是很大的,我们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要几十至几百升,一个30万人口的城市,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就不少于3万吨。工农业生产的用水量比居民生活用水量还大。随着人口迅速增…  相似文献   

10.
1.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2.两个空心球,大小及重量相同,但材料不同,一个是金,一个  相似文献   

11.
时事三问     
世界水资源状况是个什么样,尽管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盖,但真正可为人类利用的却寥寥无几。地球上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剩余2.5%的淡水中,大多数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能够利用的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世界淡水量的0.3%。如果把地球的水装在一个5升大的水桶里,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有一汤匙。  相似文献   

12.
创建中国的海水灌溉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取之不尽的海水灌溉庄稼是人类一个千秋之梦.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这个美梦有望成真.1997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2亿人;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2400立方米,农业占用水总量的69%,还有61%的耕地没有水资源保证.面对着狭小和干渴的土地,一个拥有大量闲置滩涂和海水的国家,不能轻慢海水灌溉农业.  相似文献   

13.
益智乐园     
《高中生之友》2012,(18):42
题目一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两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两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题目二五个大小相同的一元人民币硬币。要求两两相接触,应该怎么摆?题目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生存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一的表面积是海洋,它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要比陆地多得多。因此,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非常大。例如,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较冷的海水存在着温度差,这种温差能的总量相当惊人,据估算约有四百亿千瓦。又如海水的含盐量很大,它与江河入口处的淡水相比,就形成了一定的盐度差,估计这种能量也有三百亿千瓦左右。此外,还有潮汐能、潮流和海流能、波浪能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九八一年出版物刊出的数字,全世界海洋能的理论可再生量约为七百六十多亿千瓦。如此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正等待着人们用现代技术去开…  相似文献   

15.
一、从教材编写特点理解和把握教学重点"镁的提取及应用"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2单元中的部分内容,本专题以"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为题,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本专题的学习重点是如何从海水资源中获得人类需要的物质。从教材编写来看,突出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和原理,镁的性质居后,镁的化合物如氯化镁和氢氧化镁的性质渗透在镁的提取的流  相似文献   

16.
答不完: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看到视频好恐怖!再看到印尼大海啸的录像,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来了。问不倒老师,这是史上最厉害的海啸吗?问不倒:在人类灾害历史上,海啸无疑是自然界最强大的灾害之一。海啸携带着巨大的能量,掀起排山倒海的巨浪冲向陆地,让滨海区域的海水陡然上涨,海水伴随着隆隆巨响吞没良田、城镇和村庄,摧毁几乎一切陆地设施。除了印度洋大海啸,1755年里斯本海啸和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夏威夷海啸,也同样是人类历史上的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其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等现象将对生态系统及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说到地球环境,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全球变暖,其实海洋酸化也是人们迫切要面对的一个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海洋有什么影响?科研人员从一项对此所进行的全球调查得出了结论。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近乎一半的碳被海洋吸收了。2005年7月,英国国家学院任命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提交的一份报告称,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与海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重碳酸盐和氢离子,导致…  相似文献   

18.
潜能是指潜在形态的力量、能量或功能。它是相对于已经显现状态的力量或能量,也就是“现实”而言的。潜能在未被开发之前,是属于一种隐性的能量和力量,如果将潜能挖掘出来,那么潜能便变为现实。因此只要懂得如何开发这股人类与生俱来的能量,对人类的学习将会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对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战争,就有伤亡,如何减少伤亡,克敌制胜,是古今军事家所最关注的问题,于是,古代有铠甲衣,现代有防弹服。 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都首先来之或用于军事领域,这是人类的进步,也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以军服而言,近年来,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的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一八七二年,人们已经知道海水中含有黄金,曾激发起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热情。但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海水中含金量的估计值趋于减少。据一九六○年的资料报道,每升海水中含金量为九毫微克,即一亿吨海水中含有九百克黄金。这就是说,要从海水中获得一公斤黄金,就得处理一亿吨以上的海水,这从商业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近年来,美国麻省技术研究所的两位研究人员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