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活干活,不干不活;成长成长,成“长“不长;做个“匠人“,健康阳光。“匠之国“——看到日本人这样说自己,我受刺激了。日本驻华大使馆寄来的《越洋聚焦  相似文献   

2.
3.
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静静地流逝。在“纸媒会不会消亡”的众声喧哗中,岁月的脚步又匆匆迈过了一年。回望自己的这一年,有很多梦想照进了现实,亦有不少“年度计划”没有兑现。新的一年,各种唱衰纸媒的声音可能还会不绝于耳,甚至会愈演愈烈。我期待能更好地精耕细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坚守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给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4.
如何写活、写深、写好新闻通讯,一位资深记者在多年的写作和讲课中,总结了两句话:“把自己写进去,把别人写出来”。把自己“写进去”,就是要求作者深入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抓取第一手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先进入角色,融入其中,才能够把别人生动地展示出来。这两句话,对通讯写作及其它文体的写作都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把自己写进去,把别人写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艰苦努力才行。特别是把“我”写进去后,文章中还似乎看不到“我”(作者),那就更不容易了。因此,有人说,“一个记者如果把‘我’写得很…  相似文献   

5.
庹震 《新闻与写作》2008,(12):60-60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记者或通讯员写稿子时自己十分激动.甚至流着眼泪写稿子。等稿子交给编辑时.编辑却激动不起来.认为并不感人。有时作者写作时动了感情的报道.读者看报时却感到平平淡淡。  相似文献   

6.
直播热线、主持人、综合板块三位一体的节目形式,让广播重新审视自己。有人预言,广播正在或已经走出低谷,广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也有人称,广播根本就不曾有过低潮,何谈走出低谷之事。见仁见智亦见真情。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中期,广播界提出过“自己走路”的口号,其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不小进展。十年动乱,脚步停止,甚至还出现过电台记者不许写新闻的莫名其妙的禁令,广播台干脆成了念报台。一张报纸反反复复从早念到晚,如是者好些年。现在, “自己走路”的口号终于又被提出,并且谈到要“学会自己走路”——原来,过了“而立”之年,我们竟连走路还没有学会!事实如此,也只好这么提。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2012,(18):94
乐都梨乡醉美宁陵走吧,到宁陵去,沿着这八大看点,一步一步走进既原汁原味又时尚创新的采摘节,去感受中原文化大发展的硕果秋天……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一提起宁陵,人们就会想起这些桂冠。宁陵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花天酒地"是对宁陵最简洁的概括。"花"就是春有漫天飞雪的万顷梨花,秋有遍地飘香的璀璨梨果,"天"就是中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日本京都会议上,WiMAX技术顺利通过了工作组级别的讨论,如果在下一级别研究组没有不同意见,WiMAX就可以正式成为3G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我国新闻媒体行业深入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并在全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然而"走基层"报道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工作者应如何将这项工作坚持做到底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我们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时刻谨记"走基层"是我国媒体应实行的最基本的政策,为人民服务也永远是我国新闻媒体的行业灵魂。一、"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年的两会报道紧扣"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民众、关注民意民愿、突出反映基层民众和基层代表的声音,综合运用各种报道形式,打通各种媒介平台,凸显出非常强烈的"走基层"特色。仅从栏目名称看",走基层"成为今年两会报道栏目设置的重要抓手,在栏目名称中涵盖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典型报道 我们的新闻事业,历来重视典型报道,它是经常运用的传统性重要报道手段。 说起抓典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文学中的典型。 首先,有必要弄清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的原则区别。对此,50年代曾有人写了专门文章,一些研究成果,基本被概括进《当代新闻学》一书,不妨摘录一些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翼 《军事记者》2005,(7):69-69
“来”和“去”是我们写稿时常用的两个字,但从学员的来稿看,许多同志将这两个字用错了。当然,有些人是由于粗枝大叶造成,也有些人属于不懂得这两个字的不同用法。这里,先举几个来稿中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现在,报纸正经受着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报纸间的竞争硝烟滚滚;广播电视的新一轮改革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给报纸更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鉴于电子媒体目前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即时性,而开掘不深的情况,搞好深度报道便成为报纸与新兴电子媒体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写好深度报道就要下功夫写别人眼睛“看不到”和“看不透”的东西。 所谓写“看不到”的东西是指,除了写现场所见所闻外,还得写记者在现场未能目睹的或是别的媒体记者尚未发现的一些东西。这就要依赖记者的发现力了,即善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追击,跟踪采访调查,获…  相似文献   

15.
"匠之国"--看到日本人这样说自己,我受刺激了. 日本驻华大使馆寄来的<越洋聚焦--日本论坛>7月号,最后一篇是<复苏的匠之国·日本>.文中,日本经济产业省事务次官北畑隆声说:日本的强大之处,日本竞争力的出发点,在于"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艺".他分析,日本具有"以精心制造为乐"的国民性,日本人都有与工匠相通的那种精益求精的执著精神--"最高的愉悦是能够快乐地做活儿".日本一直重视对中小学生的相关教育和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尊贵".  相似文献   

16.
唐宏 《新闻窗》2010,(6):78-79
当前,媒体竞争愈演愈烈,往往重大新闻一发生.重要活动一开始,电视台一直现场直播,网络新闻随时更新,手机信息不断发送。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仿佛新闻大战,独家的可能性已基本为零。在这样的环境里,报纸——一般只能在事件发生第二天才面市的媒体,如果固守传统的报道模式,势必遭到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抛弃。  相似文献   

17.
如何写好故事,一直是新闻采访中需要记者直面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事实上,好的故事需要依靠一个独特的镜头去推动,让稿件字里行间穿插的都是画面,这样才会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镜头的确定,与记者敏锐的捕捉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许琳 《新闻前哨》2013,(1):63-63
在“走转改”活动中,新闻记者如何真正沉下心来,用群众的视觉去观察问题,用群众的语言去描述生活,让自己的笔下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充满生命力的“活鱼”?  相似文献   

19.
核心阅读:典型人物报道,容易掉进神秘化渊薮,给读者带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心理排斥感。典型人物报道必须去神秘化,才能赢得读者认同并产生心理共鸣。因此,要走平民化路径,视角要多瞄准普通人,多呈现具有人性美的细节,多采用平实的报道语言。典型人物报道是彰显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审读心理在改变。面对一则典型人物报道,常会有读  相似文献   

20.
"走基层"报道是正在蓬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近两年来,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时代关切,迈开双脚,深入基层,采播了一大批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的好新闻,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走基层"的新闻报道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立台"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