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高考语文越来越强调阅读,一张高考语文试卷,就涵盖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大阅读,古诗文阅读又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歌赏析。阅读已经名副其实地坐稳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这三大阅读中,无论考题难度还是考生得分情况而言,尤以文学类文本最为严峻。我就文学类文本这一题型,重点谈谈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考查的趋势及其解构方式和考生必备的解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曹慧敏 《作文》2022,(40):63-64
<正>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出便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阅读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活动。高考的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语文高考题型的变化,试卷中阅读量的加大也在倒逼教学做出改革。文学类文本就是学生高考题型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里提到的文学类文本就是指小说、散文类文本。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中,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以及答题准确率的提高,在日常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3.
阅读题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旨在探析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  相似文献   

4.
语文高考越来越强调阅读能力的考查.从内容上看,高考语文阅读涵盖了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大阅读.在这三大阅读中,无论就考题难度还是考生得分低迷情况而言,尤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甚.纵观近年来全国卷以及各省市卷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可以发现在材料选择、考题命制方面的一些规律.我们只有认识这些规律,明确文学类文本考查的趋势及其解构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题目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入选高考阅读材料的文学类文本多为哲理性文化散文和短小精美的小说,2010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选用散文的有12份,选用小说的有6份。命题选文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6.
<正>文学类文本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文本类型,高中语文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经典的文学类文本,文本的语言、形象、内涵、情感和技巧等方面,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极其重要。而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语文试卷,是课程教学的一种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文学类文本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文本类型,高中语文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经典的文学类文本,文本的语言、形象、内涵、情感和技巧等方面,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极其重要。而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语文试卷,是课程教学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分析文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也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方向。新型文学类文本如科幻小说、奇幻小说、荒诞小说等,越来越常出现在语文试卷中,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文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探究高中语文新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语文学习与考试要求,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所占分值越来越大,而我们的学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各类考试中得分率偏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考复习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普遍被师生认为是复习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也抱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像一个高耗低效的黑洞。本文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切入,提出学生以掌握基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基础,注重科学解读文本,明晰题干要求,以此来规范科学答题,提升解题能力,使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探究题是江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必考题型。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8年,江苏省在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开始设置探究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连续几年来,探究题成为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下面就2008至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探究题,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对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全国各份高考试卷中都有呈现,且绝大多数为必做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大,在20分左右,有的省份达到25分.虽然赋分多,但考生在此题上的得分却不多.据统计,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小题的得分率甚至低于30%.这是什么原因呢?抛开惯常所说的理解不透彻、表达不规范、书写不清晰等因素,本文结合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从学的角度、考的角度和改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此类考题失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陈志芳 《高中生》2008,(2):42-43
2007年山东、广东、宁夏和海南四省区的高考试卷严格按照《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命题,分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选考部分又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必须任选其一作答。在此,笔者仅对广东卷和宁夏卷(海南和宁夏共用一套语文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进行简要分析。(广  相似文献   

14.
冯为民 《考试》2011,(8):13-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头戏之一,所占分值仅次于作文,而从历年考试的结果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都比较好。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虑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体现了一定难度,得分率普遍偏低,很多考生答题时绞尽脑汁、下笔洋洋洒洒,可就是很难拿满分,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环境下,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教学高度重视文本细读,强调通过此种方式循着文本的层次来实现突围,保证文本解读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个体阅读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内涵。本文就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传统方法“知人论世”和解读新策略“循着文本的层次突围”分别进行阐述,进一步探讨“循着文本的层次突围”教学建议,旨在更好的对文本进行解读,体会其中深层意蕴,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在表现体现在对阅读文本的阅读教学,阅读文本的呈现形式表现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会更多的关注文质优美的文学文本,而边缘化非文学类文本。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完整的教学场,非文学类文本不仅要走进语文教师的教学视域,而且还应该有适合的教学路径,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的文本,一直都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提升高中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高考胜算,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本文将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三个角度来分析优化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在赋分25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类"试题就占8分,可见其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和份额。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观点不明确,解答没内涵,偏离文本,不能击中要害,不能联系现实,认识缺乏深度,条理不清晰等问题成了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瓶颈。为了使学生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类"试题解答有法可依,有径可循,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从而为广大高考师生备考提供参照和借鉴。一、必须审明任务,把准探究指向  相似文献   

19.
<正>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教师要明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基于学习主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布置若干学习任务,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与资源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在任务型阅读背景下,教师需要基于其主要流程,根据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创设生动有趣情境,科学设计探究任务,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各类文学类文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材料选取、考点安排、试题编制三个方面,对2009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测试特色进行总结,探讨其在试题命制上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高三师生在备考这类试题时,应放开思维的触角,从不同方面去悉心体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