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让反“客里空”的警钟长鸣, 这是新闻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新闻采、写、编、播(发)的整个生产流程来看,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新闻失真。由于新闻采访处于第一道工序,更由于采访决定写作,采访先于写作,所以因采访失实而导致的新闻失真是最大量的,也是较难克服的。从采访这一关开始“打假”,无疑是抓住了“治假”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采访是在一种近乎绝望的状态中开始的.因为时间的紧迫,也因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对我们而言很是陌生的政治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3.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片面性及其他从1950年7月到1951年4月,《人民日报》派我三到朝鲜,先随朝鲜人民军采访,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文字写了不算少,究竟完成任务没有呢?当时自我感觉是好的,领导也说很不错。特别是第一次,我国仅派出一人,又在南朝鲜新解放区和战区走了一大圈,占有“热点”、“独家”的优势。但是,用现在眼光看看,也许只能得六七十分。第一次与英、法两国的党报记者同行。首次出国采访,自我提醒要发愤,要谨慎。后两次同中国同志一起,记者甚多,大家比着,还是信守上述自律。发愤当然很对。谨慎也好,但有时变成拘谨,加上某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采访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第一次见面,彼此互不了解,难免之间隔着一堵“墙”。采访者如何主动出击,拆除这堵“墙”,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迅速达到采访的目的,这是采访中的一大难题。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套近乎”是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共同兴趣法所谓共同兴趣法,就是通过畅谈被采访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7.
大连电视台国际部的外宣 节目《中国大连》从2000年第3 期《出国打工》开始,以后陆续加 进了十几期的3-4分钟的人物 访谈。这样的访谈怎么做?这是 本文思考的。 如何打开被采访者采访前 的自然状态?访谈对子被采访者 可能是陌生的或是第一次,关键 就是开机前我们如何去调整被 采访者的情绪,使访谈在轻松的 话题中,在自然的状态中使被采 访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进入角 色,谈话亲切、自然、流畅。 例如有一期节目,被采访者 是东北财经大学渤海酒店管理 学院副院长谢彦君,谈话的内容 是关于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因谢 老师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正确的提问方法是成功采访的第一步。1、从提问的逻辑关系上划分,人物采访提问通常有“正漏斗型”、“倒漏斗型”两种。正漏斗型:将采访题目按照由大到小、由全面到具体的顺序排列,广口朝上.以笼统开放的泛问起始,渐渐“聚焦”到一些细微具体的问题。在关于某些大活动、会议、项目等话题的采访中,其实用性还是相当强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采访     
1982年秋天的一个上清早,我在铁道部机关的大楼前踌躇徘徊.开始了我第一次采访。我是这年八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的。报到前,我参加了《萌芽》在烟台举办的笔会。这是《萌芽》复刊后举行的第一次笔会。  相似文献   

10.
与王霁社长的第一次见面说起来颇为赶巧,那天南宁急着催他的一篇稿子,而我手头没有他的联系电话,只好未打招呼就来到了人大出版社,他刚好下楼要去教育部开会,这样就在电梯口碰见了。在此之前,虽然也见过王社长的照片,但乍见本人,依然让我吃惊于他的年轻、精神与儒雅风度。为了采访,后来又陆续地与他联系了几次,最终约定在一个下午进行,当时,他刚参加完新闻出版署召开的一个会议。为了接受我的采访,把社里的一个会议推迟了。我们的话题从展望已在眼前的21世纪出版聊起。王霁同志沉思着说,“对一个世纪的100年要作把握——哪怕只限于一个行业也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  相似文献   

11.
采写训条     
采访1.消息源。采访记者的第一步,是从发掘消息来源开始的。警察局、法院、官厅、政党、国会、大学、有影响的团体、大公司等等,不言而喻,是消息源,动物园、博物馆等等,也是消息源。对于一些大的消息,其他报社都“张着天线”,在竭力搜寻,我们必须把触觉扎得更深、更广。采访的“武器”,是记者的诚实、亲切的态度。同时,要善于提出丰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叶连娜·科索娃是一位迷人的女士。初次见面你绝 对想不到她是一名间谍——克格勃第一总局的工 作人员。你更想不到,这位女间谍会成为一名雕塑家和艺术家协会的会员。匈牙利著名雕塑家格兰特纳参观了她的第一次作品展后在留言簿上写道:“我感到惊喜。科索娃很有才华。对一名妇女来说,在这个年龄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是很少见的。我都有点嫉妒了。她还会做出许多成绩。”科索娃是如何开始学习雕塑的?她又是怎样进入克格勃的呢?前不久,她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讲述了她的种种经历: 一切都是从我丈夫常驻匈牙利开始的。我丈夫常驻匈牙利18年。有一次,我们去作客,主人给我们看了贝多芬的石膏面膜。我要来了粘土和工具,复制了一个面膜。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第一个“国际妇女劳动节”,欣逢“两会”在北京召开,妇女话题不免成为传媒重点。但和每年不同的是,今年围绕女性话题展开的不是“权益保护”、“尊重女性”之类积极性的话题,抢占一些传媒重要版面的焦点竟然是:妇女“回家”! 且看话题操作方法:有人认为妇女应该“回家”——采访正反两方意见——接听读者电话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评委,我阅读了一部分“新闻采写一得”征文稿件,这些总结新闻采写的心得体会,都是来自各地报纸的新闻记者和业余作者之手,文章比较短,内容生动活泼,读起来朴实亲切。在采访第一线上有那么多的记者,重视采访心得体会的总结这是很可贵的。可见《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举办的这次征文,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成功的。从记者们写自己采访中“一得”的内容来看,写得比较好的,可以说是善于总结,写得不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进<南方周末>后第一次因为采访而流泪,以前无论采访多么悲惨的事,我都是很克制的. 对我来说,做调查记者最大的诱人之处,可能就是从一鳞半爪的信息开始,然后挖出一个个事关公共利益、甚至牵涉国脉民瘼的的事实.在这一过程中,常常要经历对智力和毅力极限运动式的挑战,迷上这种挑战就像一个极限运动员迷上那些危险游戏."侦破"神雕之死及背后的野生动物地下贩卖黑网,就是这样一次对自身力量的挑战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1 刚做记者的时候没有尴尬,只有风光。记得第一次当记者,第一次到大港油田采访,坐在第一桌用餐很是风光,很是得意。一年后,又拿了批评油田某部门的小样被油田领导隆重接待,之后依旧风光地被小车送回,很有点得胜还朝的英雄感和大丈夫感。又一年之后,油田领导当了市委宣传部长。部长到报社慰问记者的时候,握着我的手说:“不用介绍,我们是老相识啦。”部长亲切,我很尴尬。  相似文献   

17.
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新闻采访也同此理。笔者作为《人民日报》实习记者,在两次采访中略有体会。一次是看起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心中无底的采访。去年10月初,领导让我去河南采访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及粮食拍卖第一天的交易。我学外语出身,对经济一窍不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采访     
范敬宜 《传媒》2000,(12):45
对于每一个新闻记者来说,第一次采访都是终身难忘的。我也同样,不过那一次不是成功的采访,而是失败的采访,教训深刻的采访。 我的新闻生涯是1951年9月初,从上海分配到沈阳《东北日报》开始的。那时,初出茅庐,雄心勃勃,一心想当个像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那样的著名记者。不料踏进报社以后,首先分配到工业组当见习编辑,成天编些百  相似文献   

19.
冷宇 《新闻与写作》2002,(4):23-23,24
于过几年记者的人大都会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带着一个问题去采访,谈了几个小时,采访本上记了几页甚至几十页,当双方都觉得有些累了,于是暂时放下要谈的话题开始闲聊。可往往就在这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闲聊中,会有一两句话突然打动了你的心,激发起你的采访欲望,刚才的疲惫一扫而光,立刻抓住这个话题深谈下去,而且往往这个新题目会“后来居上”成为采访重点,原来的题目反而“退居其次”。这个新发现的题目写成稿件后也大都能成为好新闻的竞争候选稿。 闲谈之中出新闻,不经意间抓好稿,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合上采访本现象”,自…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方行业协会何以率先叫板国家版权局?在过去的一周里,广州娱乐业协会的会长黄世球成为了新闻人物。但媒体的关注和话题的敏感,却让他很矛盾。一般情况下,在刚接到媒体采访电话的时候,他会抱怨着不要再骚扰他了,他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但随后,他会在深呼吸的调整后,滔滔不绝地陈述协会的一揽子观点。他不停地通过电话向外界重复一句话是:“我再重申一遍,我们不是反对收费,我们是反对这种收费方式。”统一与分歧11月24日,他在接受本刊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接到6个这样的电话,向对方抱怨了6回,重申了十多次他的观点。然后他开始当着记者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