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现状,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或API鉴定系统及K-B法,对1326份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326份合格痰标本分离检出病原菌982株,检出率74.1%.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共540株,占54.9%;革兰氏阳性球菌共196株,占20.0%;真菌共246株,占25.1%.1326份合格痰标本中检出存在混合感染的标本176份,占13.3%.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最低,其次是头孢哌酮和阿米卡星,对氨苄西林耐药力最高,234株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菌89株,占38.0%;50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20株,占4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分别高达97.5%和97.2%,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其次对环丙沙星较敏感.9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MRSA57株,占63.3%;75株表皮葡萄球菌检出MRSE42株,占56.0%.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但真菌引起的感染高于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混合菌感染占了一定的比例,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桑葚浆果作为酵母菌的分离源,从桑葚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酵母菌,进而对所选菌株进行两级筛选.经过初步分离共得到了50株酵母,进一步TTC染色分离,共得到可产酒精的酵母28株,其中发酵前期14株,发酵中期8株,发酵后期6株.  相似文献   

3.
辣椒套作大蒜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辣椒棚内种植大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辣椒植株边种植大蒜对辣椒疫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株、3株、4株大蒜种植与对照区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在各个处理中,以种植4株大蒜防治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药用植物大黄藤中分离出内生放线菌2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病菌和链格孢菌为受试菌株,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有14株内生放线菌对1株或1株以上的受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有1株(ADG11).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藤内生放线菌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五角枫进行不同密度(60、90、120和150万株·hm-2)五角枫苗木培育.二年后进行生长调查发现,密度为120万株·hm-2苗高最大,90万株·hm-2的次之,而60和150万株·hm-2的苗高最小;密度为60、90、12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平均地径没有显著差异,而显著大于密度为15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对苗木生长季(7月底至9月底)叶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五角枫苗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花青素含量不断上升.高密度培育(15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花青素含量上升最大,而低密度(60 万株·hm-2)的上升最小.因此,考虑苗木生长状况,应优先选择120万株·hm-2的培育密度,而考虑苗木的变色效果,则应选择150万株·hm-2的培育密度.  相似文献   

6.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将柔嫩艾美尔球虫凤阳株通过鸡体传代筛选早熟株,传5代后,接种鸡只,观察早熟株的致病性.选择30只15日龄健康无球虫感染鸡随机分成3组(n=1 0)(Ⅰ、Ⅱ、Ⅲ组),Ⅰ、Ⅱ组分别口服接种等量(1×105个/只)经5代选育的早熟株和亲本株孢子化卵囊,Ⅲ组为不接种空白对照组,根据临床表现、成活率、饲料转化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病变指数等指标判断早熟株与亲本株致病性差异,以及与不感染对照组的差别来衡量选育结果.结果表明早熟株与亲本株、早熟株与对照组的成活率、饲料转化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病变指数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了早熟株的致病性没有明显的降低,可能是选育代数过少所致.  相似文献   

8.
从豫北地区7家规模化猪场采得疑似仔猪黄痢、白痢、水肿病病料64份,实验室共分离到大肠埃希氏菌28株,经血清学试验鉴定为O_2的4株、O_(149)的3株、O_9的3株、O_(O07)的3株、O_(20)的3株、O_(138)的2株、O_(60)的2株、O_(45)的1株、O_(141)的1株、O_(63)的1株、O_(147)的1株、O_(149)的1株、O_8的1株,另有2株未能定型,以O_2、O_(149)、O_(107)、O_(138)、O_(20)、O_(60)、O_9等株血清型占优势.对不同分离菌株做了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该地区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治疗中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18-2019年7个批次送检的病死雏鹅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毒力基因,以及药物抗性基因的PCR扩增,为畜禽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用药指导,并对其致病机理和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病死鹅的肝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药物敏感试验,并提取分离菌DNA模板、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对比,并对其相关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PC R扩增.结果:从上述试验中分离到7株肠道沙门氏菌.7株分离菌均表现多重耐药性.2株扩增出blaterm-1基因,3株扩增出baCMY-2基因,6株扩增出卡那霉素耐药基因aasA1,7株均扩增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均未扩增出喹诺酮耐药基因qnr,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株扩增出肠毒素基因stn和菌毛素基因inv J,3株扩增出菌毛素基因sip A,均未扩增出毒力岛基因misL和毒力岛基因ss aB.结论:7次送检鹅死亡原因是肠道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7株分离菌均含有多种毒力基因及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集产蛋量突然下降的疑似发生EDS—76病鸡群中产软壳蛋鸡的输卵管为病料,经鸭胚传代,分离到一株血凝性病毒(FE_1株).该病毒株对氯仿不敏感,耐酸(PH3.0),通过与EDS—75—AV—127株及新城疫阳性血情所做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表明,FE_1株与AV—127株的抗原性相同,而与新城疫病毒无抗原相关性.因此证明FE_1株端病毒属EDS—76病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常规药敏试验中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了解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587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酶阳性率,并对其体抗生素耐药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总阳性率24.7%.21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菌株66株,阳性率30.1%,368株大肠埃希氏菌中ESBLS菌株79株,阳性率21.5%.ESBLS产酶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高达86.4%—100%.较不产ESBLS菌株高74.6%—83.1%.所有受试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治疗ESBLS细菌引起的感染,应用碳西霉类、头霉烯类,或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年生的新疆杨与吴屯杨在同一条件下的生长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吴屯杨共植入4436株,死亡342株,吴屯杨的成活率为92.3%;而新疆杨共植入4399株,死亡513株,新疆杨的成活率为88.3%.通过调查吴屯杨和新疆杨的株高、地径、胸径,发现吴屯杨无论是株高、地径、胸径这些生长指标都优与新疆杨,因此在同一生境下吴屯杨比新疆杨生长速率更快,整体生长比较稳定,抗逆性速生吴屯杨引种至南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汝城县热水温泉产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利用尿素酶试验和蛋白酶筛选培养基,碱性磷酸酶、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检测方法对此前已鉴定的13株菌株进行产酶筛选,结果显示其中10株菌过氧化氢酶试验呈阳性、1株菌尿素酶试验呈阳性、9株菌氧化酶试验呈阳性、3株菌过氧化氢酶试验呈阳性和8株菌蛋白酶试验呈阳性.为嗜热微生物源工业酶研发提供基础,也可表明所筛选出的菌株在工业酶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两株草甘膦降解真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磷除草剂,长期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微生物降解是生物修复草甘膦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受草甘膦污染严重土壤中富集、筛选并分离到6株降解菌,包括2株细菌,4株真菌.选取降解效果较好的两株真菌HS-04和HS-05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S-04和HS-05均能以草甘膦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30℃、150 rpm条件下,6 d内对浓度为200 m g/L的草甘膦的降解率分别为85%和91%.两株真菌在草甘膦浓度为400~600 m g/L时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从关白附(Aconitum Coreanum(Levl.)Rapaics)中分离出内生菌共29株,通过TLC检测筛选出2株可能产生生物碱类成分的内生菌.对筛选出的2株内生菌株的发酵培养物分别以纸片法和MTT法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2个内生菌株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肝癌细胞SMMC-7721、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2株内生菌分别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6.
032基因缺失猪痘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毒力减弱的猪痘病毒载体.方法:以猪痘病毒野生毒株NT1501株为亲本毒株,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缺失032毒力基因的猪痘病毒SPV△032.检测SPV△032在不同种属来源细胞系中的培养滴度,并通过动物试验来检测其毒力.结果:猪痘病毒SPV△032株与野生NT1501株在PK15和ST等猪源细胞中的培养滴度差异不显著,均可达到5.0×106 TCID50左右.猪痘病毒SPV△032株在Vero、MDBK等其他物种来源的细胞系中不能进行复制,连续传代2~3代以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不到猪痘病毒基因,与野生NT1501株培养结果一致.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用高浓度SPV△032接种实验猪,接种部位皮肤未出现任何症状,比野生NT1501株的毒力显著降低.接种SPV△032实验猪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NT1501株(P<0.05).接种SPV△032的实验猪不会通过粪便等途径向环境中排毒.结论:本研究构建了032基因缺失猪痘病毒SPV△032,该病毒的毒力与野生NT1501株相比显著下降,可以作为弱毒猪痘病毒载体,用于兽用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17.
软腐病是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对白菜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对从不同生态环境下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共得到菌株73株.测定它们对白菜软腐病的拮抗性,得到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11株,占分离菌株的15.1%.其中菌株M-14的拮抗性最强,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钾细菌UV诱变处理,获得了两株正变株,其解钾能力分别为7.05mg/m1(K2O)和10.25mg/ml(K2O),较出发菌株提高1282.35%、1909.80%.并且通过酸碱、温度驯化,得到一株正抗性变异株,其解磷解钾能力分别是73.mg/ml(P2O5),4.41mg/ml(K2O),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35.97%,25.5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实现涡阳苔干栽培的高产高效,对株行距配置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两因素四和五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20个处理,比较各组间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行距的增大,苔干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定植密度在180000~210000株/hm2,行距30~35 cm,苔干产量最高.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每穴2株定植产量较低.结论:生产宜用定植密度180000~210000株/hm2,行距30~35 cm,能够获得较高的苔干产量.  相似文献   

20.
用鸡源新城疫病毒凤阳分离株WF00C对9~10 日龄SPF鸡胚的尿囊腔接种,成功增殖了该病毒,采用一步法RT-PCR技术扩增WF00C病毒的F基因,获得了1条1.7kb的特异性条带.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大小为1782bp,含有1个1662bp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554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WF00C株与国内外其他NDV F基因的同源性为84.8%~97.5%,其中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同源性为87.1%,说明WF00C与国内外的传统毒株有较大变异.与Taiwan95株和J株的同源性为94.1%和97.5%,说明WF00C与Taiwan95株和J株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相似性.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Arg-Arg-Gln-Lys -Arg-Phe117, 表明为NDV的强毒株.蛋白疏水性和抗原性分析表明与标准强毒株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