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本文首先区别了关于逻辑的哲学与逻辑化的哲学,区别了关于哲学的逻辑与哲学化的逻辑.然后提出:1.逻辑哲学是关于逻辑的哲学.哲学逻辑是哲学化的逻辑,而逻辑化的哲学和关于哲学的逻辑是没有理论意义的;2.“逻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不是逻辑哲学问题,而是逻辑问题;3.逻辑本体论问题是逻辑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建华 《华章》2007,(2):74
本文针对哲学逻辑这个概念国内外使用比较混乱的情况,对哲学逻辑这个词的来龙去脉,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用法作了一番比较详细的考察,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作用进行了梳理与辨析,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哲学逻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祝君 《华章》2010,(30)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逻辑特别是数理逻辑的迅猛发展,现代逻辑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进而使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收到世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的探究,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逻辑的哲学反思在逻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逻辑哲学的对象、主要论题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界定了逻辑哲学的精确。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统逻辑创立和发展到现代逻辑,对逻辑作哲学上的反思不断深入和展开.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逻辑迅猛发展和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要求和结果.逻辑哲学的主要论题包括:逻辑范畴的界定,逻辑真理,逻辑悖论,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推理、后承与蕴涵,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逻辑学成果是辉煌的 ,但问题也是突出的 ,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 2 1世纪 ,逻辑学的发展问题尤其令人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指出了逻辑研究中的三点误区 ,提出了逻辑学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发展原则 ;并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提出应结合其他思维科学来研究逻辑和加强逻辑哲学研究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逻辑文献中,“哲学逻辑”是个多义词。作者认为哲学逻辑是具有哲学旨趣或涉及哲学事业的非经典逻辑。哲学逻辑的崛起引发诸多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其中经典逻辑的界限、非单词性与演绎性、逻辑的数学化和部门化及归纳逻辑的归属等重要问题予以理论阐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肇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分析哲学引领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本文认为,分析哲学的兴起不只是一个哲学史事件,其发端深受逻辑哲学的影响,这一点在分析哲学创始者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哲学思想中尤为明显,本文尝试回顾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路径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历史哲学的发展,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即历史观、史学观和哲学观.历史观以历史本体为研究对象,史学观以史学为研究对象,哲学观以历史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沃尔什所谓"思辩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逻辑划分,分别相当于历史观和史学观,只不过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而已.本文则阐述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哲学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哲学研究正在遭遇方法乃至研究性上的质疑,原因是教育哲学研究并没有应用现代研究推崇的规范化研究方法.从目的和方法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研究的根本追求是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又需要通过对教育事物的整体性把握来获得.因此,教育哲学研究对整体性把握教育事物的追求决定其在方法上具有以下基本定位:教育哲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性把握事物的方法;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处理对象是命题;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环节是命题收集、整理和再表达.教育哲学研究在方法上的这种基本定位最终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逻辑推理方法,既可以有传统的演绎逻辑方法和归纳逻辑方法,又可以有以逻辑推理为内核的概念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冯·赖特的学术研究范围十分宽广,具体涉及归纳逻辑、哲学逻辑、伦理学和行动理论、心智哲学、文化哲学和维特根斯坦研究等众多领域,并且大都卓有建树。其学术研究的特点是融通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是当今世界上处于分析传统和诠释学传统之间的杰出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西方逻辑在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的第二次东渐,对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逻辑东渐促成了当时哲学观念的新变化;第二,逻辑东渐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第三,逻辑东渐诱发了"逻辑哲学"这一全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出现。西方逻辑东渐对中国近代时期哲学革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文化建设蓝图的一种有益探索——妥善处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进步文化成果,扬长补短,择优而从。  相似文献   

13.
休谟问题是逻辑哲学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剖析了解决休谟问题的典型方案,指出这些方案的局限性,提出对于休谟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思路、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效应,而不在于最终能否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哲学逻辑这个概念国内外使用比较混乱的情况,对哲学逻辑这个词的来龙去脉,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用法作了一番比较详细的考察,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作用进行了梳理与辨析,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哲学逻辑的精确涵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管理哲学研究中静态横向的模式,主要反思孤立管理理论和学说的做法,提出管理哲学研究还需要纵向的努力,即通过砷管理思想流变的考察,揭示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以解决管理知识发现和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何新著作《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的分析,概括了何新在强调意识形态、突破传统哲学观点、探索构建新逻辑——泛演化逻辑诸方面所作出的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教育技术学的哲学批判(之一)——逻辑起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哲学本体论出发,指出教育技术学存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逻辑起点等基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教育装备学逻辑起点的研究,说明逻辑起点的探求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逻辑观视域中的“逻辑学科”应该包含3个层面,其一是逻辑本体学科,又可称之为对象逻辑,它是以演绎逻辑为核心,同时包容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逻辑学科群;其二是研究对象逻辑基本问题或哲学问题的元逻辑学科;其三是对对象逻辑原理进行系统性推广和运用的应用逻辑学科。从对象逻辑到应用逻辑,其间的桥梁是逻辑科学方法论学科,包括演绎逻辑科学方法论、归纳逻辑科学方法论以及辩证逻辑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本体论出发,指出教育技术学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逻辑起点等基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教育装备学逻辑起点的研究,说明逻辑起点的探求方法。  相似文献   

20.
哲学思想中的严密逻辑性在于哲学意识形式中的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是高度一致的。这种高度一致是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所致,是由哲学的精神使命、文化使命所决定的。哲学之所以能不断地推进逻辑的缜密性,原因来自主客观世界规律的相互作用,哲学能用逻辑的方式反映和陈述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于思维的逻辑法则是贯通思维规律和客观世界规律的精神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