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阵地。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早已来临,智能手机的应用体验逐步提升,使得手机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首选电子终端。利用移动互联设备的时效性、隐蔽性开辟了创新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成为家校共育的新形式。在工作中,利用微信平台与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学生情况,传播正能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目前,手机比电脑更加普及,智能手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广大中小学生家长不但购买了手机,还都开通了无线网络,这为农村中小学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家校共育成为了可能。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同时,有些家长会谈网色变。网络有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如何扬长避短,在家长的有效监督下,发挥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家校沟通和班级建设的工具,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帮助家长和学生克服网络带来的弊端,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也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而家校共育素养作为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所有班主任重视。作为班主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养,才能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1.见微知著,抓住契机。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表情、言语、动作等探幽索微,洞察学生的内心奥秘,抓住教育契机,设计贴近班级和学生兴趣的  相似文献   

4.
5.
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校共育”一词不再陌生,它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正是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处学校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分析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特点,以“沟通”为中心,为更好地实现中小学“家校共育”提出一些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6.
7.
寇玉菊 《教学月刊》2021,(4):63-64,F0003
家校共育,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在这一关系中,家庭与学校的目标一致,但职责却不相同。班主任是班级家校共育的核心,更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工作中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做好家校共育中的学习者、教练员、合伙人和润滑剂。  相似文献   

8.
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主要指两者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因现实中经常发生两者的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为确保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统一,首先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部关系、教育功能、教育水平、表现方式和教育过程的区别。为实现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权责统一,应做到:以"太极型"家校关系为理念引领;实现学校指导家长和家长参与学校相辅相成;协商确定学校和家庭的权利与职责;明确学校和家庭各自地位,积极协作;厘清学校和家庭各自角色,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9.
周云 《江苏教育》2022,(66):58-59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为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而健康的成长,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聚焦“特殊儿童”进行家校共育的积极探索,使“家校共育”做得有力度、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家校合作中,学校一般占据主动地位,家长往往是被动参与。戏育坊以戏剧为媒介,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讲述、演绎自己的故事,彼此在共情中相互理解,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家校关系,进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进步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经过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劳动教育教学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被弱化,导致学生劳动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缺乏劳动意识,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善于劳动、轻视劳动。中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学校要注重开展家校共育模式,以此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是新时代下新的网络空间,包括信息传播、个体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多层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中之重,在“微”时代下“教”和“育”更要齐头并进,使这种教育新模式发挥最大功效。本文首先从互联网、微信等“微”模式的普及与影响方面展开探讨;进一步分析“微时代”下家校共育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利用“微”平台为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性格正处于塑造期,学生学习与生活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需要切实做好家校共建,通过家校共建的方式为初中生学习与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本文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分析家校共育的方法和措施,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9,(22)
苏霍姆斯基曾说: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是否一致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一致性较差,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空有其表的房子,一碰就会倒塌。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完善。家校共育,需要教师走出教室深入家庭,需要家长走出家门加入学校管理,进而真正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后续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能否全面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兴旺发达与"中国梦"的实现,对其进行全面和谐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实施家校共育.然而对于大学生的家校共育还存在很多障碍,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在教育方向上很难达到一致,难以形成合力来提升教育效果.鉴于此,应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强化家校共育建设,以期在各方面统筹合力构建宽广的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仅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还深深地扎根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中,给家校合作带来飞跃性的突破。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怎样有效地做到家校共育呢?首先要杜绝网络带给家庭的负面影响,让传统游戏代替网络游戏。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让信息技术为班队会开辟新的领域,为家校合作架起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和落实,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其地位也在小学教育中逐渐提升。然而,虽然这一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但是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家校联系不足和偏重学生成绩等问题。这样的教育现状不仅暴露了家校共育模式的问题,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家校共育为基础,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共育、德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将孩子培养成长,家庭要和学校做到紧密配合、携手合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学生的使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和家校共育成为教育的整体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基础教育的改革与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资源的协调性相比较传统而言有着较大的改善,但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学校与家庭沟通存在薄弱环节,所以家校合作现状差强人意,出现教育失衡现象。所以在新教育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育有助于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与家庭中接受到多元化教育,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新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具体方法,希冀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肖生巧 《教师》2020,(3):7-8
家校共育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对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成因,如学业因素、家庭因素、成长因素,而后从整合教育力量、健全教育链条、促进健康发展三个角度介绍了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提出了对策,包括立足学校主体、加强家风建设、密切家校联系、开展社会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